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顿 悟

作者:侯宝良    更新时间:2018-02-28 14:40:03

“作家,侯宝良”,在闵行区作家协会的吸纳会上,我双手激动地接过了颁给的会员证,此刻成了我一生中难忘的幸福瞬间,刹那间激起了我对不少过往的回忆。

我家祖辈都是文盲所以十分敬重文化人,渴望在后辈中有个文人。从小就听父亲对我勇于成才的承诺:“只要你努力学习,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着你”。

我喜欢舞文弄墨,人生中我一直有过实现文人的梦想,可命运充满无形的羁绊,看似机遇!却常常与我擦肩而过,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却在蹉跎岁月里度过,壮志未酬的中年在无奈中漫过。我痛苦彷徨过,但很快被自强战胜,依然孜孜以求。直到改革开放30周年后,社会是乎给我拓展了无限的空间,有道是: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此话有理,进入晚霞的我纵马驰骋成功在握,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征文比赛颇有收获。过程中仍然遇到窘境和打击,曾有编辑揶揄我的稿件只好投投小报,甚至“好言相劝”我放弃写作。也遇到过征文方来电赞扬要将我稿件当作“优秀稿”采纳见报,可结果连颁奖会我都没资格。在郁闷中我想起星云大师书中所言:“身体其实就是一座炼钢炉,若能下定决心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苦恼正是最好的燃料,它能促进烈火的焚烧,将破铜烂铁的杂质,烧炼成金刚一般的法身。”我及时调整自己心态,不计前嫌,解开心结,把该报编辑的揶揄变成激励我进取的动力,其后成了热心作者而被频频刊稿;只有不断践行摸索,才会进步出彩,心情释然的我把那些落空的征文看作练兵,是成功的基石。至今有些“弃儿”,竟成了“宠儿”。事实让我理解了只有投入才能深入,只有付出才能杰出,有平凡才能不凡,有磨练才能熟练。

虽说我实现了来之不易的“作家梦”,也告慰了先人们的遗愿。但成就的道路无止境,退休后的我仍以笔耕为乐,继续把自己的畅想化作文字源源流淌在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好似铺就我走过的文学弹街路,那一篇篇小文就是镶嵌在路面的小石块,见证了我老有所乐的成果,带来的是思绪绵绵的圈圈涟漪。去年,我先后在华语文学网上发表了三本文集,那本《弹街路》文集还被网站誉为“最有潜力的新书”而深受网友追捧,点击率与日俱增。如今该散文集的纸质书出版了,又成为我新的“难忘的瞬间”。

记得马克思曾经说过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我的经历不就是在做不畏劳苦的攀登者,才实现了心中梦想的光辉顶点么。

这正是:夕阳无限好, 莫愁近黄昏。金色年代写春秋,彩笔绘年轮。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