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神秘的偈语 02

作者:竹林    更新时间:2013-08-16 12:54:28

还记得刚出发时,朝阳是衔在东边山口里的一枚娇嫩蛋黄。待他筋疲力尽地攀上一处坡顶时,夕阳已把满坡萋萋芳草染得一派璀璨了。风有些大,随风吹来的是隐约的芬芳,一波又一波,极淡极雅,令他无端地心生欢喜,感觉自己不是来到了一座荒山,而是步入莲界仙苑般地庄重起来了。

他步履轻松地走向草丛深处。突然间,他惊呆了——彷佛拔地而起般的,一朵硕大无朋的金色莲花,迎风盛开在他眼前数米远的芳草丛中。

这朵莲花开放得那么突兀,突兀到没有一片绿叶的陪衬,只见恣意怒放的花瓣如阳光铸就,金灿灿的既绚丽又饱满,一层又一层,相叠着层层展开,直至顶端才托出小荷尖尖般的一团“花芯”。细望去,那“花芯”也是抱紧的花瓣,一瓣又一瓣,只是团团围紧了尚未绽开而已。那金黄的颜色便在这里有了更柔和的意味。

更为奇特的是,夕阳的余晖与金莲相映,使那金莲放射出道道金光,好像能穿透一切,直指宇宙的边缘……这景象把光学专家刀二羊也震慑住了。他呆呆地站在那儿,捕捉这金光在他心中的微语,一动也不敢动,好像轻轻的一个触动,那微语就会以光速消失似的。而出其不意间,一派清朗、安宁,一种不似喜悦胜似喜悦的情状,水一样漫过他的心胸。数日来寻找无果的焦虑,顿时一扫而空。似乎他的心灵之门被打开了。他所看见的就只是眼前的莲花、以及头上晶蓝的天空,一切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一切安然圆满……

莲出于污泥而不染。莲花是佛主诞生的象征——2500多年前,当时悉达多太子一出世就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后来悉达多的莲步跨出锦绣皇宫,奔向苍茫大地,今天我们才有了端坐于莲花台座上的佛主释迦牟尼。

所以佛教以莲花自喻,佛主打坐的姿势也被称为“莲花坐”;精进修行的高僧,会有莲花开在西方七宝池上……

只是莲花都生于水中,而眼下这朵金莲,却宛若来自仙界的奇葩,是从他脚下的土里冒出来的。惊异之中,他忽然醒悟过来,惊喜地叫出了声:“地涌金莲!”

依稀记得老祜巴曾对他说过,有一种不是水生而是从土里冒出来的莲花,可谓人世间罕见的仙草,非有大因缘者难得一见。

而如今仙莲已在眼前。他抬眼望去,那包裹在无数金色花瓣中心的“花芯”,顶着瓣尖上金黄里的一点轻红,似乎也在缓缓地、一点一点地张开,酷似究竟涅槃的老祜巴唇含微笑、欲说还休的样子。

刀二羊情不自禁地弯下腰去——像晚归的宿鸟回巢,像涓涓细流奔向沧海,他一躬到底,向着眼前的金莲合什膜拜。

这时晚霞正在西边天际作最后的燃烧,镶着金边的云彩,也如一朵又一朵的金莲在天上渐次怒放。

坡顶的西侧,是绿得发黑的悬崖。平时恐怕只有拒绝生命的人才敢站在那崖边低头朝下望——激流在谷底呼啸,腾起的雾霭如大海汹涌的波涛,要把投向它怀抱的一切活物都席卷而去。可在这一刻,似有无数的金泊填满了崖下的山壑,呈现在刀二羊眼前的是无比灿烂的一展平畴,似乎可以温柔坦荡地通向那遍地莲花的西方极乐世界。

刀二羊从金莲前站起身来,竟情不自禁地往崖边移步而去……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是《金刚经》里佛陀说的一段偈语啊!他回过头来,好像看到老祜巴正端坐在金莲上向他开示:“我就是一滴水,在这个小千世界里,当它是固体或液体时,就显出了我的色身,你能看得见也触摸得到。可如果这滴水变成气体蒸发到了空中,或者变成了一缕云飘走了,你就不一定能见到我了。而当它还原成了最原始本质的氧原子和氢原子,就进入了无色界,存在于整个宇宙之中,同时也在你身边,你还要到哪里去找我呢?”

