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作者:林雨生    更新时间:2014-07-23 07:00:12

【6】

苏芬芬教的是政治科,交际能力好得比一名政客,很快教书两年就荣升为教务处的副主任。那时她年轻还没结婚,漂亮得很,脸上五官的建筑及科学性合理定位的搭配得美轮美奂,美不胜收,从公认而被到官认。用“沉鱼落雁,羞花闭月”这类的形容词来形容她。实际上,是在消弱她美丽上的权威。严格上说,古今中外文献至今还找不出一个足以修饰她美貌的词语。即使采用语法上所谓“最高级形容词”,也非要在后面郑重声明“趋向于无穷级”不可。但这种说法,反而把他的美貌说得含糊不清,大大减低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好比换季的时装打上大甩卖的折扣。所以,最好最有诚意的赞美方法就是闭口不言,只能鉴借于法国俗语所说的“肛开臀裂地弯腰鞠躬①”表示折服。尤其她笑起来那两个小酒窝,大可使一头暴跳如雷的犀牛醉倒瘫痪,甚至令挑剔尖刻的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E .Pauli)软成一摊鼻涕,跪地求饶。幸好,她平时倒持有一种孤芳自赏﹑冷若冰霜的神态。因此也使得那些男教师卑逊地仰而止步,更不必说读书时追求她的那些小男生,当然同时这也少不了替她幽间暗里树了多少同性的妒忌。那时她把爱情看得贵重,而这贵重里又倒含有几分市侩的现实,所以她宁可高傲地发霉,也不愿因长期孤单寂寞的积累找不到寄慰而草率地发情。一心想要找个既有才华又长得英俊,而且家底殷实富足的。可是这类的男人偏有的是见识,对时刻加速贬值的物资,只会做短期的租赁,而不愿做终身的买断。因此不用说,她高傲地发霉了几年。一年, 大学聚会,同学的小孩都管她叫阿姨,她听得又气又惊,心想自己莫非真的老了。再一方面家人没完没了的催促,母亲说得可难听:“不是我们嘴多,年龄都一大把了,你也该清楚,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介绍了好几个给你,和人家吃了一顿饭后回来,不是嫌这就是嫌那,吹毛求疵。一年推一年,到时落到老化子要饭的地步,讨到什么吃什么,可别怨谁!”催急了,情绪降服了理智,囫囵吞枣地嫁给现在的丈夫曹孟德。女人结婚后,衰老速度煞是惊人,仿佛赶上悬浮列车,婚后一年生下Dodo,腰部臃肿得好比浸泡在热水里过久的面条,大伤颜气,自己眼里看来似乎支透了余生所有的姿色,难怪她更加不安本分“上帝给她一张脸,偏又要另造一张”。她听到姐姐来了,急跑出卧室,带笑带嚷道:“姐,你来了。昨晚你打电话我说你到了,巧得很那时我正陪着领导应酬,腾不出空去找你。现在我正准备往你那去呢。却被你抢先了一步,来了就好。嗳哟!轾霖和小韵都这么大了。吃饭没有?等下一起吃饭。我也是刚回来。” 一面说着,一面抚摸着小韵的头。

凌母叫她快叫阿姨,她怕生,扯着母亲的衣角,螯螯蜇蜇地退躲在身后。大家见的都笑了。轾霖忙叫了一声芬姨。小韵早已转过头去,津津有味第盯着电视机旁的大玻璃鱼缸,里面的几条金鱼搔摆着大尾巴游来游去。不时,曹老妪走来抱起熟睡的Dodo,脸摩脸进卧室。凌母看在眼里,比较起自家的婆婆,心里煞凉。苏芬芬道:“今天早上,我和礼校长喝早茶,说起轾霖转学的事,他说好办,不用像别的要多交什么赞助费,交学费就行了。”

凌母道:“芬芳,幸好有你!全看在你脸上,要不,这钱准可省不得。我都不知怎谢你才好。”

苏芬芬道:“吓,又不是外人,你倒跟我客气起来了。你的事就算我的事。不要说什么谢不谢的。再这样,以后我可不理你了。”天啊!她并没有向礼校长托付轾霖转学的事,那事以她的身份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这一来,无本万利又赚了姐姐的人情。

