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岁月篇四

作者:侯宝良    更新时间:2015-06-09 10:25:39

老街的茶馆

看过众多的茶吧和矫揉造作的茶艺以及泛泛而谈的茶道,依然挥之不去停格在我记忆中的茶馆。早年除了雅致的茶室和喧闹的茶楼,最贴近草民是那些老街、巷道里的茶馆。

好多年前,我曾到过现已湮灭在高楼林立、黄浦江畔的闵行老街茶馆。那天清晨,我应约踏着月光的余辉来到小茶馆。

茶馆居老街中央,和老虎灶合伴经营,晨雾里已是人头攒动,店堂是热气升腾气雾弥漫。只见有手提铜茶壶的茶客、有肩担的小贩和菜农不时鱼贯而入。他们大多是老熟人,在习惯的位子上就坐,互相随意地打招呼:“阿昌早啊。”“早、早!哎根生,你家主婆最近身体好哇?”根生满怀感激地回阿昌讲:“真要谢谢你提供的土方,老太婆吃了几贴药后,面色泛红、气也不喘了。”“谢啥啦,我也是前不久听来此地吃茶的郎中先生讲的。”不一会我的朋友来了,刚在我身旁坐定,背后就有人拍他肩胛:“阿三头,长远不来啦,旁边是朋友啊,介绍、介绍。”于是我被他像背广告词般地推荐给几位相识的茶客。我私下问:“这里都像自家人。”“来久了,不是自家人也像自家人一样。”阿三随口讲。

这里又像一个小社会,大家围着八仙桌,天南地北、家长里短地抒发各自内心的情感,这里是男人的世界,毫无性别顾忌地调侃,人气旺如锅里的蒸汽——热气腾腾。喝着香茶好不自在,如有烦心事,大伙还帮着出主意安慰一番。怪不得刚才那个叫根生的要谢谢阿昌啊。阿三头诙谐的说:“这里民风纯,热心人多,要是你没结婚,兴许还能帮你找姑娘昵。”阿三头边讲边给我倒茶,顺手把茶盖置于壶旁,继续和我聊:“你喜欢写作,这里是最好的体验生活。”说话间店主提着大水壶给我们添茶水,我纳闷,这么多人,我们没招呼过,他怎么知道来加水了?”阿三看出了我的疑虑:“奇怪了吧,这茶馆里有好多行为语言,慢慢地学着。还没吃早点吧?走,去买点油饼、糖糕。”只见阿三将茶盖半搁在壶口上,拉着我往外走。我半推半辞地说:“你去吧,我得看位子啊。”阿三说:“茶壶帮我们看着呢。指着斜搁的茶盖,这就叫人暂离,店主不收壶、茶客不占位。”

吃罢早点,回到茶馆的老位置。这时赶早的茶客已走去不少,有的临走还捎上一壶茶水,不紧不慢和各位告辞。店主又好客地迎来一拨年老的、歇脚的。阿三说茶馆的客流,一天有几个时段,清早是赶集和会熟人的老地方;上、下午是听书和休闲的;夏夜里还有洗澡的。期间无论相识或陌生的,大家都会畅心闲聊、互相交流,也算是个信息集散地。正说着,茶馆深处传来琵琶、三弦校调的清脆响声,只见长衫人一番自圆其说的开场白后,和着阴阳顿挫的琴声,一段动听的弹词开篇正勾魂似地吸引了台下人。店主则穿梭在喜、怒变化的面容里,不间断地依照默契的行为语言为茶客倒水、收壶,还收取茶客自觉放在桌上的听书钱。阿三跟我说,店主兼任多重角色,茶馆业主、堂倌,又是艺人的合伙人。说书的收入,按脚本、票房钱的行规各自分成。茶馆听书在艺术生活不甚丰富的郊区,实乃乡民的一大享受,难怪有些老听众久病初愈后,还特地来此精神慰籍有益康复呢。

近晌午了,阿三拉着我准备离开茶馆,起身就把壶盖朝天压在壶口上。对我说:“就这表示人走了可收壶。”我惊愕道:“没想到老街的茶馆文化竟如此耐人寻味。”自然老舍先生的《茶馆》那更不用说是文学经典喽。

