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趁着金秋十月的好辰光,我们夫妻俩踏上了印度旅行之途。我们素有嗜好历史文化的癖好,凡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我们向往旅行的胜地。印度有“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自然也是我们向往已久的远方。
从香港转机,又因天气原因而误机,导致入住新德里宾馆已是凌晨2点了,又累又热,为了不误游程,才睡了不足5小时,导游就叫我们乘上大巴向泰姬陵驶去。泰姬陵坐落于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阿格拉城内。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及玻璃、玛瑙镶嵌建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也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陵园,成为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走近陵墓呈现眼前是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泰姬陵是个又美又干净的景区,无论殿堂上,还是尖塔下,大理石铺平的路面上,也是干净得一尘不染,所以参观时,游客都是光脚进去的。当清晨朝霞刚刚升起时,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冉冉升起,泰姬陵仿佛从睡梦中被唤醒,此时显得格外的宁静和神圣。我们穿梭于殿堂、钟楼之间,伴随阳光上升整个景区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可我们并没有流连忘返,这也许是文化的差异和陌生,看过后也就没有很深的感受和留恋。
告别泰姬陵,又来到阿格拉红堡。从16世纪至18世纪初,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阿格拉堡位于亚穆纳河畔的小山丘上,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称红堡。这座方圆1.5平方公里的宫堡,外形非常雄伟壮观,城内的宫殿,虽经历漫长的岁月,也失修多年,但画梁和墙壁上精巧的雕刻与设计,仍隐约保存着昔日富丽堂皇的风貌。堡内有一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楼,登临塔顶,极目远眺,可以看到泰姬陵前的亚穆纳河与阿格拉堡遥遥相对。据说,当年沙贾汗王被其第三子幽禁在这座古堡时,就经常默默地坐在小楼中,怀着无限的思念之情,眺望泰姬陵,似乎在倾诉着他那一颗孤寂哀伤的心。这种哀伤愁思对我们外来游览者完全是陌生的,因此对印度王公贵族的这段爱情故事也不会感到极大的兴趣。但人类对爱情的向往及关联的事却是相通的。所以当我们站在窗台上远眺,虽然眼前是莽然一片,杂草丛生,偶尔几朵野花点缀着大地,平淡无奇,但对远处的泰姬陵却感到光彩耀眼。这时阵阵清风吹来,才让我们顿时感到有种凉爽舒适感,不失为一处观景和避暑的胜地。
此后我们又辗转游览了马其坤殿、月亮水井、巴拉特普尔鸟类保护区及捷普琥珀堡。琥珀堡原先也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建于1592年,坐落斋浦尔城郊外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称之为琥珀堡。在此游览的游客,可骑大象或坐吉普车上山参观。为了轻松便捷和安全我们一行大多是乘吉普车上山的。走近城堡,发现堡内面积较大,有数座独立建筑物。堡内有一座设计独特的镜宫,曾是藩王的寝宫。宫墙上有许多小镜子,在阳光照射下,流光溢彩,非常漂亮。面对镶嵌的镜片和彩色宝石,只需燃起一点烛光,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目前宝石虽已改成赝品,但是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烛光,仍可看见镜片经过光线折射后,像芒钻般的漫天飞舞、非常奇妙。琥珀城堡所在位置地势险要,下方有一条护城河,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捍卫斋普尔城的安全。我们这次印度“金三角”之行,最终还是回到了起点的新德里,先后参观了新德里历史文化和新德里国王大道等城市风貌。
回国后,有朋友问我们对访印的印象。我认为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其辉煌灿烂的一面。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后又成为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但佛教具有两面性,其既有麻醉人的反抗和斗争意识,也有对促进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民国佛教居士李俊承在《印度古佛国游记·自序》中说道:“今日世界之弊害,莫过于偏重物质而漠视精神”,弘扬佛教不重物质的思想,可以“使人不争,养成和平态度”,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这道出了佛教思想精髓在当今世界的积极意义。综观印度社会发展史,发现历史上的印度曾几次遭受希腊、大月氏等国家和异族的侵入,出现过历史文化的中断和变异,1757年又沦为英殖民地。因此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印度名胜古迹,大多为十六世纪即相当于中国明朝中叶后的建筑和遗迹,故古印度绝对没有中国华夏历史文化那样悠久和连绵不断,璀璨辉煌。
但经过这次印度之行,我们发现当今印度与中国相比,无论是疆域、国力、社会经济和城市文明都远不及我国。首先印度疆域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一,不足300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同我国相近,因此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大物博的资源优势。其二,印度交通和城市管理严重滞后,不仅没有现代高铁,连高速公路也寥寥无几,公路上更是汽车、牛车、行人同行,既混乱无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三,对宗教的盲目崇敬。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度,印度教占主导地位,印度教徒的数量达到人口总数的80%,从绝对数字上看,印度教徒的行为方式代表了印度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保守和落后。印度人对牛的敬重就是一种盲目过度的宗教崇敬,牛可以说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牛既可以自由自在地踱步于街头巷尾,拉屎撒尿;或当街卧倒睡下,绝没人敢惊扰它们的美梦。即便进入农田肆无忌惮饱食或践踏未成熟的庄稼,农户也不能驱赶,令人不可思议。其四,城市建设,不见高楼林立,多的是破旧的院落和苦难的乞讨人群。记得在一家购物店,我将多余的零钱顺手送给了一个乞讨的小男孩,结果却遭到数十位乞讨者的围讨,在地接导游的帮助下我才突围进入大巴内。
其五,在接待游客上缺乏服务管理的主动性。印度的服务人员往往缺乏严格的培训和管理,他们在服务上功利欲太强烈,爱索讨小费,给少了还不行,这样小费成了去印度旅游的游客必须支出的额外负担。其六,缺少有影响、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和食品。本想为我们的孙子翁浩天在印度选购几件衣服或食品,结果一无所获,只好在香港转机时在免税店内方购得数包心仪食品,才完长我们的心愿,给小辈有个勉强交代的礼品。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