轾霖去坐在沙发上,百无聊赖,大人讲话自己插不进去。电视里的节目又没兴趣,随手拿起茶桌上一本叫《时尚芭莎》杂志,毫没目的地浏览。小韵听到他们讲起哥哥转学的事,兴奋蹿冒直上,跑到母亲跟前,一手扯摆着她的衣脚,昂着头嚷∶“妈,妈,听我说,我也要读书,我要读幼儿园。”

凌母道:“别吵,你还小,学校还不收你。”小韵机灵道:“幼儿园就是小孩读的。我现在就要读,我要读——”一壁乱嚷着,一壁越用力扯着母亲的衣角。凌母有些不耐烦,道:“好了,别吵了!都说你还太小了,等大一点再说。”小韵掰着手指,喃喃数道:“一﹑二﹑三﹑四﹑五——都五岁了,还小﹖”脸上一片迷惑。

苏芬芬道:“小韵说得是,也确实不小。我劝你就让她读吧。再说,你以后要上班,轾霖又要上学,到时谁来在家看管她?——对了,向阳中学附近有所叫什么春光幼儿园,收费听说好像比别的都相对低些,到时你下班了,还可以顺路接她,方便。有不必破费要校车送来送去。时间不饶人,你可就别耽误了小韵。现在哪像我们那一代人个个都熬到八九十岁才开始读书的。”

“这我也想过,可现在手头紧得很,卫森出国两年了,没有一份钱寄回,要等到回国。诺彤每个月也只有那么一点点,有时还没有。最近又给老太婆垫了些医药费,现在又刚租了房子,眼快又就要给轾霖交学费,半身鸡毛都拔得差不多了,还哪有?”

“切!我还以为是什么。我再借给你就是了,等姐夫回来再还给我就是了。何况,我也不缺这点钱。”

“都借你这么多了,分毫还没还过,还借?反正让小韵迟再一年也无所谓,看明年卫森能回来不。”

“嗳哟,你老爱跟我这样,你想想现在有哪家孩子五岁了还不上学?”

“你这哪门子的话。村里的好一大堆六七八岁的都还没———”话犹未落,苏芬芬就截断道:“你还是不懂,来了城里,就得跟上城里的节奏,怎么还能同村里的比。姐,不是我说你,你要向上看才行。”

“我们这些人吃饭几乎都成问题。跟城里比,岂不是蚊子衔秤砣,砸死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

“你怎么可这样说,反正,我现在说不过你,不过,我还是劝你好好想想。”

这时候,曹孟德从外面回来。他那大四喜的圆脸,一见到凌母们就立刻杠上开花,喜眉笑眼,口气里的热情就像刚揭起蒸笼的热气呼面而来。苏芬芬把适才谈的话说给他听,便道:“这怎么行!”接着一番高谈阔论:“芬芳说得没错。孩子早读书,智力早开发,特别是从胎教起。自古到进有哪个成功人士不是很小就受教育的?譬如——就说外国的——大名鼎鼎的布艾姆基、爱巩圾、安德尤斯等等还有很多,况且我们中国古书不也早说什么‘童稚岁,灵性佳,速相教,莫怠迟’之类的,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早读书的重要性了,所以说孩子越早受教育就越好,不用说拖迟了肯定不好。我们可不要盲信现在报纸上说得什么孩子早读书就是绑架他们童年,谁知说这类话人的孩子,说不准背地里就从胎期教起。孩子的童不童年不要也罢,至多还不是眨下眼就过了。重要的是可不要影响孩子将来一生的发展。总而言之,孩子越早受教育就越好,所以等Dodo一会说话,我就立刻把送进英汉双语幼儿园。”他这一席话至少撒了俩个谎,古语是他自己瞎编的,根本找不出它们的娘家;三个外国人更是离谱得很,是自己无性生殖的。不知道他是不是一时想不起这方面的论证还是压根儿心里没底,所以只好临时独家自创。外国人名字好,英文发音,说时含糊拗口,要有一定的异国文化常识才听得明白。扯上这些,一来不仅言之有理,二来还可以显出自己博才多学,令人佩服。天下的专家不少都是这样装家,疏才浅学的人当然毫无意识出。果然,凌母听得一头雾水,隐约间觉得顶有道理,苦笑道:“我们怎么敢跟你们比。”

苏芬芬道:“你看你又来了。”

①钱锺书:《围城、人兽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短篇小说《灵感》502页。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