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安徽亳州记 宅心天下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3 15:33:55

亳州,简称谯,别称谯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炎黄时代帝喾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州近400年;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亳州都190年。自秦时置谯县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县建制。

在前往亳州途中,我在想:亳州有两位同时代的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和悬壶济世的华佗。曹操千百年来一直有争论的人物,尤其在民间一直被诟病,说他篡汉的奸雄,心机叵测,手段之险恶。《三国演义》把曹操乱世之奸雄刻画得淋漓尽致,就连表演艺家尚长荣演的《曹操与杨修》也反映这一点。当年,郭沫若力图为曹操翻案,在学术界争论很久,终未翻得过来。我不知道,曹操家乡人,如何看待曹阿满这位历史人物?曹操是不是成为圧在他们头上的磨盘?

车子从亳州火车站经过,只见火车站气概雄伟的曹操像屹立广场中央,这使我为之一怔!亳州人不但为曹操塑像,而且把主干道命名为魏武大道,为曹操修建了魏武帝祠,建了曹操公园。曹操家乡如此力挺曹操的确出乎意料!那如何对待被曹操所杀的神医华佗呢?名人自为神,当然少不了华佗的光环,市中心花都路,留有华佗庵。亳州成为中国四大药材市场之一,当然,华佗与曹操相比声势小多了。

魏武帝祠,是规模不小的历史陈列馆,它呈现了汉末动乱,展示了曹操生平事迹。我走出陈列馆,在魏武帝祠前,思索着曹操与华佗的矛盾:我想,曹操与华佗应当都是宅心天下的人,一个志向远大,挟天子而以令诸侯,牧野天下;一个是医术高超,悬壶济世,心系苍生。

由于曹操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迎汉献帝于许昌,担任了东汉丞相,并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从此,他产生牧野天下的风度,认为天下子民皆为鞭下牧羊,任他驱逐。

华佗虽出身世族,也和曹操一样举过孝廉,然而,在天下大乱,瘟疫四起中他选择了悬壶济世,拯救苍生之路。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他的发明“麻沸散”比美国的牙科医生摩尔顿(1846年)发明乙醚麻醉获得成功要早1600多年。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在曹操认为,华佗虽是医术高明,但不过是职业低贱郎中而已,自然在牧野天下的鞭子之下,任意驱逐牛羊而已。想不到,华佗竟敢挑战他的权威,对权倾一时汉丞相说“不”!据《华佗传》记载:“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於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曹操与华佗应当都是宅心天下的人,然而,由于地位不同,观念不同,产生你死我活的尖锐矛盾,一个不为我用你当死,一个宁死不为你所用,造成了人世间人才对人才的悲哀!后来,曹操虽有后悔:“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然而,人世间却少了一位神医,“外科鼻祖”却断了续脉,叹者惜也!

2016年9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