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有关龙的故事

作者:蔡振兴    更新时间:2014-01-22 15:53:58

秦始皇与龙

“竹帛烟清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古诗中的祖龙是秦始皇的指代,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收民间兵器销熔为十二金人,剥夺民间造反手段;又焚书坑儒,以此钳住天下知识分子的恨口,企图永立秦朝万世之基业,这当然无理、无道、无用、无效,陈胜一呼,楚汉一争,秦朝土崩。

被后世称为祖龙的秦始皇将历代传颂的百灵之长——龙作为自己的专用商标,这符合他极端的封建独裁心理。秦始皇的心中有深厚的“龙情结”,近有专家根据“秦岭巴蜀地区卫星影像图”分析,发现秦始皇死后葬于骊山山麓,这个墓址的选择与龙情结有关。在卫星影像图上形象地显示,渭水之阳,一条“巨龙”活灵活现,骊山如高昂的龙头,华山山脉如盘虬缠绕的健壮的龙身,而龙尾则蜿蜒数百里至潼关乃至尖细的龙尾继续延伸到河南灵宝一带。这条“巨龙”南依秦岭,北临渭水,黄河绕身而过,雄视关中大地。秦始皇陵正位于这条天然“巨龙”的龙头之上,且骊山之阳的蓝田产玉,骊山之阴延至潼关有金矿,可谓即便死后秦始皇也要占尽天下富贵及地利、地理之优。这条“巨龙”本是大自然的造化,而被秦始皇利用,可见当时勘址的堪舆家们为这位残暴的独夫费了多少心机,但也给后世提供了源远流长的华夏龙文化信息,秦始皇陵址选择与当时“皇帝系真龙天子”的观念及龙图腾崇拜有密切联系。

秦始皇收治六国于一统,然后挥鞭敲扑天下,但他万世基业之梦很快破灭,证明所谓风水天命之类的这些形而上的东西极不可靠。秦始皇死了两千多年了,但是封建思想遗绪绵绵,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对封建余孳的作祟看得太多了。即便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某些有头有脸的官僚、经理、大款还在为风水奔忙,传媒上不是屡有报道吗?

刊《青岛日报》


疑龙之迹

根据中华神龙的形象,至今既没有捕捉到活体,也没有相应的化石作佐证,但在历史记载中疑是龙的发现却不少,据《饶平县志》的一则记载,可见蟒往往成了龙的疑似动物,该县拜的龙径本是一个小水泊子,一次一个老牛倌发现水泊子里泥浆翻滚,有一条六、七米长的龙在泥浆里挣扎,不时露出长着鹿角杈的龙头,乡民大惊说“出蛟龙是发洪水的灾兆”,一些乡勇喝酒壮胆后结网捕捉,那蛟龙终于被捕捉上岸,原来是一条100多斤重的巨蟒,它吞下一头梅花鹿,但是吞咽到鹿头后鹿角受阻于嘴外,粗看犹如蛟龙头上的角。又据慵讷居士《咫闻录》中记载:广西宣化县大河涨水,水上漂浮着一条头上长角的蛟龙,因为龙与水的关联性很密切,很快传扬出去,竟有一万多人站在河岸上瞻仰其风采,更有一些迷信的老人摆起香案,焚香祈祷,指望这条蛟龙保佑一方平安。后地方长吏率民间勇者乘船捕捉。打捞而起,乃是“一条巨大喃蛇也”,喃蛇就是蟒蛇的古称。那么它头上的角又从何而来呢?原来这条蟒蛇胃口太大了,竟吞下一头水牛,从而“身已下喉,而角撑其口。喃蛇已死,剥皮剖腹,牛身已化半矣。”这个记录应当说是真实的,因为古代生态环境好,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扰破坏力小,蟒蛇长得很大是可能的。推想起来,这条蟒蛇吞下水牛缓慢消化,突发大水,被山洪冲进江河,因为它肚子里嘴巴外有一头水牛的沉重负担,在洪水冲击下死亡是必然的。

