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一、诗词概说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1:38:54

●【古体诗】●

诗词是语言凝炼、感情丰富、韵律和谐的文学形式。

中国早在春秋,就出现了典型的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很多诗歌,还是没有文字时口口相传流播下来的。

战国,屈原创作了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沉雄绚丽的《离骚》,后人编入诗歌集《楚辞》。《离骚》太精彩,故诗人也称骚人。

“骚”有牢骚义,知识分子好发牢骚。苏东坡尝扪腹问内中物事,人或云文章,或云识见,惟妾朝云答“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按:东坡第二次丧妻后没有续弦,贬南粤,朝云陪侍,34岁卒,真知音也)。不合时宜发出来,就是牢骚。

1949年春,辛亥革命元老,创建“南社”的诗坛领袖,自命为反蒋斗士、毛泽东挚友的柳亚子,兴冲冲由香港赴北京参加政协开会,不料未受重视,牢骚陡发。毛泽东赠诗,有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柳依然牢骚以对:“英雄惯作欺人语,未必牢骚便断肠。”此后几年,柳大诗人坐了冷板凳,居然无一诗作,牢骚发不出,人也就死了。

汉代的赋,我认为也好算诗,当然,那时候已经有古体诗。

“古体诗”或称“古风”,指自然成韵(可押仄声韵),不计字数(不一定五字、七字)、句数(不一定四句、八句),不甚讲究平仄的诗。两汉时期的“乐府诗”,或称“古诗”,就是成就很高的古体诗。

古体诗中凡是四句的绝句,称为古绝。

 

●【近体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

从汉到唐,逐渐由古体诗而发展为近体诗。注意,这个“近”,是指形成律诗并达到诗歌艺术顶峰的唐代,故“近体诗”又称律诗。近体诗可不是近代诗,律诗名为“近”体诗,距今竟1000多年哩。

律诗刻意求工,格律严明(仅个别可从宽)。所谓格律,也即讲究押韵、平仄和对仗。

押韵只押平声韵,双句押,单句不押;五律首句不押,七律首句押;凡不押韵的句子,最末一字必须仄声。

平仄要求本句中平组和仄组交替,对句同样位置的字组平仄相反。

还要注意粘对,就是不但上下(单双)两句平仄不雷同,前后两联平仄也不相似,读起来音韵节奏有变化。

律诗一共八句,两两成对,共四联,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颔联(三、四句)与颈联(五、六句)要求各自严格对仗,也就是符合前文所述对联(楹联)的要求。

如果只有六句,称为“小律”;只有四句,称为“绝句”;超过八句,则是排律,或长律。

律诗五言(字)的称为五律,七言的称为七律;绝句也分为五绝、七绝。

 

●【著名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屈原以后,如汉魏时的“三曹”(操慷慨悲壮,丕幽婉凄清,植气高词华)。东晋陶渊明,诗风恬淡,意境浑厚。

唐“诗仙”李白,飘逸豪放,“诗圣”杜甫,沉郁顿挫,如韩愈诗句说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榜样,可谓中国古典诗歌登峰造极的双璧。

倡导“新乐府运动”的白居易,语言明畅,讽喻深刻,作品有的比古体还民歌。

“诗佛”王维,闲淡澄静;“诗鬼”李贺,新奇深峭;“诗豪”刘禹锡,擅民歌体《竹枝词》。

晚唐李商隐,典僻意深;杜牧,委婉轻缓,为区别于盛唐“李杜”,人称“小李杜”。

宋代苏轼,雄浑豪迈。

陆游,或雄放,或清新,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存9300余,除质量不高又多捉刀之作的乾隆,中国历代诗人第一。杨万里,明丽洒脱。

明代市井诗人高启,俊逸灵动。清代龚自珍,磅礴瑰绮;黄遵宪,浅俗新颖。

 

●【词】●

词是律诗的别体,因字数变化,又称长短句。词起始于唐而兴盛于宋,在宋达到了顶峰。

词比诗更适宜吟唱,并且可按曲调填词。曲调又叫词牌,小令较短,中调和长调常分上下两阕(què)。

填词名家如后唐李煜,“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宋豪放派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王国维一字评曰苏“旷”辛“豪”);又陆游、陈亮等。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苏、辛词中,真正豪放者,不足十一,旷达诗人也多哀怨。

婉约派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但苏轼无妹,所谓妹夫,乃小说家言)、李清照等。

苏东坡曾问善歌幕僚:“我词何如柳七?”对:“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典文学各个时期的高峰,再以后,就是明清的话本、小说了。

 

●【新诗不是近体诗】●

“五四”以后,白话兴起,产生了新体诗,或称新诗、白话诗,为胡适首倡;与此相对的诗,包含了古体诗、近体诗,统称为旧体诗(注意:“旧体”与“古体”是不同概念)。

最难写是近体诗。而且,因其要凑平仄,束缚思想,令我讨厌。我浪迹文坛五十余年,至今藏拙不敢写近体。但若不论平仄,也胡诌过少许,还记得些句子,如所谓七律《初游东西岳》之首句“四十天间两岳游,岱宗方凉西华秋”;

又如写“文革”的《贺新凉》:“弯折难,书生脊梁。有笔如刀对拳头,敢嬉笑怒骂斥流氓。天下乱,冷眼望。”

 

●【我献一丑】●

偶尔弄弄古体,如曾将庐山景点串成流水账式的半排律半古风《庐山行》,借此献丑:

炎夏苦尘嚣,避暑上庐山。葱茏五千尺,等闲四百旋。

花径访白傅,竹林寻周仙。劲松生石隙,险峰去天半。

山道障雾翳,天池下龙颔。美庐星月移,会址风云变。

探幽三宝树,戏水双龙潭。流连芦林情,重温《庐山恋》。

摄影含鄱口,驱车植物园。朝登五老峰,暮归三叠泉。

秀峰证唐诗,鹿洞说宋贤。江天云雾里,回首几番看。”

常见旅游爱好者,写不来文章,却好做诗,未免滑稽——你如真有做诗的本事,那就写篇游记吧,至少人家读了可以知道你玩过哪些地方。

 

●【诗句制谜】●

用诗词名句制谜,是一种雅兴,如:“春江水暖鸭先知”——禽流感;“八月秋高风怒号”——茅以昇;“妾在深宫那得知”——居里夫人;“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nào)泥中”——藕。绿卡——“春风不度玉门关”;阴差阳错——“悔教夫婿觅封侯”。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