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罗马角斗场匆匆一瞥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3-07-31 14:29:13

罗马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城市。走在罗马布满现代建筑的街区,时常可以看到各处散落的残垣断壁,孤零零的白色大理石雕柱,教堂、门楼的残墙,坑坑洼洼的石砌大道,倒塌了一角的圆形竞技场,尚属完好的有入口处的凯旋门,所有这一切像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罗马的辉煌和强盛,真可谓霸业已去豪气犹存!

我认为整个古罗马犹存的豪气标志性的建筑当数角斗场。因为到罗马游览的客人都会注意到罗马市东北角的这座雄伟建筑,这便是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即高乐赛奥角斗场。凡是到罗马旅游的人,如果不曾到此一游,就像到了北京没有登上万里长城一样遗憾。很荣幸,我这次如愿以偿,不仅瞻仰了角斗场外景,还有幸匆匆进入场内作一番短暂的游览和观赏。一进入角斗场瞬间,仿佛回到古罗马皇帝和贵族从角斗士所洒热血中寻欢作乐的野蛮年代,好像耳畔萦绕着昔日角斗士与野兽博斗时的吼叫和哀鸣。此时此景,谁不为一场场人亡于兽的悲剧而叹息!历经两千来风霜雨露的侵蚀,今日的斗兽场已经残缺不全。可是,古罗马奴隶们的高超建筑艺术,依然令人叹为观止。那么为何说此次是匆匆一瞥的呢?因为当我们跨过君士凯旋门,时针已是下午三点四十五分了,这是角斗场停止进客的时间。当我们来到入口处时,一位身材高大魁伟警卫人员礼貌地挡住我们进场,嘴里不停的说着:“时间已到,停止进客!”我们急着说道:“我们从遥远的中国慕名而来,很想进去参观!”警卫见我们态度恳切,最终还是放我们三人进去了。赢得进场机会,内心极为兴奋,一边高心地向警卫表示敬意,一边向售票处奔去,每人付了十一欧元的门票费,就快乐地跨入场馆游览了。

走进角斗场,沿着宽敞的通道快速登上阶梯,我们来到了四层的顶楼。这座建于公元一世纪的庞大建筑,呈椭圆形,周长足有527米,外观是一道圆形的高墙,气势磅礴。高墙分四层,下面二层是圆拱窗和柱子。顶层是长方形小窗。角斗场里有四层看台,可容纳五六万人。我们站在顶层向下俯瞰,虽然整个建设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已显现出残损缺落的沧桑感,但那规模宏大的气势,却依然给人以震撼感。想想,在两千多年前,生产力还很落后的历史条件下,罗马人却能筑起如此宏伟的建筑,令人不得不敬佩。在顶楼我们绕着椭圆形的足有三、四公尺宽的通道,边欣赏、边拍照,这时我的心里突然蹦出一个疑问?眼前的断壁残垣,脚底下踩着的基石,这一切都是历史遗址的真迹吗?

因为这里对遗址建筑物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性措施,它不像我国西安出土的兵马俑,在出土的遗址上筑起一个宏伟的建筑物,遮风挡雨,加以保护。角斗场这样赤裸裸地暴露在日晒雨淋下,任凭风雨的侵蚀,这样还能保存多少年呢?令人费解。角斗场文化遗产不仅是罗马人的,也是全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当倍加珍爱。它也确实牵动了笔者作为地球上一个普通中国公民游客的心。当然写出这种忧虑似乎有杞人忧天之嫌的,然而我却乐意,使自己珍爱历史遗迹的无私内心得以坦荡释放,因为这完全是出于一种对世界文化“奇迹”珍爱之心,相信会得到人们的点赞和呼应。当然更希望我的呼声能引起意大利政府的重视,对角斗场的保护性投入力度更大些,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让这座古罗马经典建筑永存人间。

罗马的冬季夜长日短,加上这天又是小雨连绵不断,时针未到下午五点,已夕阳西下,整个角斗场笼罩在夜幕中。为此,我们就只能匆匆下楼,没顾得上再沿着台阶深入到地下室,去参观古罗马人使用的绞盘。据说当年的角斗士和猛兽就是通过这种绞盘提升到角斗舞台上的。因参观时间因素,我们只能留点遗憾,告别角斗场,赶下一个景点:特雷维喷泉。但我们是荣幸的,上车后才知,我们一行34人,只有我们三人抓住时机,闯进角斗场,也够幸运了。

《新民晚报·夜光杯》2008年5月17日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