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回忆和照片

作者:穆紫荆    更新时间:2018-12-19 11:22:07

回忆和照片

和达尼尔的认识以及跟着他走入二战年代,使王芍琴在阅读和了解德国纳粹军和苏联红军以及盟军之间的胜负过程之余,很自然地忘记了犹太人,然而,达尼尔却告诉并提醒她说:“不要忘记,犹太人才是二战中真正受害最严重的一个部分。”

这个念头每当达尼尔回家之后,剩下王芍琴和阿菲或在炉火旁,或在星星下默默相对时,便如很多细小的水泡从空气里忽地冒上来般,在这些小水泡中,她看到大伟和他的两个大妈和小妈,以及他们所托付给她的事情。

这个托付有形无形地装在王芍琴的肚子里。当她忘记它的时候,它一声不吭。当她突然想起它的时候,它鞭挞着她的心。

然而,王芍琴在德国并不认识任何犹太人,大伟的故事就如同月亮那样,始终挂在遥远的天际。

1942年的秋天,当Benjamin Wallenstein 和表弟阿隆在香港登上了一艘前往美国的邮船后,他们在船上呆了近一个月,才抵达了美国的西海岸旧金山。

由于带足了钱,因此很快被移民官接纳为难民。开始落地生根的谋划。

回头而想,他们没有取道欧洲或者前往英国,是聪明之举。根据史料的记载:1939年,从德国汉堡开出的一艘圣路易斯号客轮,承载了937名乘客,其中,除了四名西班牙人和两名古巴人之外,931名全部都是犹太人。在这些犹太人中,大部分是德国籍的犹太人,少部分来自东欧。他们渴望逃出希特勒纳粹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而希望在进入古巴之后,前往美国。

不曾想船在经过了两个礼拜的航行,到达古巴哈瓦那港口时,被古巴拒绝入境,随之美国和加拿大也拒绝了这条船靠岸。只允许少数人上岸(比如不是犹太人的公民)。

他们在迈阿密的海岸线上漂泊等待。之后无奈,船长只能将该船往德国汉堡方向返回。此时不乏有绝望而自杀者。甚至有人策划要让船触礁以便可以得到救援而上岸。不过战后被当时的西德授予“联邦十字勋章”和被以色列于1993年追认为“国际义人”的当时的船长古斯达夫· 斯瑞德(Gustav Schröde)沿途不断地请求靠岸和放人,终于在英国的南开普敦港口得以上岸288人,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得以619人上岸, 其中224人进入法国,214人进入比利时,181人进入荷兰,当船回到德国汉堡时,船上已空无一人。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当德国纳粹占领了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后,那里的犹太人也被送往了集中营,但是他们中间分别有180人在法国、152人在比利时、60人在荷兰经过了犹太人大屠杀之后幸存了下来。最终这931名犹太难民中死亡227人,幸存者709人。其他人员或自杀或下落不明。这个故事在1976年时被美国拍成电影《苦海余生》而广为流传。

所以,本瓦伦和表弟取道香港,很走运地得以在美国旧金山上岸。之后,就双双联手投奔于生存。

他们在当地犹太人的帮助下,开始做房地产生意。从买下一小块地皮开始,等待合适的时机转手卖出,再买进一个小仓库,再等待合适的时机转手卖出,再买进一块地皮,再等待合适的时机转手卖出......这样买进卖出,买进卖出,在不知不觉的时间里,一晃几年过去。本瓦伦和阿隆的地产生意虽然不算很大,但是有生有色。这时候,他们自然想到要回中国去看看了。二战已经结束,本瓦伦惦记着在中国的两个铺子和两个女人。

然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紧接着中美就断交了。写到中国去的信不是被退回就是无音讯。这两个铺子和两个中国女人便像断了线的风筝般,从本瓦伦的手里飘走了。

后来,随着阿隆的结婚,本瓦伦也有了新的生活伴侣——一个美丽而又聪明的犹太姑娘。大妈和小妈的面容与身影,才在他的脑海里,随着时间的流逝,由泛黄和变得呆板。

但是,每当他和人说起中国时,他都很伤心地摇头。他对大妈和小妈——当然,在他的脑海,她们的称呼是金宝丽,他叫她Pauline和丁婉香,他叫她Wenny。这两个女人他都是有感情的。

