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陵源记(2)张家界上寻神仙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3 16:16:48

“张家界上有神仙”,这是原国务院总理**,在视察张家界时题的词,在那刚健隽永的笔锋中,当年曾引起我寻找神仙的兴趣。然而,那次游了张家界山山水水,始终未寻找到神仙所在,写了《张家界上有神仙》的游记。时隔八年,我们又踏上了寻仙之旅。张家界又叫武陵源,是武陵山脉中精华之处。就旅游而言,是无可争议的“全能冠军”,从自然山水到人文景观,张家界无不显示着超凡的特质。张家界的山是奇绝的,她以“天下奇山”的风貌,向人们彰显着大自然的震撼;她又以清澈透明的溪水流淌着清纯无瑕的童真,顽皮无羁的乐趣。

天子山是武陵源最高山峰,海拔高1265米,也是武陵源风光最佳处。我们登上了号称世界第一天梯——百龙天梯,天梯高达400多米,建造非常奇特,它利用山的形状特点,电梯下半截造在山里,上半截却露在山外,从电梯窗口望去,山峰兀立,深壑万丈,山峻谷深之景一下子涌到眼前。人在峰谷中飞驰直上,倍感惊奇。面对着一片赏心悦目之景,我在想,这次定能寻找到神仙所在,请教大仙们为什么会使武陵源宛如仙境,是什么鬼斧神工造化出如此的奇峰争雄,大气浑然?走了不久就到了闻名世界的《阿凡达》电影拍摄地——袁家界,袁家界山势雄浑,霞彩绕峰。神堂湾,据说是宋代土家族英雄向天坤兵败时跳崖之处,跳崖后,他化成了天子峰,在天子峰周围有无数奇峰,皆是向王天子率领的兵将,雄气撼天,威震山谷,那厮杀声中根本不理会神仙所在。天桥定是神仙所作,双峰如擎天之柱,飞架起“天下第一桥”,我望着悬在天穹中的仙桥,寻找着通向天庭之路,云飞如涛,遮住仙家法眼,呢喃不清,仙家之路是怎样攀登?

武陵源有奇峰三千,而天子山是以向王天子而命名的,天子阁更是高耸临谷,气势浩然。我们向左俯视,只见奇峰擎天,拔地有声,有的如御笔生花,婀娜风采;有的如黄龙跃海,游谷腾雾;有的如天女散花,彩绸拽霞,在仙境中摆弄着俏丽芳姿。我浮想翩翩,涌出了《题武陵源》:

共工怒触不周山,喜得武陵峰峭,三千当砥柱;

神女轻拢天子阁,全因幽峡流云,九叠映鸟啼。

朝右边眺望,天兵布阵,山峰如千军万马,气象吞吞,有的山如点兵布阵,四**将军,四十八小将军威震川谷;有的山如定海神针,屹立云海琼岛;有的山如柱如笋,挺拔伟岸;一座座山峰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展现各自妖娆。我又喷发出《再题武陵源》:

云水悠然,洒万朵云霞,化仙境,八方剔透;

秀峰峻列,遣三千悍将,挥神鞭,十足威风。

弟弟赞叹说:“武陵源太美了,我登过很多山,都不及天子山美如仙境!”

弟媳赞同说:“嗯,是太美了,值得一来,不游天子山人生太吃亏了!”

我开玩笑:“董事长都满意了,就在旅游支票上签字,盖章吧。”

“哗——”大家都逗乐了。

难怪有人说,“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天子山不但山奇,而且云绝:时而飞云涌瀑,时而乱云卷涛,时而泻云腾浪,时而薄云飘絮。

这次游张家界是三对夫妻,即弟弟夫妇,弟媳妹妹夫妇与我们夫妻俩。弟弟为了游张家界,特地化了3000多元买了新的数码照相机,他忙坏了,左一张,右一张拍个不停,好像把万千风采的天子山一下子收集到镜头中。

