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等待死亡降临

作者:央吉那    更新时间:2019-06-19 09:55:51

当一位老人走向暮年之时,可怕的倒不是她(他)的死亡,而是本人不知原因的死亡,甚至可以拯救的,却放弃了拯救,连本人的知晓权都没有,便闭上了眼睛,这才是最恐怖的事。而此时的林梅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恐怖的事情。

陆宏在跟内科住院部当班青年女医生聊话时,对方不经意地透露出一个情况……当时陆宏问医生:“我母亲以前住院时,所输的挂液,感觉很好,住院两周出院时精神状况都不错,而最近无论你们对她怎么挂液,其精神状况却一天不如一天?不知是何原因?我想请你看看以前的电脑记录和现在的电脑记录所开出的输液药名有什么区别?”

青年女医生迟疑了一下,但出于礼貌还是当着陆宏面打开了电脑,便说:“好的,你母亲啥名字?”

“林梅。”

“让我查看一下,稍等。”

……

当青年女医生打开电脑时,看了一下林梅前后用药的情况和文件内的文字记录,先是愣了一下,却没发声,只是双眉紧锁……

陆宏感觉有些蹊跷,便问:“医生,你不必介意,直说,我能接受,我需要的是真话。”

医生毕竟是一位女同志,心肠比较软,再说刚才与陆宏也聊得比较投缘,于是,便谨小慎微地说出真相:“你母亲的前后用药确实不一样,前面确实是综合用药,后面只是输了一些常规的营养液。”

陆宏听后,一脸疑惑,急问:“这综合用药是啥概念?”

“综合用药,就是包括降肌肝、降尿酸、降尿素氮、平衡生化(钾、纳、钙等)和提升免疫力及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液等等。”

陆宏有些心急火燎地问:“为什么现在不综合用药?”

“因为你母亲是尿毒症晚期,肌肝上升已居高不下,已接近800umol/L……已无药可救,电脑上还显示出有会诊记录。”

“如果我家属强烈要求综合用药,可以吗?”

“可能不行?”

“为什么?”

青年女医生犹豫了一下说:“因为在你母亲的名字下,电脑已打不开综合药名。”说后,这位女医生显得也很无奈。

“怎么会打不开呢?”陆宏不解地问。

“这可能是电脑后台有关部门已锁住了这些药名。”

“为何要锁住呢?”

“也许是你母亲已过了八十岁高寿了,这也是中国人目前死亡的平均年龄。再说你母亲双肾已彻底坏死,再怎么用药,也是白搭,所以你们家属要有心里准备……。”青年女医生比较婉转地说道。

“我母亲导尿管里目前不是还在渗尿吗?”

“是的,渗尿是暂时的,但她老人家随时会出现停尿的情况,一旦没有尿液,你母亲就会立刻浑身浮肿, 随后昏迷,最后……。”青年女医生没有把最后“死亡”两字说出来,怕刺痛家属。

“按照你们医生的意思,我母亲就没救了?”

“应该是这样,如采用透析的话,可能会提前倒在透析台上。”

“为何?”

“因你母亲年事已高,免疫力和体力已完全丧失,已经经不起透析了。”

“哪你认为我母亲还能活多长时间?”

“这到不好说,我们医院现在毕竟还每天按时给她老人家输营养液。故一时半会走不了。不过,按以往类似临床案例参照的话,保守估计,你母亲最多还能延长两个月……。”

陆宏听了一身冷汗,他深信眼前这青年女医生的判断,她们毕竟在现场曾“送走”过一个又一个绝症患者。陆宏心神不宁地思考着:“母亲还有两个月的生命期限,这简直不可思意,一个好端端的大活人,竟然在两个月后将会离开这个世界”。让他不可理解的是——人还没死,医院的电脑后台居然会锁住拯救人的用药,这是他第一次得知这一惊人的秘密,那不是置人死地吗?这后台谁在操控,他不得而知,也不会有人告诉他,如知道了又有何用?这又不是一个老人的事,这是涉及到千千万万老人的大事,陆宏一个弱势群体又能奈何?

……

这一惊人的秘密,作为病人的家属没有任何理由去抗拒,因为绝症患者用药与否结果都一样,也许将药用在还能拯救的病人身上会更好一些。但是,作为病人,她(他)们是不甘心的,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应该让病人有被拯救的过程,延续生命是每一个绝症患者的渴望,不能对病人一概而论进行“封杀”,让病人自生自灭,等待死亡的降临,这几乎是太惨忍了。面对这种情况,陆宏不敢将此事告诉给母亲听,只能将这惊人的秘密永远锁在心里……

林梅住院期限又要到了,住院部医生也比较人性化,叫林梅在家再待上一周后即可继续来住院挂液。

这天午后,大多数病人都午睡了,陆宏坐在林梅的床沿问道:“老妈,你现在感觉怎样?”

林梅微微抬起眼皮,低声地说:“阿宏,我感觉在家吃你的中药要比这输液好!”

