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遇上“五子登科”,无疑是件快事。封建社会有“大登科”与“小登科”之说。“大登科”者,即进士及第;“小登科”者,即迎娇娶妻。寻常人家供奉的“五子登科”,呈现是吉祥喜庆,那笑哈哈的弥勒佛裂着大嘴,兜着“顷弥天下之网,收万仞之鱼”,他挺着乾坤大肚子席地而坐,身上爬着五个顽皮孩童,可谓是五子降福瑞,一笑天下乐。
而民间的传说,听了更加使人发噱。据说,有一个叫沈百万的老财,平时不但以势压人,而且,尖酸刻薄,是个西瓜不能丢,芝麻不会漏的人,遗憾的是膝下没有个儿子。村上有个穷得叮当响的老汉,想刹一刹沈百万的威风,当着众乡亲的面竟提出与他斗富。沈百万听了,从鼻孔中冒出两道冷气“哼!穷小子,敢跟爷爷斗富?你爷爷拔根汗毛比你家房梁粗!”到了斗富那天,老农家里三层外三层围的都是人,都想瞧瞧老农家拿出什么奇珍异宝,把沈百万斗败。门开了,沈百万跨进门槛就傻了眼,只见堂屋中四个儿子扛着没有脚的台面团团转,桌面上,一个穿红兜兜孩子竖眉蜻蜓,小雀子朝天抖忽。老农笑呵呵说:“沈大财主,你家有这样宝贝吗?”沈百万长叹一声,灰溜溜地走了。
花是人类的最美的风景线,她不但给人们美的享受,而且还会给人们对美的启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倘若世界上没有花,就不会有斑斓多姿色彩,世界就会黯然失色。无论是生机勃发的春天,还是冰冻三尺的严寒,花给人们却是盎然的生机,不管是含苞欲放,还是花开绰约多姿;不管是展现凌霄正气,还是落花成泥,花奉献的都是香与美的雅致。
几十年来,我对养花一直有着坚贞不渝的情愫,每到一处,总少不了一睹芳颜为快。有一次,我一头是汗,一身是泥地为花盆翻土。一位老师路过见到说:“史晓鹏爸爸,你呀,把养花的精神放在儿子身上,儿子成绩肯定会好。”顿时,我脸一阵火辣辣,感到未尽为人父之责,愧疚之意笼罩心头,然而,屁股一转又想,儿子读书成绩主要靠他自身的努力,拔苗助长是不利健康发展的,自己努力是内因,家长指导是不可缺失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正如养花。
在养花中,我尤爱种养君子兰,因为她不像别的名花娇生惯养,对阳光、对土质、对气候、对肥料要求苛刻。而君子兰对阳光、对士质、对气候、对肥料要求并不苛刻,更少病虫害。养花之道与育人之道几乎相同:首先是顺其自然,然后才是循循善诱,捧在掌心,含在嘴中是养不好花的。对孩子培养也是这个道理,強按牛头不吃草。家中出个神童就会生机勃勃,家中养了一株好花依然是生机盎然,他(它)们都会给家中带来生机。君子兰观赏品味高,一年四季青翠婆娑,绿韵摇曳。君子兰花开,虽没有扑鼻芳香,没有媚人娇态,然而,它亭亭玉立,不失君子之度,在更深夜静时,幽幽的清香使人醉迷,给人以胸怀坦荡之感,尤其花开时更是风采独特,霞洒窗前,喷艳灿烂。
君子兰花开犹如日出,起初在绿叶了间爆出一叶嫩芽,没几天,花萼似雨后春笋一蹿多高,一枝或多枝的青锋直刺苍穹,勃发葱荣。一两次加肥以后,花剑如丹顶鹤似露出“红日”破晓而出,再过几天,花开如伞,满盆飞霞了,花蕊吐艳,飞蝶绕盆。大约十天半月,花开如日中天,满屋金灿灿,红燦燦。到了落叶缤纷时,花瓣虽然凋零飘下,然而,青碧的果实像碧珠般撑开,呈现了多子多福多寿的瑞兆,日虽落,果累累,叶青翠,韵婆娑的景象。
后来,我打破一般人养君子兰方法,不追求叶子对称,而是顺其自然发展,不刻意独株勃发,一根主根中长出几株副根,随其多株齐发。我也想使五根齐发,五株齐开,也来个“五子登科”。经过五、六年的努力,经过五、六年的企盼,终于在一年春天,我的一盆君子兰五株怒放了,那盈满盆的金灿灿,红熳熳的花朵如飞彩流霞,映得满屋生辉,映红了主人的笑容!
——写于一九九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