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德培    更新时间:2017-05-25 15:36:22

我们也许仅因为想像你自己也会有同样的苦难而同情你的麻烦处境;不过在同情和感受之间存在着差别。为了同情你,我们没有必要在心中模仿性再造你的痛苦而感受。同情和感受你的悲痛是不同的。这种差别也许在作家与批评家身上有所应验。批评家可以舍弃感受,作家则不同,感受是其绕不过去的情感方式。

那位曾写下过《天堂》、《爱》与《恩惠》等名著的托妮·莫里森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喜欢写作当中那种如履薄冰的临危感,一时心力交瘁、一时意气风发、一时荒诞不经,最后——在大多数情况下——总算又回到了自我,我需要这种感情上的回响,也需要对这种复杂思想的理智反应。我得兼顾两头:真正的说就是这样。”⑤《群山之巅》是否做到两头兼顾,不好说。但要说“那种如履薄冰的临危感”,那是一定的。

《群山之巅》不乏黑暗中的故事与故事中的黑暗,但更不缺光和热,就如同安平赞叹李素贞的手,“说它们是他暗夜中的蜡烛,是严冬中神仙送来的灶火,是他生命的萤火虫,总之,都与光和热有关”。一句话,做到不仅在黑暗中战栗,而且在黑暗中歌唱。我想,这大概是《群山之巅》最了不起的地方。

① 约翰·伯格著,翁海贞译,《讲故事的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② 此段话并非本雅明的原话,而是理查德·沃林的概述,见[美]理查德·沃林著,吴勇立、张亮译,《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7页。

③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陈永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7页。

④ [美]乔治·斯坦纳著,李小均译,《语言与沉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5页。

⑤ 裴善明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访谈录》,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72页。


(刊于《上海文学》2015年3月号。)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