龙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图腾,所谓真龙天子已溶入民族潜意识中,以叼龙名为荣成为自然心态,有些疑龙实属子虚乌有,仅仅为了造势而瞎编的,如江西《崇仁县志》记:“宋太平兴国五年,乐侍郎宅旁池中,有巨蟒突睛炯炯,鳞甲爪距灿然如金,雷雨大作,乘云直上,正侍郎登第日也”。就是说乐侍郎升官那天有龙升天,说明他将来攀龙附凤,前途无量,这不是实事纪录,而是为自己造势而威压乡邻所制造的迷信传说了。

刊《青岛日报》


神龙与飞碟

宇宙中的不明飞行物谓之飞碟,引起地球人万众瞩目,虽至今未有确切的实物佐证,但人类对它的兴趣有增无减。其实,古人对它早有观察,但由于科学思维的低下,只得求助于神龙来解释。如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1512年明朝正德七年六月,山东招远县夜有赤龙悬空,赤龙浑身火烧熊熊然,自西北转向东南,盘旋而上”。康熙《黎城县志》记:“1643年崇祯十六年八月十四夜,星月皎洁,绝无云雷,突然有一条金龙蜿蜒上天,金光照耀。金光照及之处,屋顶门窗皆逞金黄色,牧人及野外劳作者吓得匍匐于地,莫敢仰视。”上例所谓赤龙和金龙肯定不是闪电,而具有飞碟的典型特征。因为,那时人们还不知道飞碟这一现象,故只能用天降赤龙和金龙来解释。

《述异记》记载:“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六月廿四日,平湖小圩地方,大风雨中爆出一条火龙,火龙身上紫光荧荧,掠过数百亩庄稼地,庄稼倶被烧焦。居民即告官府,县令吕犹龙亲自去查验,果有其事。”所谓火龙,实际就是低层雨水中带正电子的云冲向带负电子的云,正负电中和瞬间会产生一万多度高温,只是这种放电不在高空而是紧贴地面,形成落地雷,高温烧焦了庄稼而已,绝不可能下雨下出一条火龙来。又据光绪《黔江县志》载:“1872年同治十一年夏六月,有一赤龙现于晴夜空际,自城南向城北羊头山飞去,龙身带着烈焰,在飞行中有火星爆出,落地后亦溅出火星。”当时尚未发明火箭导弹,从描述的景象来看,显然是一颗硕大的陨星,进入大气层后体积仍很大,在坠落过程中与空气快速摩擦而发热、燃烧、爆裂,所谓赤龙,只是陨星燃烧时形成一条带光的拋物线而已。上述烧焦庄稼的所谓火龙和晴夜间有火星爆出的所谓赤龙已不是无因可稽的飞碟现象,而是一种正常的天气、天文现象,由于人们对龙的观念很深,在找不到科学解释的根据后,就笼而统之的由龙来担当这种角色。

刊《青岛日报》


犀角九龙杯

神话中的龙宫一派珠光宝气,而历代皇宫确是藏宝纳珍之地,集天下精粹于一窟。民间传说皇家藏品中有珍贵的犀角九龙杯,相传当年南洋诸小国向中国封建皇帝进献贡品时,总是把犀牛角、象牙、珊瑚、夜明珠列为宝货一类。皇帝命皇家匠师用犀牛角雕制成酒杯,并在杯身上镌刻九条龙,并鎏金嵌宝,以示珍贵。据说用这种犀角九龙标饮酒不仅能大补元气,还有防毒的功能,谁要是在皇帝的酒中下毒,犀角九龙杯马上会破碎示警,神奇玄乎得很。《本草纲目》中也说犀角杯“能防鸩羽、蛇毒”,可谓言之凿凿。今人做实验,总于弄清其理化机理,原来犀牛角不同于其它兽角,它主要是由毛发压缩而成,而古代的毒药多为烈性生物碱,会将犀牛角里的毛发分解,使杯子内层产生剥落、破碎现象,这就起到了遇毒报警的效果。

独角犀牛是哺乳纲牛科动物中的一个珍稀品种,地球上曾经生存过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非洲犀、白犀、云梦犀等,其中有些已灭种,有些存量极小,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年鉴公布为濒危动物。犀牛之名贵固然在于少,但也在它的角,据《本草纲目》记载:“犀牛角功能凉血、清热、解毒。犀牛角中有花,花中复有花且花中心有一点者为通犀,乃上品也。”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名词源出于此。