我 家 的 老 竹 椅

四季轮回、万物更迭、弃旧图新、司空见惯。但对承载历史,有着不同凡响的事物,却让人难以割舍依依相惜。

母亲家的一把老竹椅算不得文物,高高的靠背、四方略带弧形的凳面,模样并不奇异,但七十多年来它默默地、宽厚地接待了我们家六代亲人,蕴涵着不少温馨和难忘的故事。见了它,时常会勾起我们无数的回忆。

早年太祖母年龄大,行动不便,我外婆就买了这把竹椅给老人家享用,因原先老家住在老城厢沿街朝北的屋子,冬天是晒不到太阳的,外婆经常在有阳光的日子里搀扶着太祖母,拿着竹椅和坐垫到对面,让她去孵太阳,夏天的夜晚,太祖母坐着它,悠闲地乘凉,竹椅一直陪伴她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我们出世后,时常让外婆抱在怀里坐着它听老人讲故事,呀呀学语。以后的夏夜里我们又拿着小板凳,常坐在它旁边听大人们讲在遥远的将来发生的奇迹,让你充满着美好的遐想。有时自己也依偎在竹椅上,歪着小脑袋呆呆地望着月朗星空,满脑的幻想,连口水滴答还浑然不知,真是一副傻样。有时兄弟间为了抢占它,是你拉我扯的几乎要把它散了架,最后在大人的劝阻下和平共处各坐一半。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批斗会、宣讲会,非要触及人的灵魂不可。外公的单位近咫尺,会场的条件极差。外公腰椎不好,也为了照顾路远的同事,开会时外公就自带这把竹椅。不知哪一次,触了造反派神经,对我外公说:“靠着竹椅开批判会,是资产阶级享受思想的残余,和严肃的会议气氛格格不入,以后不允许。”外公只好委屈地告别了竹椅,改带小板凳了。 

我参加工作后,想让外公、外婆坐的更舒服些,给家里添置了两把藤椅。可两位老人还是钟情于这把老竹椅,经常把它楷得油光发亮。椅子老了,通体已泛出暗红色,很滑爽,它依然不失态地相拌着外公、外婆走完人生的旅程。外公最后一次坐在它上面,让表姨给他洗了脚,他笑了笑说:“老了,不行了。”“没事,以后走得动,就坐到外面去靠靠。舅舅,你看孙辈们都工作了,你该高兴啊。”表姨说完回头就抹泪。外公睡下后再也没能坐上它了。

还是这把老竹椅,接受过准姐夫的见面礼,搁置过姐姐的嫁妆;还见证了,我和妻子的亲亲我我与令人陶醉的时刻;外甥和女儿在它身旁,两小无猜地做着游戏,度过不少假期生活……。老家门前要拓宽马路,我们要动迁了。按时尚的话说,该丢的就丢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对老竹椅,我们却情有独钟,它有老一辈的遗迹,睹物思人它让我们抚今追昔、思绪放飞,谁也舍不得丢弃它,带着它一起来到了七宝的新居。

竹椅是老了,前脚的横档早已磨穿了,有不少节骨眼也松动了,坐上去吱吱嘎嘎得作响,像多话的老人絮叨着太多的往事。它为我们作了不少的贡献,它有资格发表自己无限的感慨。我父母也老了,父亲临终前,是它依托着他瘦弱的病躯给我们最后的嘱咐:“我走后,丧事从简,不要惊动亲友,照顾好你们的母亲;大家不必多虑,尽快调整情绪,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父亲是个极普通的老工人,如此豁达、善解人意的胸怀,始终给晚辈以宽慰。

光阴荏苒,如今两鬓斑白、频添额皱的我,也当上了舅公。那年春节,姐姐抱着孙子放到坐在老竹椅上母亲的怀里,“去和太外婆亲亲,”小家伙桂圆似地的双眼滴溜地转,一会儿看看奶奶,一会儿瞧瞧太外婆,老竹椅的吱嘎声使他好奇,循声凝视,不明白这声音的特殊。我母亲乐了,她舒心地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好几年又将过去,现今的小家伙也会撒野,放在老竹椅上,要爬上、蹲下很不安份,非得看着他不可。只有他奶奶给他念儿歌时,才能安逸地依偎在老竹椅靠背上,似懂非懂地听得出神,有时连尿尿也忘了。