陆宏听后认为母亲在开玩,或鼓励自己,便安慰母亲道:“老妈,你说那儿的话,我认为是输液好呵,它能给你每天必需的营养呵!你可不能小觑西医呵,西医是解决你眼前的,救急的;而中医是属调理的,其疗效很慢,最好是中西医结合,但我只懂一点中医的皮毛,治不了你的肾病。”

“哦……阿宏呵,其实我知道自己不行了,医院又要催我出院,我想不通的是,我身患绝症,浑身无力,医院还要把我赶回家,我在家怎么活呀,这岂不是让我死在家里吗?这缺德的规定是谁订出来的,难道制定这规定的人就不老了吗?就不生病了吗?就不住医院了吗?”林梅虽然说话很累,但她还是用全身的力气说出了一位临终老人想说的心里话,字字如见血,也可以说是一种临死前的呐喊。

“老妈,你不要急,也不要激动,动肝火更伤身体。反正回家待上一周再来医院也何尝不可?”

“好是好,就是让我怎么活呢?”老人家林梅的担忧不无道理。

陆宏强作欢顔用调侃的方式抚慰母亲:“我们回家喝一周中药,一周后再来住院吃西药,这叫中西结合。”

“对,阿宏说得对,回家喝中药,熬过一周再来住院吃西药”林梅自我解嘲。

其实,在这档口,母子俩心里都明白,这所谓的中西结合都是在自我安慰,死亡影子就在眼前,母子俩只是隐忍内心伤痛,都不想让对方伤心落泪。尤其是临终的老人心里的感应特别灵。

……

出院的期限又到了,林梅根本下不了床,但没有办法,上面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住院两周必须要回家待上一周再来住院,如不认识医生的话,再来医院甚至连床位都没有,这些情况只有住过医院的病人才能体验到这种无奈。陆宏据打听了解,隔壁病房有一位年近九十高龄的老头,患什么病不太清楚,年事已高,根本无法自立,到出院时,他儿孙们为这位高龄患者在本院观察室租了医院仅有的一间高金额的“VIP”独立用房,其一天的佣金相当于大都市五星级酒店一晚的价格。这样,儿孙们在本医院观察室二十四小时轮流为这位老人服务(观察室没有护工的,一切都要家属自己为病人操作),如发现病人有异常,可以叫当班医生来处理。待挨过一周后再送老人进病房(住院)。这种模式,其优点:患者可以不回家,其缺点:就是租金费用一般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其次,家属必须二十四小时在场服务,不能脱人断岗,这需要有子孙满堂的家庭才能做到。显然,陆宏衡量了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望尘莫及,他决定还是带着母亲回家待上一周后来医院。

林梅出院这天,天气晴朗,四月芳菲,气候宜人。保姆英子也来帮忙搭一把手。因为林梅住的病房是地下室,陆宏必须要叫出租车先驶进医院的地下室车库,这样,患者可以少走路。但陆宏要背着母亲林梅走到地下车库,因林梅浑身无力,双脚发软。

陆宏用双手向后托举母亲的腿部,背着母亲,感觉母亲的体重很轻很轻。多年来的尿毒症,把林梅的身子拖得很虚弱,就剩下一副皮包骨头,一双腿很细很细,陆宏手感在告诉自己,母亲就像一盏油灯,灯蕊虽然还在燃着,但底盘下的燃油已将耗尽,陆宏内心一阵刺痛。陆宏仿佛是迈着内心沉重的脚步在向前移动,因为他铭记医生的话:“你母亲最多活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就像一把打开天堂大门的锁,即将关闭。天已慢慢地黑了下来,一位老人将走完自己的整个人生旅程。

地下车库空气浑浊,灯光灰暗。陆宏边背着母亲边问:“老妈,这样背可以吗?有不舒服的地方吗?”

林梅安详地倚靠着儿子的背部回道:“很好,我就像躺在你小时候的摇篮里,我在叫你唱着‘月亮的夜晚……’和‘摇篮曲……’。”

“是吗,那就好。”陆宏听到母亲如此乐观的回话,心里一下子放松多了。

林梅又说道:“阿宏呵,也许,这就是我的天命,临终前只有儿子守着我。”

……

儿子背着患病的母亲在地下车库便成了一道凄美的风景。

电话预约出租车到了地下车库,陆宏和保姆英子扶着林梅上了出租车,离开了医院,直驶家的方向……

不料,林梅回家的第三天,突然发现自己严重便秘,几乎是不通,有点像肠梗阻,肚子胀得难受,来势凶猛。如送医院,也住不进医院,再说林梅也经不起这样来回无休止的折腾。这时,陆宏用自学中医的套路进行辩证论治,最后,他大胆地在母亲身上使用了几副中草药,其效果意想不到——竟然让林梅药到病除,转危为安。

 那么,陆宏在家里到底开出了哪几副中药,有如此神奇?尤其是林梅在家里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重大险情,却都在陆宏的中医调理下,化险为夷……(未完待续)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