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必回首的,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默默感知这片神秘山河与精神的契合点,让我对一条河流及两岸大地有了不同于往日的认知。我不想否认,在置身于注目中,我获得了一次珍贵的精神洗沐,我的所得是如此丰厚。实际上,在广袤的科尔沁,我仅仅行走了一隅,也就是象征着古老图腾的西拉木伦河流域。我的另一个发现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一天远离红山文化的核心地带。
在通辽奈曼旗境内,那个地方叫八仙筒。
终于抵达了。
那一刻,我站在西辽河的源头久久注视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我没有看见流水,我看见两条宽阔的河道突然在那里重合——我想到诞生,我想到在西北方向的克什克腾旗白槽沟,当我面对潢源时闪过脑际的大河的幻象。追寻至此,我仿佛完成了一个庄严的礼仪;那一刻,我嗅到了甜美的水草之息,居然那么真切!
那一刻,在炎热的八月的阳光下,我站在那里,想了很多很多。
是的,在科尔沁腹地,在两条著名的高原河流兄弟般紧紧拥抱的地方,我想到奔驰在塞外高原的马匹与翱翔蓝天的鹰翅上写着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契丹文化,而这两条河流,无疑是滋育了上述辉煌文化的圣洁的血脉!
那一刻,我想到在吉林省西部的东、西辽河汇流区,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交界处,松辽平原与科尔沁草原的接壤带,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的地方,就是双辽——那里,是科尔沁东部草原逶迤的边缘。从那里开始,辽河形成了。不错,此次,我们行程的终点在通辽境内,我给自己留下一个憧憬,也是心灵承诺——总有一天,我会去东、西辽河汇流处,然后转去辽河盘山入海口,我笃信,在这两个地方,我都会嗅到西拉木伦河源头的气息!唯一的原因是,河源存在着,她没有干涸。
那一刻,面对两河飘自纵深的河道,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遥远的情感,我感觉再次回到了牧童时代并重获牧途。我站在那里,我面对西北方向,在我记忆的天幕上,依次呈现潢源、西拉木伦河大峡谷、上京祖州、巴林桥、乌丹的夜空;我真的还是那个迷恋天堂梦境般家园的牧童,我所遥望的地方,是科尔沁西北,我与生俱来的生命的故地与仁慈的庇佑!
那一刻,我的耳边萦绕蒙古歌手斯日其玛的《心之寻》,那悠远通透的高原的颂歌,也是我的心语,是贴近河源的古老常新的祈愿,是将无限感激的泪水滴入河水,是从此获得神性的拥抱——就如我那一时刻的遥望,是将最真的怀念给了天使,她则给了我温暖的微笑与目光的会意。
那一刻,我的故乡在八月的午后,在两条黄色的河流之间,科尔沁大地铺展在阳光下,她保持高贵的静默,在我火一样燃烧的心声中,她对我提示刚刚过去的雨季——雨后的蒙古高原,雨后的克什克腾,雨后的西拉木伦河源头蝶翅闪现,那么美丽。
(刊于《上海文学》2014年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