新居宽敞、亮堂,又添置了新座椅,也不再那么频繁去搬动老竹椅,但我们并不冷落它,还是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老竹椅依然像和蔼的长者不自傲、不张扬,尽心尽责地善待我们,诠释历史的琐事,继续编织着令后人心仪的故事。

煤油炉的故事

“舅舅什么年代了,看着两只煤油炉发呆啊?”外甥看我对眼前两只古董似地煤油炉望得出神便疑惑不解地问。我告诉他煤油炉里有讲不完的故事,它是我们过去生活的见证,也是如今美好生活的回忆对比呵。

一只是我自制的煤油炉,已浑身锈迹斑斑。储油箱是用铁皮饼干盒替代,发火圈是旧罐头底部打个直径12毫米的洞,罐身用铁钉扎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工夫可深呢。炉芯管是截下废弃伞把的铁管,一段一段固定在一块底版上穿进棉纱的炉芯安在储油箱内。最麻烦的是提升炉芯调节火焰的齿轮,得找两块3毫米厚、2厘米见方的铁片,划上圆,在外周等分地打上小孔,截下后再使劲挫成锯齿。“这么麻烦!还不如买个现成的?”外甥嫌我讲得噜苏,显得不耐烦了。“就是没处买呀,哪有现在电热锅什么的,多方便哪。”我继续说:“要命的是打孔还用手摇钻,忙地我是晕头转向,记得那天星期一下午,我正好上中班,就是忙这几个活儿,误了回闵行的厂车,害得我自己赶车去上班,不但赔了车费还迟到了,挨了工段长一顿批评,想想真懊丧。不过后来看看自己的佳作,蛮有成就感的。因我胃不太好,放在寝室里烧点小点心、热热半夜饭挺方便的。

好景不常,在经历斗私批修的活动中,有同事检举有人利用公物干私货损公肥私。结果车间革委会把所有自制的生活用品都搜了去,还准备办个“斗私批修的展览会”。我那历经千辛万苦的煤油炉居然也未幸免,我可不想让它蒙受不白之怨,找到工段长说明情况,他还记得有过批评我的事,陪我一起找到车间头头当面检验,从好多零部件是生活废弃物的代用品,加工也是粗糙的手工活,证明它没假公济私,予以平反提前释放。哎呀,我的老朋友终于完璧归赵。为防节外生枝再遭涂炭,我只好将它放回家中好生伺候。

另外一只是搪瓷外壳的煤油炉,是你外婆单位里发票子买的。外甥迷糊了:“什么,煤油炉也要凭票?现在商品搞促销、打折都来不及,还有返现金送积分。”“我说:”那是票证年代,除了走路外都要凭票证。”这时我母亲在一旁插上话了:“这张煤油炉票还是我评上年度先进生产者优先给的,体现组织上对我的关心,那时国家困难啊,比起解放前,我们穷人算是翻身啦。我小的时侯还不知啥叫煤油炉呢!只是帮佣时在东家看到有个东洋货的油炉子,真好奇。那东家还不让我碰,说是弄坏了你赔不起。”妈说着不免勾起了辛酸往事。所以我讲:“煤油炉原来是泊来货,我们习惯叫它‘洋风炉’说明我国解放前工业落后。”而面前这只煤油炉是国产的,还是我去了两次才买到的,十二根炉芯,一次可罐一斤多煤油,点火后蓝色火焰兹兹直窜。到底是正规的产品和自制品无可同言而语。家人念我单身在外又爱不释手,就照顾给了我。我用它也放心、避嫌啊,有了它我不仅方便自己,也用它助人为乐。那一年有位同事工伤在宿舍疗养,有它陪伴还正解决不少困难,我为此还受了表扬呢。

