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一、主要特点 1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20:07:35

★【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木结构,不同于西方的石结构。

西方早期也用过木结构,但公元前已经会将火山岩粉碎成灰制成天然水泥,从此基本上就是石结构的了。如古罗马穹窿顶的万神庙,岿然屹立已2000多年。

木结构取材广,加工易,花色多,髹(xiū)漆而色彩丰富;但易遭虫蛀鼠啮,霉烂朽变,更难防火灾,伐木毁树尤其破坏生态环境。最大优点是工期短,北京故宫高大宏构,堂皇富丽,连带伐木烧砖,不过十几年,真正营造,数载而已。

石结构高大,坚固,宜雕刻,能历久,有利生态保护;但开山采石艰巨,加工营建时间长,常须十几代人造几百年,如德国科隆大教堂600年,意大利米兰大教堂500年。

 

★【“土木”——木架泥舍和“干栏”】★

原始社会,中国北方由穴居而发展为木架泥舍,游牧民族则产生木架毡包;南方由巢居(高于地面,并不是住在树上)而发展为“干栏”木屋或竹楼。

所谓干栏,是先往地下打木桩,上端以榫(sǔn)卯连接木地梁,地梁上铺设严密拼合的木板,然后立柱,架梁,盖顶,因隔空建屋,可防潮湿。

无论木架泥舍,还是干栏木屋,两者都以木为主,以土(砖瓦泥灰)为辅,所以中国人就将“土木”作为建筑工程的代名词,如土木系、土木工程师。

 

★【先有瓦,后有砖】★

房屋的首要功能是挡雨、遮雪,其次才是阻风、隔热,所以屋顶最为重要。

最早屋顶用草、树皮、片石,中国约在3000年前,先是发明了瓦,接着发明了砖。所谓“秦砖汉瓦”,是文物古董的说法。

 

本章节以下段目: 

●【飞檐和戗角】●

●【发明了斗拱】●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