毕竟是和自己一起生活过。那种来自肌肤的接触和香气,留给感官的记忆是不会令人忘记的。如果不是二战,他会在上海和天津两地生活得很好、很自由也很舒心。

两地的女人,Pauline和Wenny,每次见了他都小别胜新婚似地百般温柔和喜悦。对他来说,日子就好像在天堂里一样甜蜜。虽然犹太人的规矩,她们两个都不太懂,但是她们两个却又都懂得尊男人为大。这样就够了。

本瓦伦说什么,她们就做什么,并且,做得比他所期待的还更好。比如,本瓦伦习惯穿皮鞋,连拖鞋也是要皮的。她们便会不约而同地去给他买来一冬一夏两种不同的皮拖鞋。

夏天的皮软而薄,冬天的皮软而厚,还衬了兔毛或狐狸毛。回到家中,不用说,只要坐下,她们便会替他脱去皮鞋放好,拿了拖鞋来套在脚上。

完了Pauline还会情不自禁地伸出一只手来在他的身上寻找自己的宝贝,找到了便会像按住一只小老鼠似地罩住它,然后看着他娇媚地说:“想死你了。”那只小老鼠瞬间便会变得膨大起来。

而Wenny呢,总是在给他换完拖鞋后,直接就将自己的脸埋在了他的身上,一双嘴唇像只啄木鸟般,找到她自己要吃的虫子后,一口叼入嘴里。

唉,这两个女人,在他离开之后,不知道会怎样过呢?也许很快便又都找了另一个男人,或者嫁人了吧?

他常常一想起这些来便心痛,心一痛,便责备自己无法兑现当年所说的,要将她们接到美国来的话,虽然,他也知道,即便是真的接到美国,也不能同时都接,只能一个接了再设法接另一个。

而事实上,他其实是一直都在暗想着有朝一日还回去的。他想着她们正继续替他好好地看着铺子,一方面靠铺子里的收益过活。一方面继续等着他。如果没有战争,他当然还是不想放弃自己的那两家铺子的。

中国在亚洲是一个重要的生意之地。上海和天津又是人人都方便发财的口岸。自30年代起,英国和俄国的很多犹太人都在那里发家致富了。他本瓦伦的铺子在当时也已经小有起色,以后要做个大富翁当然也不是不可能。他甚至幻想着自己会在中国的中原或南岭再开一家店,再找两个女人。

这样四家商店和四个女人,东南西北,他一年四季,每三个月换一个地方,就犹如一条项链上的包金或者镶银的珍珠,璀璨了他在东方的生意。

这将是多么迷人的前景和规划啊。他的眼睛常常在这种时候会眯成一条缝。然而,事实并不是如他所想象的那样,所有在中国的犹太人,包括显赫的哈同家族,都在49年以后选择放弃和撤出上海。那么他当年的选择也只能说是对的了。

“我的Pauline和Wenny啊,愿你们平安!”每当他因为滞留在远东的人和事而难以入睡时,他便这样默祷。他不知道自己竟然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而且儿子正在一天天长大。他和在美国认识的犹太姑娘,后来也是因为对方怀孕了而结婚的,生下的是个可爱的女儿。

上帝在遥远的东方竟然给他准备了一个儿子,他是万万也想不到的。甚至想不到这个男孩,在两个曾经是他的女人的共同呵护下,每天小分头梳得油光光地,脚蹬皮鞋,身穿呢子衣服地在一天比一天地像他。

那么他为什么不一到美国后,就写信给她们呢?其实二战结束,德国和日本相继投降后,他就动过写信回去的念头。只是那时候,他自己的根基还未站牢,怕她们有了他的地址后,某一天冷不丁地便按照寄信上的地址坐了邮轮找过来了。那他该如何面对?不如再等几年,等方方面面都准备好了,自己再亲自回去。想归这样想,事实上,有几个逃到美国的犹太人,是有胆子再回去的呢?

