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辽宁沈阳记(2)切齿难忘 “九•一八”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4 11:51:06

沈阳的路有明显特点,即:东西为路南北为街,东北城市基本上遵循东横南竖原则。在参观了沈阳故宫后,我们来到了“九·一八”紀念馆。 “九·一八”纪念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柳条湖桥。为了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残历碑”,1999年扩建成“九·一八”历史博物馆。18米高的“残历碑”,独特地屹立人们眼前,它是用花岗岩筑成的,相似一本翻开的台历,它告诉人们切齿难忘国破家亡的悲惨历史——1931年9月18日。

我们在“残历碑”前留影后,到馆内进行参观。馆内陈列从“九·一八”发生前奏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资料,照片,杀害中国人的实具,看了使人非常震撼。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他们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1931年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使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下午2时返回南京,立即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蒋介石同意19日中央常务会议之处置意见,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于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乃出于最后自卫之行动。会议决定:

(一)外交方面,加设特种外交委员会,为对日决策研议机关。

(二)军事方面,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讨粤和剿共计划,悉行停缓。

(三)政治方面,推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三人赴广东,呼吁统一团结,抵御外侮。

(四)民众方面,由国民政府与中央党部分别发布告全国同胞书,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张学良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在民族大义和各爱国党派、人士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

其实,日本早对中国垂涎三尺,进行侵略。早在1901年5月,日、俄、英等八国联军打进北京,7月,日军攻陷天津,在天津抢劫白银200多万两。9月,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1905年1月,日军再度占领旅顺。3月,日军占领奉天,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不久,日军占领济南、青岛、哈尔滨等地。3月,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1933年1—5月,日军先后占领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进逼北平、天津,并于5月31日,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协定》。同年,细菌战部队将大量鼠疫、霍乱等各种细菌,用飞机播撒在中国各地,残害中国人民。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之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十九路军激战33天,中国军民死伤达1.6万余人,财产损失达20亿元以上,与日军与奋起抵抗。11月,日军占领上海,在南市放火连烧9天,军民死伤无数,上海5255家中国工厂被占,损失超过8亿元。12月13日,日军攻下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6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造成了城内几乎无中国人的惊人局面。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并在城外制造数起屠村事件,其中有数名五岁小女孩被**掏心生吃,令人骇然。6月,日军攻占开封,导致花园口决堤,豫、皖境内17个县成为一片汪洋,140万人无家可归,数十万人被淹死。日军还在苏北决运河大堤,致使苏北数县成为泽国。11月,日军攻陷南宁。1940年5月,日军对重庆城进行了20多天的轰炸,死伤者无数,半个山城被炸毁。

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步把主力转移到解放区,动用50多万兵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焦土手段,导致我八路军官兵伤亡10余万人。1944年4月,日本发动豫湘战役,至8月先后占领郑州、长沙、衡阳等地。9月,日军发动柳桂战役,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日本入侵中国时,日本军国主义向日本国內进行悖论宣传,说日本人在中国毫无保障,被中人欺侮凌辱,被打被杀,要求日本人发扬武士道精神,以耻血恨。在这种悖论宣传下,青年们纷纷走向中国战场。

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真是惨无人道,罄竹难书,切齿难忘!而今,日本军国主义死灰仍在复燃,重新祭起“大日本辉煌之旗”,用纳粹的方法修改“和平宪法”手法,妄图重蹈侵略扩张老路。究其根源仍在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终战诏书”根本不承认被战败,不承认日本军国主义对世界人民犯下滔天罪行,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不承认被强大的反法西斯力量所战败,而是“终战”,即不愿意打下去而已。我虽“古稀”之年,仍涌动廉颇未老之志,赴扶桑,扫阴霾,扬我中华!

我久久站立在东北义勇军照片前,眼前出现了当年日本入侵者的腥风血雨,中华勇士们浴血奋战的音容笑貌。他们无愧于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代表,他们的精神最能体现中国人民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地为中华民族,为中国领土完整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正是因为这样动天地感鬼神的精神,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人的国魂,是激励中国人战胜艰难曲折,迎着新胜利用的蓬勃向上的力量!

忽然,我心潮澎湃起来,一首《国魂》叠现在眼前:“那铿锵激昂的乐曲/从地平线跃然而出/瞬间/大地升腾起来//鸟儿/亮着彩霞的羽翼/江河/飞泻出拍岸的惊涛/五岳/托起了红彤彤的旭日/人们血在沸腾/涌动着蓬勃的生机//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大地/诞生了崭新的一天//前进前进/这支由/中华儿女鲜血凝成的曲子/曾筑起/雄伟壮阔意志长城/因为/她每个音符/是太阳的火焰铸就/每个音节/是久经烈火锤炼/因而每个节符/都燃烧/希望的热焰//昨天支撑起/顶天立地风骨/面对着腥风血雨/前进,再前进//她映红了/奔驰的马蹄/映红了/闪光的战剑/映红了/案头的檄文/映红了/新时代步履/映红了/开创新纪元辉煌//前进的音符/总是映着太阳/太阳的火焰/是雄壮音符魂魄/叠映出/扶摇直上的鲲鹏/叠映出/复兴华夏凌云//当大地/响起了凛然的号角/每个人/步伐中/都涌动起时代的风雷//曾辉煌了昨天/必将是/辉煌了今天与明天”。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