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四、砚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2:12:49

文房四宝中,笔老如草,纸旧易脆,墨陈失胶,惟砚坚固耐久,且集雕刻与书画艺术于一体,既实用,又宜欣赏收藏。

“砚”亦称“研”,都从“石”旁,故虽有用砖、瓦、陶、瓷、铜、铁、漆制的,以石砚最主要也最好。

砚用于发墨与舔笔。发墨要快,但磨出的粒子要细;舔笔作用有二,一吸墨,二理毫;但两者本身就难兼顾,发墨则损毫,利笔则滑墨。磨好的墨汁还要不容易干(据说名砚“呵气成流”,有人持赠王安石,荆公摇头:一天呵得一担水,能值几何)。所以,尽管许多石料都可制砚,优质的并不多。

 

★【名砚】★

唐代有鲁砚、端砚、歙(shè)砚、洮(táo)砚四大名砚之说。

宋代鲁砚渐衰,兴澄泥砚。至今盛名不衰的是端砚和歙砚。

端砚产于唐之端州(今广东肇庆),研墨无声,笔不损毫,历代都是贡品。取自山岩的砚石色紫红,以隐现青花为佳,有“眼”者上品,眼中有“睛”尤绝,所谓眼睛,结核如鸟目者也。取自水岩的砚石色淡青淡紫,以鱼脑冻最难得。宋坑端砚色稍深,如猪肝冻、金钱冻。明清端砚形状不一,多刻书画,愈重艺术性。

歙砚产于皖南歙州所辖之一的婺(wù)源(今属江西),石质坚韧,温润莹洁。以花纹称名者如龙尾砚、金星砚、罗纹砚、眉子砚等。歙砚设计简洁,浮雕精细,龙鱼蛙虫,山水花木,亭台人物,无不逼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