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
上海旧县城北隅,大致以城隍庙(旧称邑庙)为中心,今又称豫园商城。黛瓦朱栏,飞檐戗角,是仿明清古建筑群。
上海老街
豫园商城南,方浜中路东段。又分东西两部分,西起河南南路,明清风格,有名店丁娘子土布庄、春风得意楼茶室等;东至中华路,多花窗板门、封火山墙,清末民初民居特色。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多伦路在四川北路北段,鲁迅公园南偏西。中国现代文学名家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曾留足迹,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
洋房与里弄建筑参差,文化名人故居和纪念馆并辉,传统的茶馆酒肆足以惬意休闲,时新的展厅画廊任凭漫步流连。
武康路“名人路”
与华山路、五原路、复兴西路、湖南路、泰安路弧线相连,奇异地保持着独有的神秘和宁静,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优秀历史建筑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这里曾经居住过众多政要,如黄兴、唐绍仪;商界女杰董竹君,钢铁大王朱恒清,面粉大王孙多森、孙多鑫;文化名人巴金,影坛巨星孙道临、赵丹等。
霞飞坊
淮海中路927弄,现名“淮海坊”,199幢砖木结构房屋,呈行列式的布置,将30个单元拼接在一起,堪称特色。由于居住条件优越,煤卫齐全,又毗邻时尚高雅的淮海路,闹中取静,颇受中产阶级青睐。杨杏佛、竺可桢、徐悲鸿、夏丏(miǎn)尊、袁希洛、章锡琛、王伯祥、盛丕华、祝世康、索非、巴金、许广平、周建人、萧军、胡蝶等,先后居住。此外,“南国社”成立于此,巴金的《春》《秋》和许广平编的《鲁迅全集》也都诞生在这里。
四明村
南北纵贯延安中路913弄与巨鹿路622弄,系四明银行投资兴建。南面弄口一幢独院住宅,最初就是四明银行董事长别墅。这里最早的住户大多为四明银行的高级职员。以后成为了上海一条有着历史沧桑的老弄堂。其中引人注目的名人如徐志摩和陆小曼、泰戈尔、胡蝶、周建人等。
田子坊
位于泰康路210弄,是由石库门建筑群改建形成的创意产业聚集区,也是不少艺术家的工作基地。1998年岁末,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首先揭开了泰康路艺术街的序幕,不久,著名画家陈逸飞和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等艺术家,以及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弄堂,吹起了浓郁的艺术之风,成为中外年轻一族漫步的胜地。
仿洋休闲娱乐街
如衡山路、雁荡路、吴江路等,均在昔日租界内。凭借历史之天时,房屋之地理,氛围之人和;有彩色街石,雅致橱窗,风情酒吧,异域美食。外国人聊慰思乡之苦,我同胞权宜趋洋憧(chōng)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