世上大凡珍稀之物总会衍化出一点神秘味道,据《唐·开元遗事》记载:“唐时宫中有辟寒犀,其色如金,为交趾国所进贡,冬月暖气袭人。当时又有辟暑犀,唐文宗得之,夏月能清暑气。”将犀牛角当成冷暖空调器,这难以进行实物验证。又据《岭表异录》中记载:“唐宫女用犀牛角制簪梳系于胯部,尘不近身,谓之辟尘犀。”这是把犀牛角功能无限夸大,很有点神话味道了。

刊《青岛日报》


龙舟古话

1984年5月16日,囯家体委宣布:为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丰富城乡人民业余文化体育生活,将龙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龙舟是个古老话题,相传战国时楚襄王二十一年,秦攻陷楚囯都城郢,屈原出走,顺汉水,过夏口,入洞庭,于孟夏自沉汨罗江,人民不忍屈原葬尸鱼腹,于是纷纷驾船到汨罗江中捞撩,数百只木船蜿蜒成龙形,从此有了龙舟之名。但由于龙是封建帝王的指代,所以龙舟成了首尾逞龙形的帝王之舟,如《穆天子传》:“天子乘龙舟,浮天大沼。”《隋书炀帝纪》“炀帝御龙舟,幸江都。”但民间仍然流行龙舟竞渡这一体育比赛形式,史书上屡有记载,而明、清两朝尤盛此道。

笔者有幸于1934年亲眼看到过一次很古典的闹龙舟,经费由当地人分等差集资,操办和策划者是一个也很古典的乡贤,也真难为他了,儿时的观感至今记忆犹新。那两只特制的龙舟长约一丈半,宽约六尺,船底直径三尺,船头船尾装饰成龙形,船身漆上青白色龙鳞,顶棚用龙鳞衣遮盖,龙尾高翘,龙头上虬角森森,龙眼炯炯,龙髯飘拂,醒人眼目。船头上站一龙头太子,身穿土白布涂彩的鱼鳞锁子甲,头戴纸做的束发紫金冠,足登高统皂靴,威风凛凛地手执杏黄令字旗。舟中央有人举起帅字大纛旗,船两侧有各十二面三角龙旗。中舱置一长台,两旁坐六个吹鼓手。船两边坐十二个身强力壮的水手,他们身穿白色红边的兵勇号衣,手执青龙木桨。后艄当舵者身穿密排纽扣武襟身,弥散出一派古典气氛。岸上执事者见一切准备妥帖,就指令燃放一个尺把长的大爆竹,权当发令枪,两只龙舟竞渡开始。此时,水手们奋力挥桨,而岸上十番锣鼓震天响,观众啸号,群情激昂,蔚为壮观,为沉寂的乡间注入一股激情与欢乐,也鼓励人们竞技的勇气。

刊《青岛日报》


龙卷风古今谈

龙卷风,顾名思义是龙卷起的风,不管是否有龙,但与龙的形象有关。气象学意义上的龙卷风定义为:范围小而时间短的猛烈旋风,其风场一般为百米左右,中心气压很低,风速为30—100米/秒,在积雨云下形成,云形成漏斗状下垂,如达陆地,其势摧枯拉朽,人、畜、器物被卷到空中,带往别处;如龙卷风的气旋达到江河海面,则气旋的强烈的虹吸力吸水上升成数百米高的水柱,远看如神话中的神龙升天,兴风布雨,蔚为壮观,称之为龙取水。

当代不时有龙卷风造成灾害的报道,只当作社会新闻和气象史记录,而古代史书上有关龙卷风的记录都认为是神龙作祟的结果。明朝万历年修的《通州志》上有如下记载:“1515年明朝正德十年四月,通州西北方向突然有一条黑色的巨龙腾空而起,风雨大作,摧毁本州架阁库、军器库,损坏民居四百余间。”这种气象学上的灾变被认为是黑龙示警。光绪年间修的《崇明县志》记载:“1871年同治十年六月七日,乌云中忽有一百丈乌龙下垂,龙尾一摆,即卷起狂风急雨,瞬间白昼变为黑夜,龙尾由日兴镇扫至虹桥镇,所过之处,器物、动物和人民被旋卷至空中,后纷纷落下,民房尽坏,乌龙亦随风消遁。”光绪《宜兴荆溪县志》记:“光绪七年夏五月,有一条乌龙由君山腾空而起,蜿蜒云际,大风猝发,卷水沸波,天昏地暗如混沌然,有一田间耕作之农人被卷至空中,滚翻飘荡如风筝然,乡人大恐,后该农民竟徐徐降下而无伤。”

