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四、壮族、黎族、苗族、土家族(中南)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0:31:21

 壮族、黎族、苗族、土家族都以农业为主,还都善于织锦,驰名中原。蜡染工艺品颇受旅游者喜爱。

 

★【壮族】★

壮族90%以上分布在广西,1965年前称“僮(zhuàng)族”,因易读错,改之。多住高“干栏式”房屋,又称高脚屋,楼上住人,楼下堆杂物。

壮族节日多,除与汉族相同的外,还有“三月三”即歌圩(xū)节等。

壮族有腌菜的习惯,过节、待客都饮米酒。禁忌吃饭时用嘴吹凉,更忌把筷插到碗里。

 

★【黎族】★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住船形屋或金字形屋,都用竹木搭成。男女成年后要与父母分开,搬到寮(liáo)房去住,以便自由恋爱。

“竹竿舞”是黎族的特色舞蹈,常向客人表演,旅游者也好参与,宾主同乐。

黎族节日除与汉族相同如过春节之外,也似壮族,如过“三月三”。

 

★【苗族】★

苗族几乎南方各省都有,住房因地而异。服饰品种甚多,尤好银饰,源于从前遇紧急情况远遁时可随身带走财产。

苗族重礼仪,待客先请饮牛角酒,常杀鸡宰鸭盛情款待。喜欢吃糯米食物,菜好酸辣,饮酒较普遍。

芦笙节是苗族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和九月各一次,青年男女常由对歌而结合。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云贵、两湖。住房多依山坡而建,虎踞形;因前立木柱较高,楼层挑出,俗称吊脚楼,既通风避湿,又防野兽。

男子常用青布包头,女子以布帕盖头。好吃酸辣,也爱饮酒。

土家族过“赶年”,据传起源于奉命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稍提前过年。

传统跳摆手舞。出嫁前唱“哭嫁歌”,哭遍亲人后,为表示舍不得离开父母,痛骂媒人,唱骂“背时的媒人是条狗……烂嘴角……断舌头……”。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