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合同项目,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猎鹰”警用直升飞机试验发动机材料,向永辉被委托单位指定为项目主持人,也可以说委托单位根本就是冲着向永辉大名来的。“猎鹰”警用直升机将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空中安全保卫工作,因此委托方给向永辉团队提供了巨大的研制经费,而时间却很紧迫。
向永辉找来全系教师花名册,将那些已基本符合晋升各档职称条件的教师名字一一列出,优先考虑让这些人进入“猎鹰”项目研究团队。向永辉很清楚,某位教师一旦被选入由他领衔的研究队伍,等于增加了学术资本,于晋升职称很有利,而在中国高校内,教师唯有晋升职称才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向永辉不得不很现实地为改善青年教师生活着想。至于进入“猎鹰”团队的人是否适合研究工作需要,已经不是向永辉考虑的重点,他打算亲自承担这个项目中的关键部分工作,在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同时,让手下人都得到实际好处,谁让他是材料工程系的当家人呢。
向永辉在挑选项目副主持时倒颇费了一番心思,系里新留校的几名博士专业上十分出色,如果仅从研究项目本身考虑,他们之中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副主持人。然而掌握这个几百万元科研经费的项目犹如驾驶航行在大海上的巨轮,你永远不清楚会牵涉到多少人际关系的风浪和暗礁,因而仅靠业务能力无法一帆风顺到达终点。向永辉思考再三,忍痛舍弃了那几位博士,选择了业务方面乏善可陈,却能在高校人际关系网内长袖善舞的陆久刚当副主持人。
果然,陆久刚不负向永辉重望,他虽说很少进入实验室参与项目的具体研究,但却在与项目进行有关的各个角落拳打脚踢。将校财务处、科研处、宣传部、电视台、校园报等部门关系都搞得十分妥贴,一路为“猎鹰”项目开绿灯提供方便。至于研究团队内部,大到项目经费分配,小到每一笔报销支出都清清楚楚,合情合理,没有一个团队成员为钱闹矛盾,这在大型研究项目进行过程中实属难得。
向永辉庆幸自己找了个好管家,他对陆久刚说:“陆老师,你的才能只怕当市长也够了,管多大个家都难不倒你。”
陆久刚似乎为了更多证明自己的才干,在项目研究进行到尾声时,他向整个研究团队报告,F大学已将“猎鹰”项目研究团队上报教育部,申报第二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是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奖项,多年来一直被自然科学圈内人士戏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如今向永辉正率领他的团队向这座荣誉顶峰发起冲击。
这天中午,向永辉守在实验机旁等候最后一批数据出来,只要将这些数据填入实验报告,整个“猎鹰”项目就意味着大功告成。向永辉把数据保存在电脑里,然后急匆匆赶去教师餐厅吃午饭。供餐结束时间快到了,餐厅里空空荡荡,向永辉随便要了碗面条,低头狼吞虎咽。他倒不觉得太饿,只想早点吃完好让餐厅服务员关门休息。
材料工程系副系主任常虹走过来坐在向永辉对面,她不是来吃饭的,显然刚才特意守候在餐厅外等候向永辉。向永辉努力咽下嘴里面条,笑道:“常老师吃过饭了吗?”常虹虽说是副系主任,可主要分管学生工作,向永辉跟她打交道机会不多,除了系领导班子开会,他几乎没有跟常虹单独聊过天。这会儿常虹脸上看不见一丝笑意,她认认真真问道:“向老师有空吗?我想跟你谈件事情,你吃完面条就出来吧,我在门外小花园等你。”
向永辉心里还惦记着刚才输入电脑的数据,却又不好拒绝常虹的要求,赶紧将碗里最后几根面条扒拉进嘴里,跟着常虹来到餐厅外小花园。
常虹开门见山问:“向老师平时不大关心网络新闻吧?最近有学生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帖子,因为牵涉到你向老师和整个‘猎鹰’团队的研究项目,我特意将这些帖子全部拷贝在这个U盘里,向老师有空回去看看吧。”常虹说完把一个小小的U盘塞给向永辉,转身离开了。向永辉莫名其妙望着常虹的背影,心里嘀咕:“什么事情不好明说,弄得这般神神秘秘?”