而王芍琴却在Ovilia二层走到底的拐角上的家庭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和很多德国家庭一样,只要房间充裕,书房是一定有的。他们将这种四面墙壁全都是书的房间用德语称做为Bibliothek (图书室)。

在Ovilia二层走到底的拐角上,就有一间图书室。里面四壁都是书。从齐胸高的护墙板开始。一直堆到天花板下。

房间里有一架可移动的梯子。用来爬上去够到最上面的书。那些书从下面是已经无法读清楚标题的。有的书还都是老字体,她根本无法读懂。那天,她走进这间房间,是因为阿菲早晨在离家前,给了她一个任务。他说下个礼拜19号在去给公公Siegfried庆祝生日时,他要给父亲一个惊喜。即将他存放在图书室里的那些老照片找出来,带过去给在老年公寓里的他看。

老年公寓在柏林的东北角上,去一次来回得耗费一大半天,但是如果和全家去柏林购物的活动结合起来,也就是个顺路的事。所以基本上,只要阿菲不出差,只要他周末在家,要么周六,要么周日,他总是会带全家去柏林的。在逛了动物园或逛街之后,便是去看望爷爷。给他带去一块蛋糕或者和他一起出去找个地方喝杯咖啡,甚至吃饭是常有的事。

如果王芍琴提出说,这个周末想独自一人留在家里,让阿菲带了孩子去看爷爷,他也会很乐意地接受。不过这样的时候很少,一般都是王芍琴月经来了,懒洋洋的时候。她就不想在外面走一天而是宁可呆在家里看看书,弹弹琴,烤烤蛋糕,或者画画水彩了。

阿菲在出门上班前交代王芍琴去图书室找他父亲的相册。并告诉了她大致的寻找方位。

于是她便去了。Ovilia庄园的楼梯,都是木头的。踩在上面,有点像踩在以前上海的犹太公寓里。那里的楼梯也都是厚厚的木头做成的。公寓里面的地板更是宽宽的木条。一根一根很结实,也很光滑。每三个季度由国家房管局来打一次蜡。

其实房子即便是国家不给维修,也结实得不会破损到哪里去。顶多就是楼道里的灯泡,因为是大家分摊电费的,而总是有人为了要省钱而偷掉或者被拿掉。使上下楼的人晚上一直走在黑暗里。

Ovilia的灯是随开随关的。打开之后,过一会不用你关它自己就会灭掉。到后来阿菲又将它们都换成了影动式开关。只要人走过去,灯上的影动感应器捕捉到了就会自动打开。等人过去之后,又再自动关闭。

所以,王芍琴上到二楼,经过长长的走廊,去到那尽头的拐角处时,灯沿途这个灭了,那个亮,为她一路照射着。虽然是在白天,由于走廊的两边都是关着门的卧室,或浴室,走廊里面还是暗的。王芍琴一路来到图书室门前。轻轻地拧开门把手。

这间房间她来得很少。初到Olivia的时候,阿菲带她一间一间地看过。她除了对里面那个硕大的、落地的木制地球仪感到惊讶和喜欢外,就没有什么更多的兴趣了。

她的德语,那时候还不到可以整本看书的地步。尤其是那些硬壳的,有着古老字体的书。倒反而是当她在湖底失去了意识之后,不必再通过读字来了解书的内容时,她才常常会去那里盘桓。

她对它们的书名记不清楚,但是她却给他们每本书都根据外观和封面起了自己的绰号。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那天,当王芍琴走进这个房间时,只觉得有股阴森之气扑面而来。房间里面只有一扇窗子,虽然可以打开,却很少会有人进去开过。

光线透过白色的纱窗,照射到墙上,在各种各样的书脊上,变成一愣一愣的花影。王芍琴走到阿菲所说的方位前,开始先从在自己身高范围内的书架上寻找。

相册,一般是很好找的。它们有着和书不一样的宽度和硬度。很快,她便找到两本。一本是Siegfred 和自己的家人的。里面的人物有老有少。另一本是他和同学们的。里面都是和他一般大的孩子们的各种合影。每张照片下都用白色的笔写有名字和日期的提示。

王芍琴由不得自己先翻看个遍。当然,她感兴趣的实际上是阿菲小时候的照片。

她先在那本家庭照相本里翻看。凡是看到阿菲小时候的样子,就忍不住笑。那神情和他们的儿子太像了。尤其是他们的儿子曾经伸出一根食指,点着照相机的镜头方向,阿菲竟然也有同样动作的这样一张。不同的只是儿子是在王芍琴的怀里,而阿菲是在其母亲的怀里。

