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出版物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1-08-12 14:58:52

“文革”初期,红卫兵在社会上掀起“扫四旧”的妖风,凡“文革”前的出版物几乎都成了“封、资、修”的大毒草,发疯地见书就收缴或烧毁。这样也导致书店中数以亿计的图书被停售、封存,甚至《新华字典》中因为“收录了一些带有封建色彩的、早已在人民生活中死去的生僻字,﹍﹍它在一些注释中塞进了封、资、修的黑货,宣扬或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思想观点”,也难逃厄运,被撤下书架。所以,从1966年“文革”爆发至1971年初新华书店,除销售《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及报刊社论汇编的小册子等外,读物品种之少,为世上所罕见。为此也惊动了当年周恩来总理。1971年2月11日6时,总理在参加国务院业务组会议后,专门召集出版口领导小组负责人,讨论出版工作问题。周恩来说:“青少年没有书看,新书要出,旧书也可以选一点好的出版嘛!1971年再不出书就不像话了。”

当年周恩来的话对出版界的影响不大,因为当年出版的权力主要被“中央文革”的陈伯达、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所把持和控制,故全年的出版物依然寥寥无几。当年我常去的沪上新华书店是淮海中路近思南路店、徐家汇衡山路店两家,据我的记忆常常是有兴而去逛书店,两手空空的无获而归。然而在无书可读的书荒年代,也会饥不择食地偶尔买上一、二种,日结月累,1971年竟然也购入了十余种。其中购入的第一本书是《巴黎公社》,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为“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于1971年3月出版的画册。该书烙有时代印记,即当年书籍出版普遍流行的版式,在卷前印有毛泽东语录,该书在卷前也印有3页和四段毛泽东语录。卷后附有编辑部1971年3月撰写的《编后》说:“这本画册的六十余幅图片,有的是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时期的新闻照片,这些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巴黎公社的革命活动;有的是后来国外创作的有关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和照片,是从我们能够搜集到的有关巴黎公社图片资料中选编的。”在这些图片资料中有我欣赏的“《gcd宣言》1848年德文版的封面”“巴黎工人伟大的武装起义开始了!”“公社社员与凡尔赛反动政府在伊西和旺夫之间的高桥进行激烈战斗”等画面场景。值得一提,这册用道林纸,厚达共76页、60余张图片的画册,其当年定价仅0.30元。此外那年我还购买了(英)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科学出版社1971年5月第1版、赫胥黎《进化论与论理学》科学出版社1971年7月第1版、《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访华文章》三联书店1971年7月第1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编《巴黎公社》商务印书馆1971年9月第1版、张友伦《共产主义者同盟》商务印书馆1971年9月第1版、列宁《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1年9月第1版、马启莱《〈国际歌〉作者鲍狄埃和狄盖特》商务印书馆1971年12月第1版、张友伦《第一国际》商务印书馆1971年12月第1版、《向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学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年12月第1版等。这些书籍大多政治色彩较浓,为当年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如即使是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托·亨·赫胥黎的名著《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在卷前的《出版说明》就直言:“此书在普及达尔文的学说上有特殊的功劳。遵照毛主席关于‘古为中用,洋为中用’的教导,我们现在出版了本书的重译本,供干部学习参考和批判。”可见它不是普通生物读物,而是政治色彩较浓的读物。

此外,《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歌〉作者鲍狄埃和狄盖特》《第一国际》等,这三种著作都是讲述十九世纪共产国际革命的斗争史。其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两书的作者,皆出之世界近现代史和国际共运史专家张友伦之手。当年他刚好“四十而不惑”、人到中年。在1971年那个年头,著书出版署个人实名,作者一是政治过硬,二要学问过硬,三要有勇气的。因为当年出书是要承担政治风险的,一旦出现失误和差错,就有遭批判或被投入监狱的残酷后果,可见张友伦是个有勇气,有自信的学者。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向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学习》,这本书虽然仅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全书才73页,但书中收录的文章却多达13篇,这些文章皆1971年期间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上有关“纪念鲁迅诞生九十周年”的文章。例如罗思鼎的《学习鲁迅批判孔家店的彻底革命精神》、黎帆《学习鲁迅反对假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洪愈然《永不磨灭的革命原则》、周建人《学习鲁迅,认真读书》、方泽生《向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学习》等文章。其中开篇文章署名“罗思鼎”,他可不是个人的作者姓名,而是当年上海市委写作组历史组的集体笔名之一,主要由朱永嘉负责。朱永嘉1931年出生,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等文史名家。文化大革命时担任上海市革命大批判写作组总负责人,曾为王洪文讲解《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朱维铮认为:“评《海瑞罢官》如果没有朱永嘉的出力,姚(文元)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写出来。”我与朱永嘉1974年初有过一面之缘,后于2012年12月29日下午,我还和亦师亦友的刘修明(原罗思鼎小组成员)一起去复旦大学第一宿舍楼府上拜访朱永嘉。那时他已80岁高龄了,虽已满头白发,却精神饱满,讲话声音洪亮、思路清晰,书桌上堆着古籍和史学读物,知道他晚年还在孜孜不倦的读书和写作,故近年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刘邦与项羽》等著作出版问世。说到他的近著,他神色喜悦,并拿出他新近出版的2册《论曹操》,签上名分别赠与我和刘修明,也使我的“书友斋”又添新品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