我们为了能寻找到神仙,更好地从不同方位领略到武陵源的山美、水美、云美、树美,全不顾天子山山高路陡,弟媳姊妹带头要步行下山。开始2000多级石阶还是走得轻松自如,一边欣赏山景,一边有说有笑,然而,越走越觉得山道茫茫,台阶茫茫,到了天台每个人都望着石阶发喘,双腿打起漂来,身体也晃悠地做不了主,开始尝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滋味。天台山观景台下有块广告语说,“不上天台山,枉到张家界,”在以往,180多级石阶是“毛毛雨”的小菜一碟,肯定不会放过登天台,揽群峰的机会,而今天却大不相同了,前面还有不知多少山道要走,有多少台阶要下,更何况,下山的路是时而坡陡阶滑直下,时而翻山越岭而上,时而山转坡回道急,能把不知还有多少下山路征服下来己是谢天谢地,谢天子山了,哪有什么精力再去登天台山,揽奇峰?

弟媳人也走了样,一条腿一个台阶地往下挪动。她妹妹更是狼狈不堪,差一点身体一晃坠下了万丈深渊,在她丈夫陈东明搀扶下,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向下跨。就连弟弟是遇山必爬,要爬就要爬得最高的人,也改变了常态,双腿发抖,人也飘忽起来。唉,真是“快活了一双眼,苦坏了两条腿!”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看到台阶就发怵,把寻仙问道之事早就甩到九霄云外去了。下山路虽然不是阶高入云,路阶陡滑,然而,一路上景色也是十分有情致的。黄龙泉、风栖山、老屋场、茶盘塔、石家檐风光如画,不同的观景台观赏到不同的景致,欣赏到山的不同形态美,从山顶美到山当中美,再到山底向上看的美是大不相同的,这在一般游人领略不到的,当见到一处美景,就提高了征服石阶的信心。啊呀,我的妈呀,后来才知知道,从天子山下来要有40里山路,还要翻山越岭经过69道岩湾,84处景点,在我们长期身居闹市,出门坐车人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事,我们都为能征服6000多级台阶而骄傲。

十里画廊肯定是神仙居住之地,要不怎么会峰奇生趣,彩霞戏雾?我们坐着小火车就像驰进了佛家的清凉宝地,仙家海外瀛洲。这时,我忽然想起了问仙之事。采药峰,宛如土家族老人,弯腰背篓在云霞中正在采摘起死回生灵芝仙草,那专注神情是不能打搅的。“众仙拜观音”,“众仙”的虔诚,观音端坐莲台,讲述着救苦救难的大愿,那更是不能打搅。姊妹峰如同三位妙龄少女,在霞彩中互相逗笑,顽皮,嘻嘻哈哈,使山峰在瞬间变幻不同色彩,对我的提问根本不当回事儿,无奈只得望山而叹,难以寻到那座山峰可以通达仙家之路。

在雨中,游张家界自有特别的趣味,空蒙的雨色,山峦缥缈,就连树木也飘浮在时隐时现中。沿着金鞭溪潺潺流水而行,溪边的古木参天,山峰如剑、如柱、如笋,直指云天;树像飘浮的绿云,把溪水,把游人笼罩在幽邃的诗情画意之中;弥猴是个顽皮而狡黠的孩子,乘游人一不注意,手中可吃之物一下子就成了它的嘴中之物;白头翁掠过枝头,悠悬起空灵的乐趣;溪中的鱼儿,在湍急水流中跃出水面,拨动起一片盎然生机;人在其间犹如一片流云,飘然而自如,我们悠然而行,观山悠然自得,观树悠然自得,观水更是悠然自得,心如一泓溪流,意如山峰缥缈,人如雨中鸟鸣,落下的一片空灵……

忽然之间,山峰之间云气涌动,一座座峰峦升腾起来,出现了缥缈的仙境,我蓦然而悟:“我不是骑在驴上找驴,人在仙境之中,还找什么神仙?我们不就是世上真正的活神仙?要问张家界的山水是什么造化而成?告诉你吧,满满当当全都装满了胸中!”

2010年10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