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俗世传奇

作者:孙颙    更新时间:2014-06-27 16:41:41

海上的俗世传奇

——评孙颙新作《拍卖师阿独》

甫跃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拔尖儿的“状元”,往往便是各行各业的传奇。在大上海这样物阜人丰的地方,“状元”是数不胜数的,但他们总是悄无声息的,把自己掩藏得很深,如同一粒水珠,融在滚滚俗世之河里。拍卖师阿独是拍卖师中的“状元”,看看他的绰号就知道了——阿独。“阿独”这个绰号有这么几层意思,首先是看古董的眼光“毒”,且喜欢独来独往,好静不好动。还有一层意思,得用上海话解释,就是认死理。所谓认死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阿独“专门和古代的艺术品打交道,连骨子里也渗透了古人的气味。他满口忠孝仁义、君子坦荡之类的言辞。”还有一方面就是有恩必报。通过对阿独“独”字的几个层面的阐释,阿独的人物形象就清晰起来了。

《拍卖师阿独》所选择的写作方法颇似太史公的,都属传奇志人一路。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无不在印证着阿独的“独”字。他眼光毒辣,所以他始终敢肯定被大师家人认定为赝品的画作为真品;他仁义坦荡,不肯为赝品遮掩,所以屡屡得罪大拍卖行的老板,只能自己开个小公司;他有恩必报,所以娶了救过自己命的安徽女子,所以最终搭上自己一生的名声,毫不声张地救了大小姐,从此隐遁埋名。整部小说的一桩桩事儿,浓墨重彩地,将阿独的性格特点凸现出来。回到传奇志人的传统上,不仅仅是对传统优秀写作方式有意识地操练和回望,也是对现代写作技巧如何与古老的“讲故事”传统结合的探索。

在刚刚结束的复旦哈佛联合举办的“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会议上,《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指出,比较而言,新兴的网络文学才是传统文学,而文学期刊上的文学是新文学。因为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的“类型小说、黑幕小说、官场小说、志怪小说、言情小说、狭邪小说,在“五四”之前都有,是我们已有传统中的一部分。”(见《文学报》)我们姑且不去评论网络文学的好坏,且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看网络文学呢?我想,和网络文学有着个性鲜明的人物、好看新颖的故事不无关系。传统的写作在民间仍旧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或者说,人们总是渴望听故事的。“一个好作家可以不讲故事,但他必须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必须具有讲故事的能力……讲故事也应该是一个小说家最基本的素质。”(谢有顺语)讲好故事,写好人物,如同一个画家画好素描一样,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在现代小说长廊里,单是鲁迅先生,就为我们留下了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阿长等鲜明的人物形象,纵观当代小说,如此鲜明立体的小说人物却为数不多。由此观之,《拍卖师阿独》这样的写作就愈加有了重要的意义。

《拍卖师阿独》刊发于本年度《上海文学》第六期。《上海文学》作为老牌文学刊物,又位于上海,对文学传统的传承,对上海生活的关注,都是其努力想要做到的。就在今年,《上海文学》用大量篇幅和重要位置刊发了许多关于都市、关于上海的小说和散文即是明证。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