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一、佛教简史 1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19:06:28

★【南亚次大陆的种姓制度】★

公元前6世纪,南亚次大陆通行种姓制度,该制度将人严格分成四等种姓:

婆罗门——代表神权的祭司;

刹(shā)帝利——代表王权的帝王、贵族、武士;

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劳动者,包括知识分子;

首陀罗——基本上没有恒产,从事低等的“卑贱”的劳动者,包括奴隶。

四等种姓世代相传,互不通婚,违者生下的后代,为“贱民”,比首陀罗还不如,是等外种姓,而且一代传一代。

按:我原以为,当代的印度,早已没有了种姓制度,近年两次游览印度,才知道,极大多数印度人所信仰的印度教,还遵奉着种姓制度。

 

★【悉达多创教】★

当时,在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接壤处,有个释迦族建立的迦毗(pí)罗卫国(一说释迦国迦毗罗卫城)。国王净饭王与王后摩耶夫人,生独子名悉达多(旧说他姓乔答摩,当代学者考证否定此说)。

悉达多对种姓制度甚为不满,又有感于人生无论如何荣华富贵,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等万般苦恼,于是,以倡导“众生(四姓)平等”为号召,创立了旨在使人生脱离苦海的宗教。

因为他的学说,将修炼成“佛”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人们遂称之为佛教。

 

本章节以下段目:

●【婆罗门教、耆那教与佛教】●

●【释迦摩尼史实】●

●【释迦牟尼佛生平“八相”】●

●【——诞生与出家】●

●【——成道相】●

●【——涅槃相】●

●【没有留下著作】●

●【大众部——大乘;上座部——“小乘”】●

●【印度佛教兴衰】●

●【佛教传入中国】●

●【大乘与小乘】●

●【汉传佛教三时期】●

●【“三武一宗”灭佛】●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