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些年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自己的书。从2018年开始陆续参加一些作协系统组织的活动,发现一些专家学者虽然对网络文学取得的成就持肯定态度,但更多的则是批评。归纳了一下,主要是网络文学低俗媚俗、篇幅太长无限灌水、同质化和抄袭等几点。
作为一个网络作者,我想针对这几点发表一点浅见。
一,关于低俗媚俗,我认为要对所谓的“低俗媚俗”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就是到底什么是“低俗媚俗”。有一些对网络文学不了解的专家说传统作家想出版一本书,要经过三审三校,审核非常之严格,所以质量很高,不存在低俗媚俗等问题。
但事实上网络文学的审核比传统出版更严,由于在网络上发表作品门槛低,所以在网上发表的作品数量非常多。各中文网站为贯穿落实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都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机制,比如有一个庞大的“关键词”、“**词”库,系统对作者上传的作品进行扫描,一旦发现有涉黄、涉黑、涉毒、涉政、涉警、涉军等内容,会对刚上传的章节乃至整部作品进行屏蔽乃至下架处理,换言之,只要涉及到上述问题的作品在各大中文网站是不存在的。
可能有专家认为低俗媚俗不只是指涉黄、涉黑这些,而应该看整部作品的内容,一味迎合读者就是低俗媚俗!
对于迎合我觉得应该从多个方面去考量,首先不能用精英文学的标准去要求通俗文学,网络文学是娱乐的、日常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娱乐大众的功能应该放在首位,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反思、拷问乃至批判,否则从通俗小说到动漫游戏再到影视这个巨大的市场又会充斥好莱坞和日韩的作品。
不夸张地说,过去几年,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抵御住了欧美和日韩的文化入侵,而且正在走向海外,正在向海外传播!
二,关于篇幅太长、无限灌水,网络文学确实存在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文学是市场化、商业化的,如果不够长网站和作者都没有收益,可以说是利益驱动。
但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传统作家要么是作协系统的专业作家,要么在体制内有一份工作。刊登和出版传统作家作品的报纸、期刊和出版社大多有政府扶持,从作者到编辑,乃至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创作更多的是兴趣爱好。
俗话说先生存才能求发展,大多网络作家靠写作维生,甚至靠写网络小说养家糊口。文学网站也是市场化的文化企业,必须盈利,如果不盈利就会倒闭,网站编辑就会失业,更不用说为国家创造利税了。这是一条产业链,是一个商业生态,是一个现实没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网络作者。
再就是篇幅长有长的优势,大到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小的一个人物,用三百万字描写出来的效果是用三万描述出来的效果远远无法比拟的。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传记电影,九十分钟,能给观众呈现出来的人物,绝对没有一部二十集传记电视剧中的人物丰满、鲜活,所表达的故事也远没有二十集传记电视剧感人。
再说一句不夸张的话,一个作者如果写一本小说写到五百万字依然有几万乃至几十、几百万读者追看,其创作水平难道写不好一个短篇?
总而言之,迎合读者并没有什么不对。
换句话,迎合读者就是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相比之下,传统文学显然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被社会越抛越远,已经成了熟悉的编辑与熟悉的作者“互嗨”,其作品当代都不受读者喜爱,都没有人看,何谈传世?还有那些期刊,能有5000邮局订阅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没有政府扶持,可能绝大多期刊杂志会在市场中死掉。
三,关于同质化。
在上面我已提过网络文学既是一个行业也是一个产业,并且已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个商业生态,那么就单从文学的角度去评判。
网络文学不仅实现了全民阅读,同样实现的全民写作。而从事网络文学写作,已经成为全民创业的一部分。
这些年,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网络文学的存在,给文学爱好者尤其年轻人提供了实现梦想获得成功的一种可能性。
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作者,正是因为网络文学不能坚持文学梦还能通过创作过上不错的生活,许多作者朋友甚至成为各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乃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还有很多作者成为各省市新的阶层人士,这不只是文学梦,而且是中国梦!
马云只有一个,马化腾也只有一个,但靠网络文学获得成功的作者有多少,而且在不断涌现!
由此可见,网络文学是一个只要有才华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圆梦的行业,也正因为如此,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不断涌入,他们既是在创作也是在创业,而创业之路并非一条坦途,有一个从入门到渐渐精通的过程,比如会模仿成功者,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同质化。
我们不妨反过来想,要是他们从事其它行业,在其它领域进行创业,是不是也同样会模仿成功者。比如看人家开奶茶店赚了钱,于是也开一个。开别人开小吃店能赚钱,于是也开一个,那这算不算同质化?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这种现象要全面客观地去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给寻梦的年轻人一点宽容,给他们一个成长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关于抄袭。
首先每个行业都有投机者甚至害群之马,网络文学确实存在极少数作者抄袭的现象,但其它行业一样存在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可以说这既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所以我也想进行一个归纳,归纳网络文学积极的一面。
一,繁荣文化市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二,一定程度上抵御住文化入侵,并且对海外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
三,响应全民创业的号召,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并确实解决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就业,甚至带动消费,给国家创造利税。
四,在弘扬正能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的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断涌现,玄幻、仙侠、科幻、奇幻、历史、军事等分类的作品越来越具有现实元素就可圈可点。尤其现实主义题材,从事创作的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其对各自行业的了解不是传统作家所能比拟的,正因为如此,他们能写出更接地气,更受读者喜欢,同时又能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
卓牧闲访谈内容记录
你现在是全职写作吗?
