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书 > 作家文集 > 文集 > 我和飞燕有个约

我和飞燕有个约

作者:侯宝良 类别:文集 网友评分:
专家评分:
我和飞燕有个约
  • 内容简介
  • 作品信息

《新民晚报》被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春燕广受钟爱,我早年傍晚常常看到等候买《晚报》的长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开始订阅了这份报纸,偶尔也试试投稿,都因石沉大海而失去了信心。

直至新世纪后我受企业《电站报》鼓励,逐渐尝试“豆腐干”,才有勇气向其他媒体拓展,适逢时风清明,迎来国家奥运、国庆六十周年、上海世博等重大的活动,我参与征文获奖频频,随之报载文章的增多,被人问起是否与《晚报》合作?这恰触我软肋,我何尝不想与她亲近?曾经三年里每年都有攻克堡垒似的想占领一席之地,全是徒劳的。我苦闷、彷徨之下写信给夜光杯编辑,总算有位编辑给我来电,我惊喜交加洗耳恭听那边的声音:“侯先生你的来信收到,我劝你不要写了,《晚报》勿缺稿子,没有新、奇内容的稿件不要投了,去投投区报或者单位的黑板报。”他还好心说:“写稿辛苦,没用就是浪费时间”。我冷静听之不气馁,将此言当作逆流而上的激励:看我再来吧!如今我有了成就,还真感激他呢。

我受上海书展里方言文章的启示,试写篇沪语小文《浦东闲话》投给《闵行报》,编辑认为内容不错,只忧方言面窄,让我改为普通话。但文章改了会少乡音的韵味便束之高阁。2011年我发现《晚报》有《上海闲话》专版,才翻出《浦东闲话》去投石问路,五天后也接到了编辑电话,我又喜又忧,担心又被数落。还好这位女编辑叫吕争,客气地告诉我这篇稿子很有生活气息,就是太长嘱我修改。我担心改短了影响文章结构就直言:“请你改或者就算了”。吕老师劝我别急,容她三思。结果文章以题为《搿拉浦东人》刊出,浦东乡音更浓,字数不减还配上插图。2012年“上海闲话”版出了专辑在上海书展十周年举办首发式,我写的六篇文章全被收入书中,还与吕老师见上面,她非常肯定这篇《搿拉浦东人》文章,勉励我为传承方言再做贡献。此刻,我真正感觉成功离不了“天时、地理、人和”。“上海闲话”是开启我进入《新民晚报》的大门,逐渐与“百姓沙龙、好吃周刊、房产在线、民间收藏”等版面开展合作。

都说文章登上“夜光杯”才算出彩,早在2009年我参加静安区文明委组织“白领迎世博”的全市征文,言明优胜文章将刊上《新民晚报》“十日谈”。年底我的获奖文章欣然首次出现在此栏目,深受鼓舞的我却不被妻子认可,说是乘“大篷车”赶上的,有能耐投稿刊出才刮目相看。于是锲而不舍给《新民晚报》夜光杯投稿成了我的攻坚克难的新目标。我参与多次“十日谈”征稿,难得几次刊用,真的不易啊。好在编辑尊重我的稿件,多篇文章在“十日谈”后继续留用在“夜光杯”,给我继续投稿的勇气。

2016年我有幸参加了“纪念夜光杯七十周年”活动,会上写过专栏的作家赵丽宏、艺术家王汝刚等纷纷发言,都谈起出过《晚报》专辑,由此也激励我奋头赶上,那时我刊报不到五十篇,心中暗暗许下诺言:等我刊满百篇也出本汇集。可一个无名之辈一年能刊登几篇?尚余五十多篇何时能如愿哪?但我深信勤能补拙。

路是人走出来的,劲可鼓,不可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后我坚持不懈撰稿、投稿,2018年算是我的丰收年,全年刊出22篇,令人惊叹!总数到了83篇,我信心更足了。2019年正是庆祝《新民晚报》90周年,也是我涉足《晚报》笔耕的十年。如今这本集子终于出版了,书名就起《我和飞燕有个约》,可谓“十年磨一剑”啊!

2019年5月


最后更新日期:2019-09-02

查看所有章节>> 最新章节
编后感(更新于: 2019-09-02 12:15:50)
  十年磨一剑春节过后,我在《新民晚报》上的刊稿数大概在九十多篇时,就着手编排《我和飞燕有个约》这本书稿。出版社计划在七、八月间要截稿,也就半年的时间必须实现此“百篇”的愿望。究竟能否遂愿?我唯一的主动权就是不停地写、不停地投稿。广种薄收就是我这些年争取在《新民晚报》刊稿的唯一成功办法。用“磨”是最好的诠释。功夫不负有心人确是真理,到今年六月底百篇的夙愿终于实现啦!我趁还没到出版截止日期,就继续多收进几篇,所以本书就收编了103篇了。我在反复的整理和校对中感慨颇深,过目每篇文章都会给我留下当时写稿的背景、初衷和刊稿时的激动心情以及朋友、读者给予的鼓励和评价等情形历历在目。也“缅怀”为此许多前赴后继......
  • 最新评论
  • 专家评论
我要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