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者:孙颙    更新时间:2014-06-27 16:22:13

凡是绰号,能叫到代替本名,甚至让朋友们忘记本名,肯定有特别的道理。

拍卖师阿独,就是被业内业外叫得滚瓜烂熟的绰号。除了他的家人与社区片警,几乎已经没有人记得他的本名。

在拍卖这个行当,不同门类的拍卖师的等级,没有谁细致地予以评定,但公认的差距却相当清晰。搞房地产拍卖的,虽说成交的金额不小,那拍卖师的地位未必高。你想,真正精通房地产行业的尖子,多数被财大气粗的开发商们收罗去了,谁还耐得住性子在闹哄哄的场子里敲槌啊?海关罚没商品拍卖,或者五花八门的其他商品拍卖,尽管被市民们津津乐道,那层次其实不高,接近海外的跳蚤市场,淘便宜货是好机会,说到底,搞不出多少大名堂。

惟有艺术品拍卖,其中的学问,其间的奥妙,深不可测。掌管艺术品拍卖的先生(极少有女士),尤其是大家信赖的有名头的拍卖师,那地位,那身价,那派头,不得了。捧他们场面的,尽是钱多得数不清的,是收藏界的大佬。一般的人,想请拍卖师过来吃顿饭,比请当大官的吃饭还难!卖方买方,全不敢得罪顶尖的拍卖师。道理自然十分简单,怕上当啊,想赚更多的钱啊。

大的艺术品拍卖行,肯定要养几个顶尖的拍卖师压阵。虽说行规狡猾,是好货卖与识家,拍卖行负责介绍推荐,但是不保证卖品的绝对品质,你买家自己凭本事判断罗;但是,到底动辄是几十万几百万乃至数以千万的交易,在台上扬槌呐喊的,如果是个众阔老信得过的行家名家,买主们自然多了举牌掏钱、一掷千金的底气。

于是,随着市场的发达,随着中国富人雨后春笋般的出土,一二十年间,拍卖师阿独一类的精英,就应运而生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