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作者:尹学芸    更新时间:2017-04-27 16:03:46

“是莫小琴么?猜猜我是谁。”

脑子里飞快地转,谁的声音这么柔和而磁性,一定是熟悉的陌生人;又显得从容做作,该是个傲娇的人。

“我是高众。”电话里清晰地说。

我傻傻地张大了嘴巴,然后结巴了一下:“高,高书记,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

高众说:“想请你喝个茶……”

我身上骤然阴冷了一下,“喝茶”不是好词,我经常上网,知道喝茶代表你有事情了,有关方面要找你约谈。可……我不是党员干部,似乎不应该归纪委管。

人聪明起来就鬼使神差,他大笑了一声,说就喝个茶,我让司机去接你。

我赶忙说,不用不用,你说地址,我自己开车过去。

也好。他说,就去逍遥居吧。

一路走,我在想高众找我干什么。他跟安慧离婚这么多年,从没找过我。有一次去矿山采访,是他的小爱人接待了我,小他八九岁,面容姣好,是个性格活泼的南方人。很显然,她不单知道我,还知道我与安慧的关系。这个世界真小,就像老话说的,两座山碰不到一起,彼此相关的人迟早都能碰到。吃了饭去招待所午休,她执意不回家,而是躺在我对面的单人床上,迫不及待地说:我想问你两个问题,不知道你介不介意。我说,你问吧。她说,我想知道安慧离婚后悔么?安慧现在幸福么?我侧过身来看着她,她眼巴巴的样子显得特别可笑。我努力让语气轻松而柔软,然后斩钉截铁告诉她,安慧做任何事都不后悔,她现在很幸福。我笑眯眯地,一点都不想把话说得让她如愿。不管从哪个角度讲,他们都应该比安慧过得好,可却对安慧念念不忘,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安慧对高众还有影响。那时高众和小妻子的儿子已经一岁半了,高众是农经委的副主任。而现在,高众是这个八十万人口县份的五巨头之一,是春节前走马上任的。

社会上都在流传高众的传奇故事。他就是那种运气好的人,三五年一步台阶,他赶得总是恰如其分。

知道他高升,伊丽莎白鼠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说安老太多亏成了植物人,否则,是会气死的。我问生谁的气。她说还能有谁,安慧呗。

家里有这样一个姑爷,我都能想像安老太趾高气扬的样子。这应该是她许多年前的梦想。

却被安慧一脚踢开了。

我稍微有点紧张。这个叫高众的人,早不是原先那个老大哥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走了油头粉面路线,我能在电视上或者会场上远远地打量他,从没想走到近前跟他说句话。他过去是只猫,现在突然变成了一只虎,我都不知道怎么跟虎打交道。我没和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单独接触过,他的身份还那样特殊。

当然,我还有点心虚。

当年安慧让他难堪了。他去送孩子的抚养费,连续送了两次,安慧都没有让他进门。安慧明确告诉他,不想花他的钱养孩子,因为不知道他的钱是否干净。我亲眼看见高众的一张白脸变得铁青,眼里冒出凶光。他什么也没说就转身走了,大概不想把事情闹大,因为这不单影响声誉,搞不好还要承担责任。我和大象击掌欢庆,一个人是否有风骨,就该在这个时候体现。大象不用不干净的钱养孩子,这种境界谁能有!伊丽莎白鼠却忧心忡忡,她说这样就断了穿山甲与生父的联系,这样真的好么?

大象说:“生父有什么了不起,有和没有还不都一样!”