她决定要将这张照片拿去翻拍后放大,和他们儿子的照片放在一起。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王芍琴又联想到了在大伟的房间里,也有一张大妈和小妈和他的合影。

当时没有特别地去注意,现在回想起来,是大伟的头在小妈的怀里,一双腿却是在大妈的怀里,她们就是这样分享着男人本瓦伦所留给她们的种。

如果本瓦伦还在,大妈和小妈想必是会不停地互相打架和赌气吃醋的吧。尤其是,如果小妈有了孩子,大妈还没有,那还了得?

以后男人究竟是在小妈那里住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呢,还是不可以?想必一个男人,要在两个女人之间端平一碗水是何等地不容易。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这就如同一个精子在钻入了一个卵泡之后,怎么又可能再脱身出来去钻入另一个卵泡呢?卵子是立刻就会将它给包围并封闭了的。

可是,带着同样基因的精子们却是以成千上万的的攻势向一个卵子奔去的。如果有两个卵子,它们会同时钻入两个,如果有三个卵子,它们会钻入三个。道理上基本是有多少霸占多少的。就像男人一看见合适自己的女人就会想追,从他们的本性来说,他们是不管自己是否已经有了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女人。所以女人和女人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个男人而彼此排斥并互相争夺。

而当男人死了或者消失了,不存在了之后,失去了可争夺的目标和理由,两个女人倒反而会为了曾经的相同爱好和共有的目标而彼此相怜了。

大妈原本在最初得知本瓦伦在上海还有一个女人的时候,是气得浑身颤抖和发软的。只是本瓦伦已经失踪,生气和发作便没有了具体的对象,而小妈却反而变成了最能够理解她和与她有着同样命运的伙伴了。

小妈呢,在面对私生子的耻辱面前,有个像大妈那样保护、安慰、理解并最清楚本瓦伦的人,无形中便也安心很多。所以两个女人,竟然好得如同亲姐妹般。她们一边盼望着本瓦伦有朝一日会回来,一边又虚无了他回来之后,到底应该先和谁睡的这种问题。有一次大妈一边逗着大伟,一边开玩笑似地对小妈说到此事:

“妹子啊,你说如果这老家伙要是回来了,咱们这头一夜可咋整啊?”

小妈不假思索地回答到:“那当然是我们四个人一起睡喽。”

“那敢情。我们两一人一边,那咱的宝贝大伟呢?”大妈又问。

小妈又说:“睡老家伙身上。让他整夜都抱着。”说完忍不住自己先嘻嘻嘻地笑起来。大妈也跟着眉开眼笑。只有几个月大的大伟,看着这两个女人,也跟着傻笑。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啊?如果本瓦伦回来。这一家就是四口了呢。小妈又说:

“到时候,姐姐也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大伟就有伴了。”

大妈听了红脸,心下却很高兴。自从没有了本瓦伦,每个月一到排卵期前后,她浑身上下都痒痒着难受。她知道小妈肯定也是如此。所以就说:

“到时候妹妹也一起生哦,我们一个接一个地生很多个小本瓦伦。”

是啊,这个话,本瓦伦当年可是真说过的。小妈对大妈作证。大妈也笑着点头。她们两个都心知肚明,本瓦伦这个老家伙是个色鬼,一天没女人伺候着睡觉都不行。即便是干不动了,也要用一只手摸着女人的屁股或奶睡。所以,一个接一个地生,那是肯定的。大妈只叹自己的命不好。这本瓦伦,每个月有一半时间在自己身边,自己却总是碰不上怀孕的好事。

王芍琴从大伟房间里的那张照片上回过神来,捧着这两本相册下楼。

她将这两本相册和相册里面的那张和儿子动作一摸一样的照片用电话讲给阿菲听。阿菲也笑出了声。他说:“谢谢宝贝。等我回去后奖励你。”

“我不要!”王芍琴知道他所说的奖励是什么,心里偷偷地乐着,嘴上却嗔怪着。令她想不到的是,随之而来的即将是个惊人的发现。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