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实克

作者:陈文芬 马悦然 补白    更新时间:2017-06-16 14:34:13

几年前悦然跟我到台北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所访问,史语所图书馆陈列展示蔡元培所长与高本汉1928年的通信手稿来欢迎高本汉弟子,悦然从老远就望见高老师的手稿,眉开眼笑。

“他写的字大,字跟字之间很宽。”悦然说。

手信确实有一种力量可以使人把无限想像推往宽广的历史之间的皱褶。

1929年是一个很奇妙的年份,蔡元培邀请高本汉担任历史语言所的外国通讯员,由于日后的战争与研究院长途的迁徙,这份通讯员的邀请可以看作是外国著名汉学大师担任外国院士以前的一份约定。史语所邀请的对象还有法国的大师伯希和、德国汉学家F.W.K·穆勒,通过这位二十四岁就成为清朝翰林的名士之手,现代民国望重四方的“天下第一所”史语所与欧洲汉学做了第一次东方遇见西方的手指点接。

1928至1929年,捷克汉学家普实克(1906—1980)负笈瑞典跟高本汉老师学习。那一年高本汉正在歌德堡大学担任校长。普实克在这儿学习《聊斋》,以后他回到布拉格将《聊斋》翻译成捷克语。

普实克1928年只有二十二岁,他曾经到德国学习汉学,在他以前捷克没有大的汉学家。普实克的学习非常专心。高本汉教他唐宋八大家、《史记》《汉书》。1928年到1930年,高本汉的精神体力处于巅峰状态,普实克的努力学习也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汉学家。

普实克1932年至1934年到中国继续学习,他与鲁迅、胡适、沈从文、徐志摩、郑振铎、冰心等中国最好的作家有来往,尤其跟鲁迅的交往很深,彼此有长时间的书信往来。普实克不只研究翻译鲁迅的作品,1949年以后普实克得到一批中国的书籍,大约二万七千册,普实克以“鲁迅图书馆”之名,在布拉格的地标铭记鲁迅的文学贡献。

“普实克是一个君子,他以鲁迅的名义做图书馆,报答鲁迅对他的欣赏。”

普实克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经过悦然的鉴定成为汉学家的座右铭。

普实克说:“你没有翻译过的书,等于没有读过。请不要讨论没有读过的书。”

普实克其人高大硕实,有一种贵族出身的自信与谨慎,他本人的思想却是较接近于安那其的无政府主义,普实克很欣赏解放区的中国“左翼”文学,对于赵树理、孙犁、浩然的文学作品,普实克很早就开始阅读。

悦然指出,汉学的巨塔浩瀚无边,当时很少有汉学家研究现代中国文学,普实克不仅很早阅读1930年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现场跟作家本人交往,也是最早阅读中国解放区文学作品的汉学家。往后普实克的弟子都有关注现代中文文学的倾向。

普实克是一个坦诚而直率的学者,他曾经批评夏志清撰写的《现代中国小说史》中对于鲁迅的评价,是不知鲁迅为何成为鲁迅。

夏志清的西方文学修养非常好,可惜他对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传》这类口传文学的评价极苛刻,夏志清在小说史中描述鲁迅的小说审美,也是普实克不能接受的。普实克与夏志清的论战闹得很厉害,详细的文论刊载在捷克东方学院的年刊。

对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有激烈评论的欧洲汉学家不只普实克一个人,许多研究现代中文文学的专家都有意见,就鲁迅与左翼文学的评价,悦然认为作为最早研究现代中文文学的先辈,普实克说了真话。

写到这儿,我又想起普实克给汉学同行的座右铭:“你没有翻译过的书,等于没有读过。请不要讨论没有读过的书。”仔细琢磨这句话,它的哲理很深。

1975年马悦然获得斯德哥尔摩大学荣誉博士,同时马悦然也推荐普实克获得斯大的荣誉博士。

当时马悦然五十一岁,普实克七十岁。

悦然记得,宁祖在优思宏的大房子宴请普实克,庆祝两人的博士宴席,普实克却挂记着究竟要买什么礼物送给管家与司机。

现代的瑞典是没有家佣的社会,宁祖的三个儿子从住在澳洲开始就有替母亲做家事的习惯,老二佩尔是最尽职的管家,一放学回家就抓起吸尘器,整理完才去做功课。瑞典的家庭宴客时孩子们会穿上白衬衫当服务员端盘上菜。

悦然担任欧洲汉学协会会长期间,住在斯京郊外优思宏高耸山坡上的大房子,经常宴请欧洲来的汉学家,家庭酒会由老二佩尔负责吸尘、拖地,老大安德世安排桌椅座次,布置长桌摆设餐盘,老三贡纳出来跟客人们一一问好。宴会结束,家长给孩子发奖金,奖金都一样。老大问老三,我们做了那么多事,你什么都没做怎么能得一样的奖金?老三说,我给客人带来好印象。

有一次宴请波兰的汉学家斯禄普斯基(Slupski),他也是普实克的弟子,研究《儒林外史》与老舍的作品。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那批年轻的学生、马悦然的学徒们当然也属于优思宏家庭酒会的一份子,悦然的学生罗思(日后成为隆德大学中文系主任,现已退休)酒量并非海量,经历过一场汉学酒会已大约见识欧洲的汉学家,他喝得差不多了,向身旁的波兰汉学家宣布,“关于‘文革’的研究,我比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深厚。”

斯禄普斯基非常感兴趣,“愿闻其详。”

罗思夜里没回家,由马家的儿子们看管留宿。

与北欧汉学家的生活情况做个比较,普实克挂念着给管家买礼物是共产社会才有的甜蜜的负担,老君子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