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威尼斯由188个岛屿组成,177条长短宽窄不一的水道构成了城市四通八达的大街小巷,401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在一起,这种特有的景观,构成了迷宫般的旅游胜地威尼斯。
威尼斯街道上没有一辆汽车,唯一载人的交通工具是穿梭于河流小巷之间的“贡多拉”小船,因而整个城市显得沉静古雅。虽然没有车鸣的喧闹,却游人如织,热闹异常。这天下午登上了威尼斯后,我们沿着河堤漫步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圣马可广场,这里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威尼斯的象征。广场入口处,高高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威严伟岸的飞狮左手抓着一本圣经,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马可是耶稣的四大门徒之一,也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为纪念他而建成了这个广场。广场上我们感到最有趣的是鸽群,数百上千的鸽子不惧怕人,只要散些面包屑,它们就会围着你团团转,与你亲密交往。马可广场上最吸引我们的是文艺复兴时代遗留下来的那些建筑群,以教堂和古建筑为背景拍照留影是极佳的选择。这样的留影不仅为我们记录了难忘的游踪,也为我们后来寻找回归之路帮上了大忙。
从广场走出钟楼拱门是通往里亚托的马尔扎雷拉商业街。它作为欧洲的商业中心已经历了300年的历史岁月承载,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住地就在这里。这里如今依然小商店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有名贵手表、皮件、服饰,还有适合游客选购的印有威尼斯风光的汗衫、明信片等小商品出售。对我们而言,吸引我的不是小商品,而是威尼斯鳞次栉比的古老建筑、多姿多彩的小桥、连绵不断的小巷、不胜枚举的名人塑像。沿着小巷,我们快乐地不知迈过了多少座小桥、瞻仰了多少个教堂和塑像,漫步游览渐渐地感到已是夕阳已西下了,我们开始琢磨着寻找返回的路。
为了能多看些威尼斯的景观,我和同事朱大明自作聪明凭着方向感,边绕道游览、边寻找返回的路途,结果迷失了方向。好在威尼斯城里有多位穿着制服的警察在巡逻及为游客服务,我们就主动向他们问路。不知是我们表达不清楚还是他们听不懂英语?费了好些功夫才似懂非懂的明白我们上船返程的渡口。但对我们问路态度他们始终是热情的,并为我们指出了朝前走的方向,结果找到了渡口,却不是我们可返回的渡口。一问渡口上高鼻梁、蓝眼睛的服务员小姐,她说:“你们要去的渡口在我们的下游,我们的渡船不可以送到你们需要去的渡口,并需付10欧元(约100多元人民币)的船费。”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想出这笔钱,还认为这是警察误导了方向。但再仔细想想这能怨热心的威尼斯警察吗?显然责任在于我们自己表述有问题。这时我们感到离返回上船的约定时间越来越近了,心里真的焦急啊!为了避免再犯错,我灵机一动,在问路时先打开数码相机上的图片,翻到圣马可广场的背景照,然后指着照片问路,此举果然灵。我们很快在商店营业员及居民的积极指点下,走出了弯弯曲曲的迷人小巷,回到了圣马可广场。这时面对这些熟悉的古老建筑群和满广场展翅飞翔的各色鸽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尽的愉悦感和踏实感,因为这里离我们上船的码头已近在咫尺了。
走出迷宫般的威尼斯小巷,踏上沿河的宽敞大道,犹如跨越两个世纪,这里左边是一幢幢具有数百年历史、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右边是碧波荡漾、滔滔不绝的长河;中间却是大石铺成的宽敞大道,大道上穿梭着来来往往各种肤色的游客,威尼斯是何等的精彩和醉人,因此我们作为游客会迷路也不奇怪了。
《新民晚报·夜光杯》2009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