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创作经验交流

作者:齐橙    更新时间:2019-01-15 13:55:56

1983年7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国发[1983]110号文件),决定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同时,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作设计、合作制造若干套重点技术装备,力争在前十年把这些最核心的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后十年的经济振兴打下牢固基础。

110号文件所提出的重大技术装备,包括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火电站成套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大型化肥成套设备等等,共计14项。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为国务院重大办。在重大办的协调下,各项重大装备研制工作先后完成。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发电量高居世界首位,钢铁产量达到世界一半,所有这些成就的实现,都得益于重大装备的国产化。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值得用文学作品予以展现。网络小说《大国重工》就是以上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中国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历史作为背景而创作的,旨在展现国家意志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巨大作用,塑造为国家工业化付出汗水的各级工业人的群像。

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过程涉及到数十家部委,数以千计的企业、科研院所、最终用户,数十万工人、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主管部门领导,历时几十年。这样庞大的画卷,只有通过网络小说这样一种创作形式,才能够予以表现。网络小说因其通过互联网创作及发布的特点,字数不受限制,容量比传统文学作品更大,更适合于进行宏大叙事。

2016年,中国经济学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产业政策得失的大讨论,核心在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得益于产业政策,还是得益于市场机制。就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的历史而言,产业政策毫无疑问是装备研发的最大推动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技术薄弱的国家来说,依靠各企业单打独斗来与国外装备巨头进行竞争,是毫无胜算的。中国正是依靠举国体制,集中全国科研机构与制造企业的力量,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最终形成了独立自主的装备制造能力。

1985年,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拟引进美国德莱赛公司的107台154吨电动轮自卸车,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国产108吨电动轮自卸车的研制,但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务院重大办抓住这次引进设备的机会,明确提出市场换技术的要求。德莱赛公司为了获得这笔堪称国际上最大的购车合同,不得不接受中方条件,向中国湘潭电机厂转让了包括车辆总装、车厢、举升、悬挂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湘电在消化吸收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先后开发出220吨、300吨等车型,并行销海外,成为全球知名的自卸车制造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意志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否认的。如果没有重大办的协调,安太堡露天矿不可能将引进自卸车的合同与向湘电转让技术的要求捆绑起来,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技术转让,仅凭自我摸索,湘电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多的核心技术,进而也无从谈起参与国际竞争。

《大国重工》动笔之前,恰逢这场产业政策得失大讨论之际,《大国重工》的创作希望能够对这场大讨论给出一个产业领域的实证,通过对真实历史的艺术回顾,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制度自信。

《大国重工》以一名穿越者冯啸辰为线索,将上世纪80年代初至新世纪近40年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历史串连起来。冯啸辰的前身为国家重大装备办公室的官员,穿越后因为机缘巧合而进入了80年代初的重装办,负责协调全国范围内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

小说根据真实的历史顺序,把情节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以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同时伴随着新旧发展观念的冲突;90年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开始进入进口替代阶段,在管理体制上则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进入新世纪,中国装备工业逐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赢得了胜利。

在各个阶段,设计了与历史相匹配的背景和冲突,其中相当一部分故事取材于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故事的设计始终紧扣主题,即反映国家意志在装备研发中的作用。主角在故事中充当了国家意志的执行者,虽然出于小说可读性的考虑,在各种冲突中强化了主角的机智与坚韧,但读者不难看出,主角所以能够顺利地解决冲突,是因为有国家作为倚靠,许多手段的使用都体现出国家的力量。在真实的历史中,或许没有这样曲折的过程,但故事发展的逻辑与小说中所表现的并无二致。

人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也是小说创作的最主要元素。要体现一段历史,必须提供出符合历史真实的人物。要创作一部足以感动读者的作品,离不开栩栩如生的角色。

在《大国重工》中,有一定分量的人物角色达到百人以上,覆盖了中央领导、主管部门官员、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工程师、工人以及国外企业的雇员等等。为了全景式地反映这段历史,在人物设计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区分,力争使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代表不同的形象。

罗翔飞,重装办副主任,中国的第一代工业行业管理干部,作为主角冯啸辰的伯乐,悉心培养这位年轻干部,为其遮风挡雨,表现出老一代的高风亮节。

阮福根,农民企业家,为了实现一个“当工人”的梦想而付出艰辛的努力,忍受着种种屈辱,让自己的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直至能够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先进企业一争高低。

韩江月,工人出身,在原来工作过的企业濒临破产倒闭之届,毅然放弃在港资企业中的高管职位,毛遂自荐承包国营老厂,带领干部职工重塑辉煌。

杜晓迪,青年焊工,热爱自己的职业,自强不息,最终考上研究生,成为焊接专业的国际知名权威。

如此种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在故事中的定位,而所有人的组合,就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的源动力。在刻画这些人物时,小说尽可能避免脸谱化的表现方式,通过各种冲突展现人物多方面的性格,使人物更加丰满可信。

技术细节的描写,是《大国重工》的一大特色。要说明一项技术的研制有什么难度,其突破又具有何种意义,仅凭堆砌各种形容词是无济于事的,需要用大多数读者能够基本理解的方式,介绍技术的背景、细节,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在作品中涉及到专业知识,并非工业小说独有的特征。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小说,如政法小说、财经小说、军事小说等,都要在作品涉及到本领域的专业概念、术语、规则等。这些专业内容的介绍,不仅不会使小说变得晦涩难懂,反而能够使读者产生更多的代入感,能够与小说中勾勒的情境相融合,从而使小说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工业知识相比政法知识、财经知识、军事知识等更为复杂,一些机械的原理、工艺、材料特性等,都需要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背景才能理解。但对于普遍接受了十二年初等教育的广大青少年读者来说,理解这些知识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对于大学理工科专业毕业的读者来说,理解这些知识就更是毫无障碍。

《大国重工》的定位是一部正能量的工业小说,以讴歌改革开放的历史以及讴歌英雄人物为主题。关于正能量作品是否会脱离读者的问题,事实上是不用担忧的。实践表明,脱离读者的是英雄人物报道中的宣传腔,而不是报道的主题。一部正能量作品只要遵循艺术原则,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必然能够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

新一代的年轻读者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绪,对于表现爱国情怀的作品有着天然的好感。《大国重工》紧扣工业报国的主旋律,体现国家体制的优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刻画活生生的人物,故事情节紧张曲折同时又不失逻辑性,在网络连载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