外甥津津有味地听着我们的故事,目不转睛地注视两只煤油炉,我知道他被深深吸引了,就说:“煤油炉的故事多吧?而现在不起眼了,要图方便家里有电热锅、电蒸锅、电磁灶、微波炉,干净、便捷,还不污染空气。那像煤油炉,遇上不完全燃烧时就冒黑烟,室内就乌烟瘴气的;加油时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污染了双手也难以洗净,只不过当时给我们生活带来过一时的方便,也一俊遮百丑了。这就是社会在发展,才有我们今天的可喜的变化。”“阿舅,怪不得你对两只煤油炉耿耿于怀啊,说明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巨大,而外婆对生活的感触更深远,是建国60年前后,当家作主的感怀啊。”听了外甥有如此肺腑感言,我和母亲感到由衷的欣慰。

复兴东路的今昔

说起上海的复兴东路,“老上海”都不陌生,它是横贯老城厢东西的主干道。东起大东门杨家渡,西至老西门。这条道原是条曹家浜,后填浜为路,取名曹家路,抗战胜利后更名复兴东路。在迎接国庆60周年到来际,我和几个在此动迁的老邻居相约在复兴东路老西门,重温昔日旧情,都被眼前宽阔的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远处林立的高楼和正在建设即将月新月异的景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拂去记忆的尘埃思绪翻滚地进入了难忘的岁月:

正因是填浜为路,所以道路呈蜿蜒伸展,时宽时窄。早先街面房都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底层全是店铺。路面是用不规则的石头铺成,俗称“弹格路”,是老城厢的一大特色。无论骑车还是坐车,一路颠簸摇晃的感觉不亚于风浪中乘船。路旁商铺成行的豆腐作坊、老虎灶、剃头店、煤炭店、酱油店,都是夫妻老婆店。如果说北京老城看前门大街,那么上海老城就看复兴东路是言不为过了。单从这条路上百姓的一天的生活演绎,就足以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上海人的市井趣味。

当夜幕尚未退去,粪车的硬质轮盘和弹格路的亲密接触发出的咕噜、咕噜得响声合着推车人的吆喝声,拉开老城一天的序曲。然后倒掉粪便的马桶沿路分段摆开,主妇们哗哗的洗刷声此起彼伏响起,宛如特殊的交响曲在迎接晨曦。

东方发白路人行色匆匆,多数是拎着篮子去买菜的居民,整个复兴东路有不少马路菜场,大都散落在两旁的小路上。像西面的曹家街、翁家弄,东面的小桃园街、三牌楼的望云路等菜场。那里街面狭窄,其中还夹杂着众多的早点摊和小吃店,大饼、油条、面类和豆浆等。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用时下的眼光看是脏、乱、差的集中地,但当时就这么个状况。现在回顾还是抹不去的童年回忆那!

菜场和点心摊的高潮尚未歇落,沿街的商铺乒乓地纷纷卸下排门板,开始了一天的营业:“张师傅早!”“李先生侬好啊!”邻居们互致早安十分和谐。马路上都是行色匆匆赶路上班的人流,那时除了人力车、自行车和步行的,整个复兴东路上没有公交车,只听老辈人说:“打抗战时说起要通公交车,可一直没实现过。想想即使通了公交车,其它车就难通了。这倒好,除了不时开过货车和小车整条马路上没横道线。只有到河南南路、中华路和中山南路上有红绿灯,其他都是步行街。整个大白天没川流不息的人群只是偶尔遇见寻觅商机的小贩,有修伞、磨剪刀、爆米花和穿牙刷的,有时还会出现外地人来杂耍和唱马路戏的。就像老北京天桥下的路人围圈张望起哄的街景,每每回忆就会勾起童年的遐想。

傍晚时分,路上行人和车辆渐渐多了,左邻右舍都盼望家人的回归:“阿二头,下班啦。”“是啊,张家阿婆侬烧点啥好小菜?”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在邻里间暖融融的。不少居室小的人家夏天干脆在门口摆个小桌,全家合围就餐。一路望去好似眼下流行的大排挡,又是一番市井奇观。

夏夜里人们纷纷搬凳拿椅或摆出折叠床在人行道上一溜铺开,各色夏日休闲装束的街坊四邻都来乘凉,场面十分壮观。此时孩子们嬉笑追逐、大人们则摇着扇子互相招呼着,打牌、下棋、聊天,热闹非凡呐。当月朗星空人们倦意泛起才各自回屋就寝。复兴东路结束了一天的喧嚣,渐渐进入谧静以期待新的一天到来。