龙卷风是积雨云下极易形成的空心低气压气旋,是一种可以做出模型进行模拟的自然现象,由于古代人脑里对龙的印象极深,所以产生了“龙挂”、“龙取水”、“龙卷风”、“龙风阵”等等称谓,稍有学识的古人也对所谓神龙兴风布雨之说表示怀疑,如蒲松龄在《聊斋·龙取水》一文中说:“俗谓龙取江河之水以为雨,此疑似之说耳。”

刊《青岛日报》


神龙古话

2012年按天干地支纪年法顺延排行,序属庚辰,辰合龙,本年属相为龙。在面对新世纪曙光初露之际,我们迎来了一个新龙年。

龙、凤、麟、龟俗称四大吉祥物,龙为四灵之首。人们心目中的神龙形象是:鳄嘴而蛇身,鹰爪而蟒鳞,鹿角张其首,蜈蚣续其尾,飞天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天下万类生灵,其雄伟壮美神通广大无有如斯哉。

龙是由一个氏族的蛇形徽标演变而来,后世人不断地丰富着它的文化内涵,以至成了一个民族的图腾。周代《管子·水地篇》中说:“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而如蚕,欲大无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渊。”汉代许慎在《说文》中说:“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同时代的张衡在《应间》一文中说:“夫玄龙,近夏则凌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掘泥而潜蟠,避害也。”而在当时的《说苑·辨物》一书中则直接神化了龙,“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后来人们对龙的功能和形象的描述更无度量界限,连古人也喟然叹曰:“大而无当,往返无间,犹河汉而无极也。”

古人把龙的形象塑造得如此完美、生动、威猛、灵异并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除了鳄蟒、鹿等生态特点作为结构龙形的张本之外,还把天空中的闪电、咆哮的山洪、蜿蜒而下的瀑布、龙卷风的水柱、飞碟、陨石等现象也融合进去。其中较为多见的是龙卷风,如乾隆年间《潮州府志》记:“1661年6月,有一条龙从猴拍岭上腾空飞起,盘绕全山,山林尽毁,龙过之处庄稼农舍大多毁坏。”光绪年间《崇明县志》记:“1871年6月7日,云中突有一条龙垂下,狂风大雨随之,从日兴镇起移到虹桥镇为止,令人恐怖之处是大白天竟昏黑如夜,地上的有些器物和行人被吸到空中后又落下,无人跌伤跌死,仅仅损坏几处民房。”上述都是气旋产生的龙卷风,是一种局部灾害性气象,但老百姓认为是有神灵的龙在作祟。另据康熙年间《黎城县志》记:“1643年8月14日夜,星月皎洁,绝无云雷,而有一条龙蜿蜒上天,金光照耀,地上的房子、窗户皆霎时蒙上金黄色,夜间户外劳作者和夜行人都吓得伏在地上躲灾而不敢仰视。”所谓金龙上天当然是无稽之谈,很可能就是现在所谓的飞碟。光绪年间《黔江县志》记:“1872年夏六月,有一条赤龙出现在空间,从城南飞向城北的羊头山方向,龙身一片雪亮。”所谓赤龙是一种想象的说法,谅必是陨石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时人理解不了,只得以赤龙名之,并记入地方志。

中华神龙作为一种图腾文化现象,它的衍射、弥漫、渗透及广延性极强,世人以叼龙名为荣,人、动植物、器物、地方乃至文章等以龙为名者不可胜数,连小小的桂圆亦名为龙眼,小小爬行动物以其象形上的优势更是喜叨龙名。其中最著名者要算秦始皇了,他自封为真龙天子,称其后代为龙子龙孙,龙袍定为天下第一制服,龙座是中国权力核心点,龙庭成为第一指挥部,把龙作为皇权的象征,直到辛亥革命,才结束了封建帝王对龙的专利垄断。历史发展到今天,龙成了华夏民族的象征,东方巨龙世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我们被称为龙的传人。

新千年已经开始,我们应努力建设国家,让中国巨龙真正腾飞起来。

刊《中国乡镇企业报》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