刀二羊猛醒,定睛望去,老祜巴不见了。可那谆谆教导的声音犹然在耳,有点石成金般的震撼,使他忽然有了定力。他又朝那朵金莲拜了几拜,就匆匆下山去了。

回到曼龙佛寺,他对众僧人说:“老祜巴已赴西天成佛,不必再找了。”

他的话很快传遍了附近村寨,到后来就变成:“老祜巴是神仙下凡,羽化登仙了。”

老祜巴的葬礼是刀二羊全力以赴一手操持的——他用师父生前做佛事时穿的衣袍,给他做了一个“衣冠体”;并用上好的木料做了棺欀,召集本寺和附近寺庙的高僧前来念经超度,举行了隆重的火化仪式……这一切,刀二羊自始至终做得十分虔诚。

然而,尽管如此,老祜巴的圆寂,刀二羊仍有一股伤父之痛和失落感。失去老祜巴,他无异于失去了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一位严厉而亲切的导师和父亲。若没有老祜巴,刀二羊是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七年前,刀二羊从艾蛟那儿返回时,越走心里就越紧张。原因很简单,就是担心老祜巴啊!老祜巴当时为他吸了那蛇毒而生命垂危,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荒郊野外。这么多天过去了,只怕早已……往生了!天哪,谁都可以往生,偏偏老祜巴不能!老祜巴若走了,他的奔奔怎么办?这个刚刚六岁的小人儿,没有了老祜巴的庇护,这一个月来在哪儿吃?在哪儿睡?可怜的孩子啊,即便有幸没有饿死,只怕也成流浪的小乞丐了!

临近芒果寨时,他一切都顾不得了,绕开寨子,顺着寨外的小路直奔佛寺。佛寺的山门在望了,刀二羊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又酸、又苦、又急、又怕、又紧张,战战兢兢几乎连步子也迈不开了。可一抬眼,却见儿子箭一般地正朝他飞奔而来。他大喜过望,待儿子来到跟前,伸手想把他抱起来,竟觉得有点抱不动了。才一月不见,儿子明显长高了、胖了,小脸滋润,身上衣服也干净整齐。儿子仰着脸说:“快走啊,爷爷在等你呢!”

刀二羊一听,原先含在眼眶里一泡酸涩的苦泪,顿时化作了热乎乎的喜泪滚滚而下:这么说,老祜巴还活着!

什么也顾不上了,三步并作两步奔进佛寺,进得院内,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地上躺着些落叶;再进大殿,大殿里也空空荡荡的。他又一头闯进老祜巴的禅房,可禅房里寂然无声,连个人影都不见。这时儿子追上他,抓着他的手就朝厨房拉。脚刚踏进厨房,顿时一股竹筒饭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只见老祜巴弯腰坐在火塘前,手里还握着一根拨火棍!

老祜巴看见刀二羊,拍拍身上的灰土,站了起来。那神情活像父亲见到了远归的儿子,有一股抑制不住而又内敛的喜悦之情,从脸上透了出来。

刀二羊顿时百感交集。他真想知道,师父是怎么获救的,又是怎样如农妇般含辛茹苦地照料自己的儿子的!他也真想把这次被艾蛟“带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师父倾诉……可是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逬出了这样一句:“师父,造反派有没有来找你的麻烦?”

老祜巴微微一笑,还未回答,外面已传来了喊声:“刀医生,刀医生!”

刀二羊一转脸,见岩相已站在门口了。不好,岩相恐怕是来抓他的。可既来抓他,怎么还喊他“刀医生”,而且是一副和气的摸样?

正忐忑着,他忽听老祜巴道:“岩相,你们搞世界革命的事,我也不懂。现在刀医生回来了,你直接跟他说吧!”

