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首先见到的吴淞亭,吴淞亭对联写得不错,那就是邢伟川先生写的:“万古奔流龙血脉,一江倾泻水文章”。
炮台湾曾是战火纷飞的战场,清军入关后,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吴淞作为长江门户,长期处于激烈的争夺中。从清顺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明将张名振、张煌言的舰队曾4次进攻吴淞,3次攻入长江。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大军进入长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极大震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进入第三年,五月初八日凌晨,英国侵略者向吴淞炮台大举进攻,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在此与英军展开殊死搏斗。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将士在炮台奋勇战斗,多次击退日军进攻。
三年前我与妻子初游炮台湾,在炮台湾烽火台作了《试题长江口烽火台》楹联:“烽火虽从江涛去;警钟却在浪声来”。
后来,在纪念碑前又献上了《试题吴淞炮台》一联:“用烈焰打磨,曾铸中华,横空利剑;以峥嵘砺造,今叙上海,世博风流”。
新造的长江水科馆堂皇气魄,进了馆仿佛进了水的天地,尤其是坐进了舱,就像坐进了游轮,游轮向前开去,吴淞口直到黄浦江两岸景色一一呈现,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清澈的水,横跨江天的大桥,林林总总的大厦,那美景足以与法国巴黎塞纳河嫓美。
我沿着曲径通幽小道,踽踽独行,到了木架的长江步道,便是芦苇茂盛的之处,有的芦苇在秋风中变白,芦絮飞花。我坐在长江步道的树阴下,眺望着奔腾而去的黄浦江,江上的船只来来去去,川流不息。江中心的灯塔,在旭日下俨然像历尽沧桑的老者,潮起汐落、国衰国兴;英雄揽虹、炮扬国威;含辱奋发,血耻民愤,梦怀国强。一曲《试题长江步道》浮现眼前:“月照长堤,浪卷起,当年开掘,马龙三流会;日腾江岸,波涛新,今日仰观,上海第一门”。
我的心像芦花、像鹞子、像白云放飞了,自由自在翱翔在宽阔的江天,湛蓝湛蓝天穹!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