我顿时一愣,想起了大象的身世。不过,我觉得大象成长得也很好。

翠色的竹子装饰了整个房间,我进去的时候,他一只手摁住西服的下摆,绕过红木桌椅伸出手来握。他的手汗津津的,很湿润。脸上也汪出油来,不知是因为护肤品,还是这些年油吃得太多了。耳闻他很多传说,说他对夫人如何好,夫人对他如何好,简直是佳偶天成。大象说得不错,他天生就是政治家。从一个基层的公务员,摇身变得举足轻重,这里有多长的路要走,不知他都经过了怎样的努力。我使劲往回想,也想不起当年那个削苹果的老大哥什么样,偏着头,就是个模糊的暗影。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时的印象。眼下他十指交握放在桌子上,看了我一眼,又看了我一眼,简单地说:“你变化不大。”

我胡撸了一下头发:“老了。”

他浅浅一笑,大概是认同的。开门见山说:“你跟安慧还有联系吧。”

我说:“不多。我有十几年没见她了。”

他皱着眉头偏了下脑袋,大概以为我在撒谎。

我急着解释:“自从她去H市我就一次也没见过她,有时去市里开会也试图联系她,但总没能如愿。”

他看着我,大眼珠子乌瞪乌瞪的。

我说:“我说的是实话。”

他说:“连电话都不打?”

我低下了头。确实打过电话,就是春节前的那一天,大象发来个暧昧短信,在梦里都险些让我误会。

可这件事我不预备说出来,他一旦问我短信的内容,我有些不好说出口。

服务员探了一下头,大概想进来续水,他不耐烦地摆了下手:“不麻烦你了。”

空气里都是尴尬紧张的元素跟分子,我后背毛茸茸的,都冒汗了。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又怕什么话题惹他不高兴,跟他见面我缺少心里准备。我只得选择沉默。他急促地敲了敲桌子,心底大概也挺烦闷。他想缓解一下局面,骤然停下手问:“她父母怎么样?”

我长出一口气,终于有话可说了。

我的信息都来自安慧的大嫂,第二次去看安老太,她事无巨细地叙说,繁密而周到,让我跟着她一起紧张,一起跌宕起伏。安慧的第二任丈夫叫韩德安,安慧是有些宿命的,觉得“德安”两个字暗含了她的命运走向,所以她听从命运的安排,走得义无反顾。可安老太不喜欢这门亲事,因为韩德安穷。他在一家文化公司做业务,离婚时,房子和孩子都给了前妻。大嫂说,他和安慧是有感情的,过得也算幸福。安慧在一家企业打工,赚得不多,但每次回娘家,都大包小裹地带东西。可安老太就是扭不过这个弯,说安慧卖房买房是招了女婿。每次韩德安回来,安老太都指桑骂槐。安慧结婚十几年,她一次也没去过H市。三年前,她发现自己的帕金森加重了,终于答应去H市检查身体。车子下了高速,安慧就发现母亲头往一边歪,完全是无意识的。她以为母亲困了,睡着了。等红灯时,安慧喊她看左侧的一个大公园,才发现已经喊不醒了。

车子直接开往医院,检查得出的结论是,脑干大面积出血。即便开颅,生还的希望也渺茫。安慧盯问医生,有没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医生为难地说,那倒有。安慧说,那还等什么?马上手术!医生说,你跟家人商量商量,即便手术成功,也非常可能是植物人。安慧说,有没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不是植物人?医生无话可说了。安静和赵玉德夫妇赶到医院,安慧已经在手术方案上签了字。她说所有费用她来拿,不让哥哥姐姐掏一分钱。都以为安慧这些年在H市挣了些钱,事后才知道,她先借高利贷,然后又卖房子。手术和后期护理很快就把房款折腾进去了,安老太却成了这个样子。

我问,老太太有没有留下句话?

大嫂说,只跟她说了句。她赶到医院前,老太太一直闭着眼。她俯下身去叫妈,老太太突然睁开了眼睛,嘴巴一张一合,却没能说出话来。根据唇语猜测,老太太说的是:“不治,回家。”

我点了点头。这像安老太的性格。

大嫂说,安慧在H市没有正经工作,日子过得不轻松。可这个家她仍是顶梁柱。赵玉德身体不好,安静身体也不好,前两年还做了大手术。老太太躺了三年多,连保姆费都是安慧在负担,我们不是不管,是实在没有能力。