卓牧闲:是的我现在是全职写作。
你一天有多少时间是用来写作的呢?
卓牧闲:一般从上午起来就会写三到四个小时,中午休息过后从两点开始又会继续写作,每天总共六到七小时左右吧。
六到七个小时的写作时间里,你能写出多少字呢?
卓牧闲:一般在六到七千左右,状态好的话可以一万多,平均下来每天能有八千字左右。
你擅长什么类型的作品呢?
卓牧闲:我比较擅长历史、军事和都市类的作品。
那你的读者群大概在什么年龄层次呢?
卓牧闲:我的读者还是以20-30岁左右的“老白”读者,有一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会比较多一些。
最初写文的时候就在起点吗?
卓牧闲:嗯,一开始的时候选择了起点,直到后来创世开站才来了创世。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卓牧闲:2004年的时候就开始写作了。当时我的书店生意不太好,才想到写书赚点钱。
你是从13年开始到创世的?
卓牧闲:是的,因为还是比较相信老大们的决策,从一开始就跟随老大们来到了创世。
那你是什么时候回到起点的?
卓牧闲:平台打通之后,我的作品就在两边都能够看到了。
写了多久的时候签约的?
卓牧闲:当时签约标准还是挺高的,我发书大概一两个月之后才签约的。
写书多久之后决定全职的?
卓牧闲:大约一年后吧。大概是05年的时候。
当时每个月能赚多少钱?
卓牧闲:那个时候大概每月能赚一万吧,比起还在亏本的书店,这个收入已经很好了。
13.13年主要是什么原因让你转到创世来的?
卓牧闲:主要是因为信任老大们的决策,他们决定开创世的时候,我就跟来了。
为什么新书选择发到起点?
卓牧闲:现在我们签书不是都签给阅文集团吗?我们集团是行业第一,当然选择阅文集团。
你觉得和其他的平台相比,起点的优势在哪儿?
卓牧闲:这个我不太清楚,因为我也没有加入过其他的集团。
你写作的时候,编辑们有对你进行写作指导吗?
卓牧闲:有,每一个开头编辑们都认真的对我进行指导,我们都是随时准备着接受培训的。
你觉得起点的读者有什么特点?
卓牧闲:起点的读者群几部包含了全部的读者类型。每一个平台都有合适的读者群。
阅文有没有帮助你销售版权?
卓牧闲:有。我的版权都通过阅文销售。
阅文集团你有没有对你的新作品进行推广呢?
卓牧闲:有,在各种官方平台都进行了推广,比如兴趣部落和作者官方QQ群等等。
你的作家等级大概是什么?是白金大神?
卓牧闲:哈哈哈,我最多算是大神。还打不到白金的等级。
你的合约签了多久的有效期?
卓牧闲:应该是五年。
是签了笔名对吗?
卓牧闲:是的,是把笔名签给了公司。
那电子版权是归谁的呢?
卓牧闲:嗯……版权可能是归阅文。但我并没有很在意版权上面的问题,我很信任阅文集团。
电子版权所指的是电子订阅部分的收益,这部分收益你和公司是怎么分成的呢?
卓牧闲:这个是五五分成的。
你的作品有出版过吗?出版版权是卖给了阅文还是在自己这儿?
卓牧闲:版权应该是在阅文这里的,但是我能从中得到分成收益。
你的收益是多少呢?
卓牧闲:出版的收益我能拿到八个点。
那阅文能拿到多少呢?
卓牧闲: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那你有改编电影吗?
卓牧闲:我的作品有一些基本卖出了改编版权,但有没有拍摄成影片我就不知道了。
卖出的改编版权你有得到收益吗?
卓牧闲:有的。也是五五分成。
纸质出版是到少年的版权?
卓牧闲:这个我不是太清楚。
影视改编又是多久呢?
卓牧闲:我也不太清楚。
阅文的打击盗版的工作做得怎么样?
卓牧闲:我知道公司正在努力,对于贴吧和各个浏览器的书架盗版问题一直都在努力。
你今年的总共的写作收益预计能有多少呢?
卓牧闲:大约能有一百万左右吧。
主要收入在哪儿?
卓牧闲:主要还是在订阅收益上。
那今年的出版收益有多少?
卓牧闲:今年的作品面相的读者群是订阅读者,作品并不太合适用来出版。所以在出版上并没有收益。
那你今年的打赏有多少呢?
卓牧闲:大约几万吧,差不多五万左右。打赏分成和月票奖励差不多都是两万五左右。
订阅收益有多少来自主站,有多少来自QQ阅读?
卓牧闲:主要还是QQ阅读。能占90%左右。
一百万中有九十万都来自订阅,那有多少来自QQ阅读。
卓牧闲:差不多90%吧,移动端不多,差不多五万左右。
移动平台从中收取多少收益?
卓牧闲:大概20%左右。
QQ阅读又收取多少?
卓牧闲:QQ阅读是五五分成,手Q的话就要扣除20%的渠道费用,剩下的80%我和公司五五分成。
那你14年的收益大概能有多少?
卓牧闲:大概80万左右吧。
今年的收益怎么比去年要少?
卓牧闲:因为QQ阅读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