七十年代末,隆隆的轰鸣声先是打通了老西门的瓶颈口,建起了几幢令人可望不可及的新公房。八十年代初“弹格路”改铺成平坦的柏油马路,但路旁的老房子依旧,人口的密度和居住的面积极不相称,生在新社会的祖国幼苗,几十年后都要开花结果了,好多人家就因没住房熬成了大龄青年,房屋设施陈旧,每当灾害天气总有复兴东路的新闻,破顶搭楼拆墙圈地生成了大片的违章建筑,邻居争纷同室操戈烽火四起。希望在哪儿呢?人们翘首盼望拆迁走出困境。

机会终于来啦,九十年代中期复兴东路拓宽工程的号角吹响了,成千上万户的居民踏上了动迁的道路,虽然和老屋、老邻居、老路有着无限的眷恋之情,但毕竟向尴尬和窘迫告别,奔向新生活了。现在我们这些老邻居都有宽敞的居室,有的还置换成公寓或别墅了,今昔之比岂不感慨万千啊。“哎,你看!”老张的提醒,我们才知走到河南南路“太阳都市”的住宅小区了。现代化的高楼十分雄伟气派,而原先都是破旧的生活区,是典型的“下只角”。就在这绿化生气盎然处,原来有家糕团店,“我们每年来此排队凭证买年糕,还要写号码”我插着话。“想想当时情景蛮有趣的,现在啥都有了。”大家面面相观欣然地笑了。路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24路公交车早已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行驶在通向美好的大道上。走到光启路口,就看到了著名的复兴东路双层隧道了,你看大车、小车鱼贯而入各驶其道,不一会儿出口就到浦东的世纪大道了。那像当年要走到杨家渡上渡船,起码化上几个小时才能到还是乡村的浦东。

变了,都变了。马路两旁虽还有些老建筑,但几经整治早看不到凌乱的摊点和违章建筑,看不到老城的陋习。映如眼帘是宽阔的街道和时代的新貌。沧桑多变的复兴东路啊!你正在接受改革的洗礼,将编写着崭新的历史。

古  桥  思  忆

霏霏的雨丝伴随我信步在这老街小巷中,晨雾朦胧的不远处隐现一座石桥,形如弓弧横卧在四周谧静的蒲汇塘上,宛如雾纱缥缈下的鹊桥再现。不由我快步挨近桥旁,细细领略古桥神韵,黄浦江一条支流由西向东宛延的小河在古镇桥墩处如故友惜别缓缓流过桥下三孔,古桥又仿佛躬身的仙翁俯瞰人间,倾听终年不息的民间诉说。静谧间我恍惚穿越时空隧道尽力寻觅和古桥的对话,冥冥中古桥化身为慈祥的长者给我讲述着娓娓动听的故事:

古 桥 身 史 融 民 生

“这里是蒲汇塘中段的七宝镇,后汉时已有人在蒲汇塘两岸生活,北宋年间这里商贾日渐增多,距今已逾千年。于当时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可见非同一般。为方便两岸往返,蒲汇塘上有我们三座桥,东边大兄弟叫‘安平桥’、西边小兄弟称‘康乐桥’。居中一桥就是我——“三孔拱桥”,明朝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由镇人徐寿、张勋就筹资建造,给我取名‘蒲汇塘桥’,算是七宝镇标志性的建筑,所以又称我‘七宝塘桥’。从此便捷两岸、商贸繁华,桥上更是摩肩接踵成七宝的集市,每日都有四乡小贩聚集此地售卖手工艺品、本地土产、鲜果和风味小吃。还有各处人士纷纷步行或撑船前来赶集,终日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历经三百多年风雨不衰,直到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我塘桥喜见重修。”