“刀医生,误会,误会!”岩相满脸含笑地望着他,还不住地点头哈腰,“以前我们以为你出国去了,就有特务嫌疑,所以批斗了你。现在我们已经和边境的宫连长联系过了,知道你是他们的朋友。世界革命是头等大事,我们不应该干扰的。请你原谅我们年轻不懂事。”

岩相不愧在县里上过中学,一番汉话很是顺溜。刀二羊再摸不着头脑,也明白自己额头碰着天花板了。他打着哈哈送走了岩相,就随老祜巴进了禅房。关上门,老祜巴说:“我让奔奔去叫你马上过来,就是有几句话想先告诉你——却不料岩相来得这么快!”

原来那天不见了刀二羊,岩相就到曼龙佛寺来向老祜巴要人。老祜巴连眼皮也不抬,只说:“你找错人了。”

岩相气得大吼:“这个刀二羊一来就在你佛寺里呆着,说他是和尚,他留着头发,还带着个儿子;说他是医生,又偷偷跑出国去不知干什么!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让你一直包庇在佛寺里,我不找你找谁?!”

老祜巴不急也不恼,只是淡淡地来了一句:“我听说,缅共那边刚刚换了一个新主席,你不如找他去问问。”

岩相一听,吓了一大跳:“啊?这么说,刀二羊他、他是出去搞世界革命的?”

老祜巴却又摇头:“我一个出家人,搞不清世俗间的事。边境上不是有边防军和人民军游击队吗?你找他们去调查一下就是了。”

岩相还真去打听了,因此才有了刚才的态度。

听老祜巴如此这般地一说,刀二羊不由得笑了起来。笑罢又故作正经地说:“那我就把这次出去‘参加世界革命’的事向您报告一下吧。”

他想跟老祜巴讲艾蛟救治自己的经过,却不料老祜巴道:“不必说了。一切我都已经知道。那魔石没出去,这就好,也是天意啊!”

刀二羊依然有点不明就里。他虽然已经明白老祜巴反对自己带魔石去美国,难道他也清楚艾蛟救治他的目的?

艾蛟这小子也真是,既然救了我,何苦当初要害我?你已坏了我的大事,现在救了我又有什么用?又一想,忽然悟到莫非艾蛟救我就是为了谋取这魔石?在艾蛟那里时,自己那一场昏睡确实很可疑。也许是艾蛟在给自己吃的药里做了手脚,用类似催眠的办法套问出了魔石的下落;而自己,则在下意识中已讲出了魔石在刘强手中?

这么一想,刀二羊的心里就明白了,但同时也觉揪心。他紧张地望着老祜巴,期待他能揭开艾蛟的谜底。可老祜巴依旧似浑然不觉。刀二羊听到的,只是悠然一声长叹:“我已得到消息,美国人从你提出的X光激光课题中受到了启发,现在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正在把这种激光用来制造可怕的杀伤性光武器了。你若再将那魔石带了去,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老祜巴话音刚落,刀二羊顿时就觉得一身冷汗湿透了衣衫。他想当初为证明是自己最先发现的X光激光,没有多想就朝美国写信,于是被扣了个“里通外国”的罪名。这次要是揣着这魔石出去,和美国人一起开启了它的场能,并以此来开发出战争武器的话,那就打开了一个足以毁灭人类甚至宇宙星球的大魔盒,那自己所犯的,又是怎样的罪孽啊?!

“扑通”一声,刀二羊突然跪了下去。

沧海桑田,如浮云飘过。此刻在刀二羊的心中,那些激情、欲念、追逐、向往……全都汇成一群思乡的鸟,向一个方向飞去了——他无比虔诚地向老祜巴叩首道:“师父,请为我剃度吧——”

老祜巴默默地注视着他,那目光,看似波澜不惊,却含着惊心动魄的力量;看似云淡风轻,却有风月无边的广阔浩淼。

“你先起来吧。”老祜巴没正面回答他的请求,却提出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你知道佛主悟道的故事吗?”

只要稍微有点佛教知识的人,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于是刀二羊说:“佛主坐在一棵菩提树下,喝了一位牧羊女供奉的羊奶后就悟道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