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一、马路的滥觞与命名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3:38:30

●【马路】●

上海开埠后,英国人首先在今外滩一带租地造屋;1845年,又根据《上海租地章程》,把外滩正式圈划为洋商居留范围,也即租界。

1848年,六名英商合股,在租界中段的西面,建造了可供英国人所喜爱的跑马等体育运动的场所,史称第一跑马场。

从外滩到跑马场的那条路上,经常有人骑着马驰来骋去,或缓辔溜缰。既然那是马走的路,上海民众就称它“马路”。

这是中文“马路”一词作为城市道路称呼的滥觞。而本来汉语“马路”所指的郊外的干道,以后就改称为公路了。

因为中国人不识跑马活动,见跑马场中间空地栽种花木,误以为花园,遂把这条马路叫作花园弄,或照音译称为派克弄。

也就在1848年当年,英租界向西扩张,正是这条马路,首先延伸到了今西藏中路处。此后,不仅租界继续拓展,纵横马路也渐渐增多。

 

●【因物命名和大、二、三、四马路】●

对于马路的命名,开始时并无统一规定。比如今外滩一带,南北方向平行的几条,由东向西,依次为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一路)、桥街(南端跨洋泾浜有连接法租界的桥,今四川中路)、教堂街(教堂在圣三一教堂址南,今江西中路)、界路(最早的租界之西界,今河南中路);

东西方向的,除花园弄外,北有领事馆路(英国领事馆南侧,今北京东路),南有海关路(江海关北,今汉口路)等。

上海市民也把花园弄称为大马路,而与它平行的南面几条马路,依次为二马路、三马路(即海关路)……

 

●【南北省名,东西城名】●

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不久,工部局开始以中国行政区域名为马路命名:

南北方向马路以省命名: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山东路、山西路……

东西方向的马路,以大城市命名:北京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其北面临苏州河的苏州路(今南苏州路);与北京路平行的,香港路、厦门路、宁波路、天津路、牛庄路等;

大马路花园弄,因《南京条约》的意义非同寻常,改名南京路;其南面从二马路至六马路,分别命名为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州路和北海路。

不难发现,这十几个作为路名的城市,除南京、北京和英国占据的香港外,全都是鸦战和二鸦后增加开放的通商口岸(牛庄即辽宁营口)。

五马路本是广州路,由于英语把广州和广东都叫作can ton,音译作广东,于是讹成了不是城市名的广东路。

苏州河北岸的原美租界马路,以上海周边城镇命名,如吴淞路、闵行路、青浦路、昆山路、乍浦路、海宁路……

 

●【今存惟一外国地名马路】●

但上海直到现在,也有一条以外国地名命名的马路,这个例外,至今不见有人注意,也算是我的独到发现吧,那是海防路。

海防路之所以例外,是因为从前中国国内没有火车通往云南。1910年,法国殖民者建成了云南昆明——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云南十八怪”之一谓“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从此,国人入滇,大多先乘船至北部湾(原名东京湾,易与日本地名混淆,因处于我南海海域的北部,改今名),在红河口北岸城市海防登陆,然后乘火车向西北行,经由中国边境的河口,抵达昆明。由于这一原因,海防这个地名,很快为上海人所熟知,并在五年后作了一条新开马路的路名。

 

●【外国人名马路都改掉了】●

公共租界还有不少以外国人名命名的马路。

法租界的路名,大多取自法国人名。如现今的淮海中路,最早叫宝昌路,是公董局总董名;一战初,法国将领霞飞率军保卫巴黎,打了一个大胜仗,改名霞飞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的兴业路,原名望志路,是公董局总工程师的名字。

这些外国人名的路名,在租界收回后全都改掉了。

 

●【庆民国诞生、五族共和的路名】●

民国初,华界的闸北市政厅,为庆祝新政权的诞生和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命名了境内的几条马路:共和路、大统路、国庆路、长安路,以及汉中路、满洲路、蒙古路、北西藏路(今西藏北路)、新疆路、甘肃路等。

位于四行仓库西的满洲路,后因纪念抗日英雄谢晋元,改名晋元路。

 

●【得名于场地的马路】●

有些马路得名于原来当地的场地名,如旧校场路、盐码头街、育婴堂路;

或当地地名,如虹桥路、蒲汇塘路;

或交通、市政设施,如车站路、污水厂路。

 

●【因“新上海计划”起路名】●

上海东北江湾五角场一带,1929年时,南京国民政府为摆脱租界影响,曾按“大上海计划”(又称“新上海计划”),在那儿开辟新的行政中心,非但五角场的五条马路作五星放射状,不少马路路名前面也冠以“国”“民”“政”“府”字样。

 

●【词义路名】●

上海也有一些马路取词语意义的,如复兴路、建国路。淮海路则因纪念淮海战役而命名。

至于近年出现的世纪大道、迎宾大道和东方路、锦绣路等,取义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中国地名马路】●

建国后中山环路内外新筑的马路,命名与中国行政方位地名取大致一样,如杨浦区在东北,不少马路用了东三省的地名;浦东新区有好些山东省地名的马路。

 

●【古今人名马路】●

上海也有若干以人名命名的马路,如鲁班路、光启路、中山路、黄兴路、志丹路、靖宇路、自忠路、晋元路等。

但安澜路不是,该路筑于1908年,因当地原有安澜桥而名,而戴安澜将军是作为中国抗日远征军于1942年入缅作战牺牲的,许多文章乱写了。

旧路名中,曾有不少是上海知名人士名,建国后大多改掉。

 

●【科学家路名与异国色彩路名】●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新马路,以中外科学家命名,东西方向的如李时珍路、华佗路、张衡路;南北方向的如哥白尼路、居里路、爱迪生路。

外高桥因有不少外籍人士工作,新辟的马路名也带异国色彩,如英伦路、荷香路、加枫路、日樱路。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