 我见古桥老人如数家珍地叙述往事有点喘吁,劝他歇息再讲,他略有所思继续讲道:“塘桥重修那年来了不少能工巧匠,南街口石器铺有石匠二位兄弟,为人厚道、技艺精湛,他们拾掇的石磨、石臼等石器名扬四乡,所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但见重修石桥,兄弟俩毅然关门歇业来到我身边,双目失明的老母和大儿媳每天乐此不疲为他们送饭到工地,满心欢喜聆听此起彼伏的抬石号子和富有韵律的锤击声。老人家虽然两眼漆黑,但心境清澈透亮,她说筑路修桥历来是行善的,为子孙、修来世。像石匠一家乐做义工的还有好多人家,他们的汗水和心血都渗透进我的肌肤里了,让我又容光焕发迎送着南来北往的四方乡邻。瞧我多结实,就是到七十多年后的1937年上海爆发“八一三事变”时,东洋人(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也未吓倒我啊。”

 古 桥 与 世 共 荣 辱

“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唯我感到屈辱是可憎的日本兵在我背上建起一座圆形的岗堡,日夜有两个凶神恶煞的日本兵轮流站岗,过桥的中国同胞都要向他们鞠躬或脱帽行礼,稍有不顺就要挨打。那天,有个叫李若清的小孩才12岁,他不懂,以为自己还小不知道鞠躬,只顾站在桥上看河里的鱼篓。岂料从岗堡里走出日本赤佬上去照面就给他两记耳光,还骂骂咧咧赶他走‘快滚!”’看看石桥老人越说越心酸,我不免插上话:“这正说明国家落后挨打呀。”老人意犹未尽稍停片刻又说:“全国解放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我被列为上海县的县级文物,为了让久经形成的桥头集市遮阳避雨,当地政府还给我加盖了大顶棚……。” 

说到大顶棚我也记忆起往事,文革初期我在莘庄念初中,闲暇时也来七宝老街玩,街面萧条多了,某一天我和同学一起路过塘桥只见顶棚下有一群人在辩论。我们好奇地爬在顶棚的柱子旁向里张望,突然对面有个红卫兵问我们是哪个学校?什么派的?那个时期社会有些乱,桥栏到处贴了标语,红卫兵中也分好几派,若有观点不同,轻则互相斥责,重则大打出手。我们不敢轻易表态,避开想走,那人说我们像“奸细”来刺探情报的。在无理可讲的年代里,我拉起同学撒腿就往北街跑,好不容易才甩掉了这伙人…….。“噢,我当时正担心又会发生一场无谓的争斗,原来是你啊!”石桥老人无疑见证了历史的朝朝暮暮。老人思忆正浓尚未倦怠:“也就在那个年代我左右两个兄弟桥因破旧而被拆除了,只剩我孤桥伴古镇咯。

 古 桥 展 望 倍 给 力

直到三十年后的2002年拟重新恢复古镇风貌,两座兄弟桥才得以相继重建,与我相辅融贯南北古镇,七宝古韵再次吸引四方宾客,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的繁华街景又重现于蒲汇塘畔啊!”我说:“古镇容颜焕发并非一帆风顺。”“是啊,商品经济大潮一时把古镇的前途推上了十字路口,老闵行、北桥、颛桥、莘庄等老镇先后都旧貌换新颜,七宝古镇是拆建!还是古雅与新潮共存?严肃地考量着七宝人的慧眼。也真是七宝的人杰地灵高瞻远瞩才成就了如今能与南京路比肩的‘十条休闲街之一’,2000年的古镇复建工程正是从我开始的,而后,南北老街分期修旧如旧地恢复昔日的容颜,飞来佛、金鸡、玉斧、玉筷、神树、莲花经、氽来钟等七件宝贝又来到了我身旁,哈哈…….。”石桥老人如数家珍般地说完便在一阵爽朗的笑声中身子如烟升腾,然后躬身在蒲汇塘上,瞬间,一座古朴无华的三孔石桥立现我眼前。

 我慢慢从幻觉中缓过神来,漫步河堤石级而上,石板、石柱古朴典雅,驻足桥顶两岸美景尽收眼底,河畔茶楼饭馆鳞次栉比、桥下碧波荡漾、轻舟翩翩,历经近五百年风风雨雨的古桥呵,作为历史文化、人文传奇,你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作为时代的传承、沟壑的跨越,你肩负起不屈的使命,甚至为七宝向世界的开放,你作为友好交流的使者自豪地闪亮着永久不朽的名片。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