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上海人的骨子里的上海人

作者:孙颙    更新时间:2014-06-27 16:45:20

不像上海人的骨子里的上海人

——读孙颙中篇小说《拍卖师阿独》

沈善增

商业精神并非天然与传统道德对立的,恰恰相反,植根于农耕社会的中华商业精神,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精神,正是崇德文化的体现。海派精神是现代商业文明与中华崇德文化的融合。

读孙颙的中篇小说《拍卖师阿独》(以下简称《阿独》),就像读顾绍文(谷白)的话剧本《升平街记事》,很兴奋。因为他们都写到了上海人的骨子里,写出了骨子里的上海人。不少上海人曾经以被外地朋友夸为“你不像上海人”而感到自豪,在这样的话语里,“上海人”就是“小市民”、“市侩”的代名词。《阿独》的主人公阿独,也被圈内人认为是“独腹心思”(我认为应该是“独幅心思”,独幅,是指窄幅布,与之相对的是“阔幅”布、“双幅”布,形容思路的狭窄),也就是上海人的另类,不像上海人。所以,骨子里的上海人,就是表面上的“不像上海人”。孙颙和顾绍文都写出了这样的“上海人”。而从上海人曾普遍的以“不像上海人”为荣看,上海人其实是不认可表面的“上海人”,而骨子里都对“上海人”有另一种价值标准,认为这样的“上海人”才无愧于上海人。因此,这样的“上海人”才是上海人的艺术典型,“海派精神”的艺术典型。但不是在上海生活几十年,并有敏锐的感觉,恐怕难以发现上海人的这种人格深层的高贵气质,遑论将之表现出来了。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只要对比一下其它的或外地或本地或记实或虚构的上海题材的作品,就可以感到骨子里的东西的沉甸甸的份量。

就题材来说,《阿独》属于“收藏”类,这类小说,前有邓友梅的《那五》开风气之先,近年光上海就出过几部这类题材的长篇小说,电影、话剧、电视剧以此为题材的就更多了,因此,也可以说是热门题材,说明受众对此类题材的欢迎。但对比《阿独》,就可见同类题材作品的不足,还在见事不见人。写这类题材的作者,往往在收藏界深有浸染,知识丰富,感受良多,听到的亲历的故事也不少,敷衍成篇,可读性很强,但就是在人物塑造上缺一口气,所以,读罢的印象是记住了故事,记不住人物。或者说,故事是生动的,人物是概念的。《阿独》的情节一波三折、大起大落,而且都是在性命攸关的转折点上,靠人物的出于本性的选择,使事情的走向发生了突变。情节与人物也是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阿独》的精彩情节托起了人物,不仅得益于孙颙围绕塑造人物性格来布置情节(这还是属于技巧层面的),更是由于他对上海人的文化性格,海派精神有独到的感受、深刻的思考。我从阿独身上看到的,商业精神并非天然与传统道德对立的,恰恰相反,植根于农耕社会的中华商业精神,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精神,正是崇德文化的体现。海派精神是现代商业文明与中华崇德文化的融合,或者说是对基于西方崇力文化的“弱肉强食”、“以邻为壑”、“不择手段”的商战理念的改造。从这点来说,我对《阿独》的结尾不太满意,阿独夫妻从上海永远消失,是崇德的商业精神不能见容于世的隐喻,未免悲观了些。

我希望有哪个具慧眼的导演据此拍出一部好电影。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