直到晚上回家后,向永辉才想起常虹给他的U盘,他迫不及待将U盘插上电脑,想看看那些从网络上下载的新闻。电脑屏幕上跳出一行黑体字标题:揭露学霸向永辉学术造假真相。向永辉如同遭电击一般死死盯住屏幕上这行黑体字,连呼吸都不由自主急促起来。
这篇文章作者以学术打假人自居,声称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维护学术界声誉,对向永辉这类顶着“海归”光环的学术骗子决不手软,发誓彻底揭露向永辉的学术造假真相。文中还称向永辉此次领衔的“猎鹰”研究项目毫无创新思路,完全是从法国里昂中央大学卡普桑教授的研究课题中剽窃来的,建议F大学立刻撤消此项目申报中国自然科学奖,并对向永辉本人作出严厉处分。
向永辉坐在电脑前只觉得一阵头晕眼花,胸口憋闷得近乎快要窒息。他闭上眼睛竭力平息自己的情绪,然后将这篇文章一字不漏读完。向永辉发现这篇文章是从近来很红火的一个学术打假网站下载的,他干脆进入那个网站去看个究竟。向永辉万万想不到自己已经成了网络上众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痛恨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的网民们纷纷义正词严声讨他们素不相识的向永辉,甚至有人建议将向永辉这样的学术骗子赶出高校,让他判刑坐牢。向永辉浑身冒出冷汗,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网络的可怕和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某种无奈,当你的感官和知觉还来不及作出反应时,你可能已在网络上被彻底判了死刑。
向永辉静下心来,思绪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搜索着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他想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何以跟他向永辉有如此不共戴天之仇。向永辉从晚饭后一直在电脑跟前坐到深夜,每一张与他熟悉的面孔都从脑子里过电影似的过了一遍,他觉得那些面孔都不存在暗害他向永辉的理由。
邵琳琳半夜里起来上洗手间,发现书房里灯还亮着,便蹑手蹑脚走了进来。当她看到丈夫脸上的痛苦表情,顿时睡意全无。邵琳琳读完网络上指责向永辉学术造假的文章,沉思片刻后说:“凭我的直觉,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会对你下这样的狠招,这个人就是陶然。”
“陶然?他为什么要害我?”向永辉大声惊叫起来。
邵琳琳起身掩上书房门,示意丈夫安静些,然后她继续分析道:“首先,写这篇文章的人必须是你同行,非常了解你的专业研究方向和目前所进行的课题,而且他也熟悉卡普桑教授;第二,此人写这篇文章很可能是出于对你的嫉妒,对你回国后在学术圈内得到的地位、待遇心怀不满,见不得你活得比他好。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日常生活中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因为别人比自己活得好就想方设法去害人还是不多的,而陶然却是极少数敢于将嫉妒心变为具体害人行动的一个。从法国到中国,你跟他打了十几年交道,难道还没有真正认识他这个人的本质吗?所以当初我竭力反对你将他引进国内高校来兼职。”
向永辉张大嘴巴呆呆望着妻子,混沌了大半夜的思路忽然清晰起来,妻子的话让他如梦方醒,但他依旧不肯相信:“我知道陶然一直在跟我较劲,可我处处让着他善待他,连他眼下在华中工程技术大学兼职都是我给介绍的。他知恩不报也就罢了,总没有理由对我恩将仇报吧?”
邵琳琳冷冷一笑道:“向大教授啊,看来你的学术水平与人情世故正好成反比。要知道‘知恩图报’是建立在一定道德基础上的理念。像陶然这样没有道德底线的白眼狼你早该离他远远的,你从小没听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吗?”
冷汗不知什么时候洇湿了向永辉内衣,他身子颤抖了一下。陶然的面孔出现在眼前,那两片细薄的嘴唇和微微下斜的眼角不停抽动着,那是陶然得意时才会有的特定表情。向永辉决定与陶然开诚布公谈谈,可他无论如何打不通陶然的电话和手机。向永辉索性将电话拨到华工大一位教授家,当初他就是通过这位教授朋友给陶然找的兼职。
朋友半夜三更被向永辉电话叫醒,又听向永辉提及陶然,怨气十足亮开嗓门:“向永辉你给我们介绍来的什么鸟教授?这家伙居然在实验室里摸女学生身体,让人甩了耳光,一星期前已被学校中止兼职合同辞退了。要不看你向永辉的面子和那鸟人有张新加坡护照,早就送他进公安局了。”朋友出了口气,话音开始缓和下来:“向永辉你可真是个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书呆子,看到互联网上的匿名文章了吗?我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是陶然干的,你发善心把他介绍来华工大当兼职教授,他可对你嫉妒得眼睛出血,天天在这儿骂你,恨不能咬你几口呢。”朋友挂下电话,向永辉的手掌已被汗水粘在电话听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