大嫂说得很真诚。

我环视了一下这幢大房子,在城市的腹地有这样一幢大房子可价值不菲。大嫂大概想到了我所想,不好意思说,我们不知道安慧卖房子给老妈治病,否则说什么也不会让她这么做。老妈若是知道她租房子住,死都合不上眼。

我悄悄抹去了眼角的一滴泪水。当年还说让安慧开着宝马去接我,原来她的日子过得这样艰窘。

安慧除了仗义,还有愧疚。我猜,她觉得母亲的健康出问题根子在自己。

只是这些我不会对高众说。我只告诉他,安老太得了一场大病,一动不动躺在床上,已经三年半了。

说这些时我一直没有看他。我看眼前的茶杯。龙井的芽片在沸水中站立着,然后又倒下身去。像一排排士兵一样。

我想,如果可能,他可以去看看安老太——也许,他也是这样想的,安老太当年对他就像对儿子一样,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否则,他为什么找我?

他用毛巾擦了擦手,随手往桌上一扔——“你该谈穿山甲了。”

我骂自己笨。他除了关心穿山甲,哪会关心别人。

“穿山甲已经结婚了,嫁给了初中同学。如今在家里自己带孩子,是个女孩,大概一岁多了。”我介绍得简明扼要。事实是,我就知道这么多。

“穿山甲没有参加工作?”他拧着眉头问。

我想说,就业大军浩浩荡荡,穿山甲学的电子商务,也不好找合适的工作。

“安慧就是太任性!”他突然变得怒气冲冲,“她怎么可以让孩子与社会脱节、与时代脱节,年纪轻轻就待在家里!她没有能力帮孩子,就该让孩子来找我!”

“也许我的消息不准确。”我小心地喝了口水。

他说:“她们都是有病的人!”

我继续喝水。却在想有病的都是谁。

“包括你!”

吓了我一跳。我吃惊地看着他。怎么觉得他的口风开始不对了。

“当年要不是因为你们,安慧可能不会离婚。就是你们这些死党每天在她耳边叽叽咕咕,让安慧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整天拿个破笔写呀画呀,她画出名堂了么?就把自己搞得高不成低不就,像个贵族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以为自己是太阳能充电的!”

他说话频率很快,有点语无伦次。

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想,我凭什么在这儿听他训斥?

“你给我约安慧,我要找她谈谈!”

我从包里拿纸,刷刷写了串电话号码,推给他:“你自己约。”

说完,我站起了身,要走。

他呼哧呼哧地喘粗气,蛮横地说:“你坐下!”

我想我为什么坐下,你没有权力命令我。可我还是情不自禁坐下了,虽然心里懊恼得不行。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说:“你知道我们当初为什么离婚么?”

我冷冷地说:“我挑唆的。”

他噗嗤笑了,直视着我,郑重说:“我是过继给高家的,我跟高家没血缘。”

我回了下神,吃惊地说:“你想说什么?”

“怎么,你不知道?”他偏着身子跷二郎腿,面露嘲讽,“你跟安慧这么好,她没有对你说起我们为什么离婚?”

遥远的往事扑面而来,我当然记得安慧说的话。高众说谎,明明在家偏说在外喝酒。高众有不干净的钱,而且是天文数字。安慧当时问我,这样的人你能容忍么?

不能!我果断回答。

许多年后,我经常想起这两个字,自己都觉得震耳膜。是因为这两样都成了家常便饭。说谎,或者拿不干净的钱,甚至成了一种风气、时尚或荣光。

“安慧到底有没有对你说起过?她是怎么说的?”高众盯问。

我想,他是被这个疑团憋坏了,一直都想知道答案。难道他还在乎安慧?我摇了摇头,怎么可能。他只不过是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到现在也没放下。我不知该怎样回答他。显而易见地,我不能把安慧的话告诉他,我不能找不自在。我紧张的样子他大概都不忍看,摆了摆手说:“算了,我们不谈那些了。”

看我还在那里发愣,他诡秘地笑了下,说:“你们别以为安慧是我亲妹妹!”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