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晨色》后记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2-07 13:31:21

继散文集《情风》、《跋涉的印象》后,《荷塘晨色》是我第三部散文集了。我写过很多体裁的文学作品,诸如诗、词、曲、联,还有小说与剧本等,然而,使我情有独钟的却是散文。为什么呢?因为散文太适合抒发自己情感了,无论是登山攀云,还是涉水逐浪;无论是谈古抚今,还是釆摘生活浪花,散文无疑是最容易表达的方式了。因为它不像诗词受到格律约束,也不像小说注重故事完整与人物刻画,更不像剧本那样讲究“起”、“承”、“转”、“合”,在矛盾冲突中塑造立体式人物。散文可以天马行空,驰骋情感,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情世故,花鸟鱼虫,全都在挥笔之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说得动人、迷人,即使佳作一篇。

我对散文写作的追求:既有行云流水,浪击飞花的飘逸,又有入木三分,栩栩如生人与事的刻画;既有世事沧桑,引用历史的凝重,又有情感奔放,善恶是非的分明。无论是抚今追昔,无论是傍涉中外,无论是反映现实生活,都要呈现的是活生生情感画面,给人以思索,给人以美。当然,这仅仅是追求,路漫漫兮,上下求索。我以为文学的成功并非一定在于它的结果——成为名噪于市的名家,而在于它的追求过程——迸发出生命的火花,即是像谷底小草,只要有着顶破石头的韧性,有着搏发向上与抗争不息的生命,那怕是——默默无闻。

为什么这本散文集定名为《荷塘晨色》? 因为这篇拙作代表我写作散文的脉络和情愫。《荷塘晨色》、《千古风流大江水》、《张家界上有神仙》、《水的气势》、《清清小河边》等文曾在全国征文中获奖,有的还获大奖。有的还入编《中华百年散文精华》、《中华艺术家宝典》等大型辞书。然而,获奖算不了什么,关键要看文章的蕴藏量,更要看读者的喜欢,不能自我狂妄。

感谢刘惠恕教授,他是中国传统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主编多部大型文学辞书,也是一位为文学事业奉献一切的人。这次他在百忙中为《荷塘晨色》作序,他的序是帆中之风,张扬起破浪的心弦。我愿意用真诚之情,献给我心中最神圣的那条路!

   《荷塘晨色》不足之处肯定很多,好在读者是我良师益友,躬请不吝赐教。

史 荣 东

2006年10月写于“苦行斋”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