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正在发生变化

作者:周志雄    更新时间:2019-01-15 14:13:55

文学的主要功能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些功能在网络文学的阅读传播中都有不同的实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作品面向的读者群不一样,实现的功能价值也不一样,网络文学更偏向娱乐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当下中国网络文学存在种种不足和问题,四川作协主席阿来在接受记者参访时说,网络文学不应一味追求产量和点击量,而需回溯艺术创作的本源,深入人民群众、贴近社会变迁,网络文学创作存在“星多月不明”、导向良莠不齐的情况;在阿来看来,无论书写媒介如何变迁,作家关注的问题、追求的价值取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把新技术的“新”,当成文艺本身的“新”,不免本末倒置。

这个判断大体上是不错的,但如果仅仅如此看待当下的网络文学,则是远远不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经历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的过程,网络文学也经历了由自由生长到开始出现精品力作的过程。网络文学追求产量和点击量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但也应看到,在政府、作协等文学主管部门的倡导及文学网站的推动下,在读者阅读要求不断提高的历史形势下,近年来网络文学创作正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现实主义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在国家新闻广电总局的原创网络文学作品推优活动中,极力倡导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在中国作协的网络小说排行榜、重点作品扶持及各种网络文学评奖中,出现了齐橙的《大国重工》《材料帝国》,舞清影521的《你好消防员》,打眼的《宝鉴》,多一半的《第五名发家》等现实题材力作。从网络小说的历史来看,现实主义题材在网络文学中并非缺位,《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蜗居》《裸婚》《失恋三十三天》等作品都是紧贴时代生活现实的颇有影响的作品。

需要讨论的问题是,网络文学如何书写现实?网络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足的符合读者接受心理的故事模式和叙述模式,网络文学被称为“爽文”,故事中要让读者产生爽点,主角有主角光环,有各种奇遇,不断地成功晋级,让读者沉浸在人物故事之中,获得阅读的快感。网络小说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就是在虚幻的世界中,让人面向内心的真实,调动自我的潜能,无畏地去面对世界,树立的是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的价值理念。这种努力自强总有成功机会的价值导向给读者制造梦想,舒缓压力,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代的格调是合拍的,不无现实意义。

以这种网络小说的叙述方式来写现实题材,奇遇、好运太多,是与现实人生的事实逻辑相悖的。但并不是说网络小说不能表现社会现实。文学作品是语言的世界,是第二现实,文学作品所构筑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是有区别的,表现方式也并非定于一尊。批判现实主义注重社会生活细节和社会生活环境的描写,现代主义通过夸张变形的方式揭示本质的人生状态,在传统文学中也不乏巧合、悬念的手法运用,网络小说中“奇遇”式的故事叙述中依然可以表现生活现实,关键是看作品能否在细节、内容上贴近现实真实和人性真实,能否以圆融的逻辑展开故事,能否有效融进现实关怀。

优秀的网络小说往往是那些既有效运用网络小说叙述模式,又超越叙述模式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对生活的丰富性揭示上并不比纯文学弱,如历史、官场、商场、黑幕、青春、都市、校园等题材的作品对不同生活领域的描写,帮助读者去了解生活,认识人情事理,带动读者以积极的情绪去面对生活。齐橙的《大国重工》是一部中国当代工业发展史,作者掌握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以“爽文”的故事叙述串起了这些历史事件,是近年来写现实主义题材的网络文学精品力作。疯丢子的《百年家书》以穿越小说的形式书写抗战的历史,作者对这段历史做过大量的调查考证,小说干货十足,富有历史和现实情怀,表现出作家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学面向的是大众读者,是当代的通俗大众文学,从对现实的深度表现上来说,网络文学多数无法与传统文学比肩,但从对社会生活的广度,对各类知识的融合,对人情事理的表现,对读者影响的积极意义,网络文学的现实社会效应多超过了纯文学。

网络文学“星多月不明”的判断,与中国当代文艺“有高原无高峰”的总体情况类似。中国网络文学只有短短的二十年历史,却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初步形成小说、影视、动漫、游戏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被称为是与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并列的四大世界大众文化奇观。“月明”是需要努力的方向,但症结不是“星多”,“星多”是“月明”的基础和前提。

网络小说不乏跟风模仿之作,但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常常令人“脑洞大开”,在故事的构思、题材的开掘、故事的讲述、文学元素的综合运用等方面不乏创意。一些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从思想到表达与纯文学作品相比并不差,就女性作家的现实题材小说来说,一批优质的作品正不断涌现,缪娟的《最后的王公》,尼卡的《云胡不喜》,疯丢子的《百年家书》,舞清影521的《我是你的眼》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之作。在玄幻、穿越、升级等基本的类型故事模式中,优秀的作者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实现借鉴与融合上的创新。

从我国网络作家的成长历程来看,有十年以上创作经历的作家越来越多,他们的创作正日渐成熟,一些优秀网络作家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他们正不断调整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网络作家管平潮曾用“降速、减量、提质”来概括网络文学的出路。网络文学创新的趋势和动力从来都是存在的,只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总结和发现,面对每天上传1.5亿字,每年10万部的长篇小说数量,网络文学评论需要整体的推进和加强。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