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二、酒事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1:56:37

●【造酒与饮酒】●

中国在什么时候开始饮酒,发明酒的人是谁,说法很多,不必深究,但世界上最早应用微生物糖化发酵制酒,也就是“曲糵(niè)”造酒的,肯定是中国人,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做到了。

“酒,天下美禄也。”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但饮酒务必适度,李时珍说得好:“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然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疾动火……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殒(yǔn)躯命,其害可胜言哉!”

何为适度?重要社交场合,不超过本人酒量1/3,酗(xù)酒失态,误事损人。

逢知己,莫道千杯少,妙在将醉未醉间。

如“独酌无相亲”,微醺(xūn)即止,自诫勿伤身,伤了无人问。

旅游团体,晚餐可饮酒,但不要频频敬酒,起立尤其烦人(我更讨厌套话连篇、谀词肉麻)。

饮酒驾车犯法,知人驾车还劝其酒,要承担刑事责任。

 

●【酒事酒句】●

关于酒,要说的太多,随手举些酒事酒句,如:

 

●【——先秦至东晋】●

勾践伐吴前,投醪(láo)于水劳师的昂扬;

孔子“惟酒无量,不及乱”,尽兴但有分寸的自律;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愤;

鸿门宴上,樊哙当着项羽饮一斗酒、吃一整个半生不熟猪肘的痛快;

霍去病倾汉武帝御赐犒师酒于清泉,与士卒共饮的喜悦;

卓文君落落大方当垆卖酒的坦荡;

曹操邀刘备青梅煮酒,“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自负;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神勇;

张翰怀“莼(chún)鲈之思”而辞官还乡,“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的豁达;

阮籍大醉六十天逃避与司马昭结儿女亲家的聪明;

其侄阮咸以大瓮盛酒,时群猪来,“与共饮之”的胡闹(韬晦?);

写过《酒德颂》赞美“惟酒是务,焉知其余”的刘伶,乘鹿(辘)车载酒行,叫仆人扛一把铁锹跟着,嘱其“死便埋我”的旷达;

山涛“饮酒量至八斗”的海量;

毕卓“得酒满数百斛(hú)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的满足;

王羲之醉书《兰亭集序》,后“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的神奇;

陶渊明“引壶觞(shāng)以自酌”的悠然;

王绩“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的惆怅(chóu chàng);

 

●【——唐、五代】●

储光羲“酩酊(dǐng)乘夜归,凉风吹户牖(yǒu)”,却还要问“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的调皮;

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爽朗;

王瀚临上阵前痛饮,“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

“醉圣”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此是杜甫诗句,他自己的酒句更不胜数)的倜傥(tì tāng);

杨贵妃深宫怨尤、醉酒起舞的寂寥;

孟浩然与老农“把酒话桑麻”的恬淡;

杜甫闻平叛捷报“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欢欣;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流连;

张旭大醉以发濡墨草书的痴颠;

怀素“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的憨态;

李贺“劝君终日酩酊醉”的愁苦;

“醉户”白居易“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自在;

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的潇洒;

罗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随便;

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的雅兴;

王驾春社散后眼见“家家扶得醉人归”的热闹;

韦庄“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惟觉酒多情”的嗟吁;

李煜“落花狼藉酒阑珊”的无奈;

 

●【——两宋】●

宋太祖觥(gōng)筹交错间“杯酒释兵权”的高超;

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的萧瑟;

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苍凉;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文雅;

邵雍“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的惬(qiè)意;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风流;

王安石“草草杯盘供笑语”的客气;

苏轼“酒酣胸坦尚开张”的洒脱;

黄庭坚“薄酒可以忘忧,丑妻可以白头,徐行不必车马,称身不必狐裘”的可爱;

秦观“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的深情;

朱敦儒“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的骄傲;

杨万里“一杯未尽诗已成”的敏捷;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迷惘(wǎng);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奋发;

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壮志;

刘克庄“饮酣鼻息如雷,谁信被晨鸡催唤回”的粗犷;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的纯朴;

黄公绍“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的孤寂;

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悽戚……

以上说到宋,再加一个元代的,打住:

张埜(野)“把苍溟倒卷,天瓢满吸,须拼了,为君醉”的豪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