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岁月篇二

作者:侯宝良    更新时间:2015-06-09 10:24:57

粽 香 四 溢

农历五月初五,名曰端午节,又称端阳、端五等。历史上虽有多种出典的由来,但终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的爱国精神感人,五月初五又是屈原投江殉国的忌日,故端午节就成了纪念屈原的日子。时至今日仍是国人十分盛行的节日。

传说,楚国人哀悼屈原,为使屈原的尸体不被鱼食,就每逢此日用竹筒贮米,后改用箬竹叶包米(称粽子)投入江中,还奋力击鼓、划舟去拯救屈原的忠魂。沿袭至今就演化成以吃粽子和赛龙舟为主要标志的端午节。

我记得童年住在老房子时过端午节的情景,那真是热闹。几乎家家都包粽子,外形各异,有四角形、小脚形、枕头形等,馅料也十分丰富,有鲜肉、咸肉、火腿、豆沙、赤豆枣子,还有碱水粽子,正是名目繁多叫你目不暇接。特别是煮粽子时,不断飘逸沁人心脾的粽子馨香,使你格外的心旷神怡。端午节那天,邻居们都十分慷慨,互相赠送粽子,即使你不会包也没关系,到时保你有口福。有时左邻右居聚在一起,喝着酒、品尝着香糯爽口的粽子,小孩们额头上涂着雄黄的“王”字,互相追逐嬉闹,好一派相邻和谐的气氛。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逢端午时,国家还是计划供应每人几斤糯米,物资的匮乏纵然翻不出多少粽子的品种,但那扑鼻的粽叶清香和邻居间的友情依旧,浓厚的端午气氛不减。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好转,吃粽子早已不是端午节的时令食品,而是作为日常食品经常出现在食品店或超市里,品种也推陈出新,有小巧玲珑的迷你粽, 相偶的对粽等等。但人们还是青睐著名的“嘉兴肉粽”和五方斋的“咸蛋黄粽”,毕竟是中华老字号嘛。据说嘉兴肉粽是选上等糯米和特定的猪肉为原料,严格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吃口肥而不腻,使你欲罢不能,难怪途经嘉兴的人都不会徒手而归。

两千多年中国的端午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周边国家,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都有过端午的习俗。去年其中有个国家还把端午文化视为本国的历史文化向联合国申报注册。我国人民岂能熟视无睹呢!从这一事件中反映出重视和挖掘历史文化都十分重要,整理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专利权刻不容缓。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了,汨罗江上赛龙舟的隆隆鼓声,满街的粽香四溢,又勾起了人们对粽子的特有情怀和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真切缅怀, 可谓,人间善、美自古流长,我耳边仿佛又响起《离骚》那绵绵的诗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闲话暑假

骄阳似火的七、八月正是学生享受暑假生活的时候,也是现在家长烦心的辰光,出门总要嘱咐几句:“天热,房间的空调打开,不要去外面乱跑,西瓜、绿豆汤在冰箱里,不要忘记吃;有人敲门千万别开,有事给我打电话……。”千叮万嘱生怕出事。孩子也多半睡眼惺忪,不睡到九、十点钟不起床。难怪啊这般孩子看电视、上网、追星哪个不是夜神仙,玩电子游戏、发短讯,两眼玩得直勾勾的。还说暑假没劲哪!

暑假生活究竟有没有劲?在于虚和实的交流。虽说现代通讯发达,世界丰富多采,但受现代生活方式的羁绊,多半是虚拟和单向的,有兴奋但短暂、有交流却刻板。想想我们当年物资虽贫乏,但暑假生活有滋有味,穿东家、走西家,今日吵、明日好,两小无猜交流融洽着呐。市井生活就是讲究朴实无华。每到暑假我喜欢到邻居双喜家,双喜排行老二,和我同龄,会唱沪剧;哥哥大喜见多识广,说话幽默很有人缘,三弟小喜口齿伶俐快板说唱在行。只是他家贫寒,尽靠母亲接点工厂外扩活度日。穷人孩子早当家,暑假倒是他们帮母亲多劳多得的好机会。正是三兄弟的多才多艺吸引周围的小伙伴上门,日日门庭若市。双喜时而沪剧哼哼;小喜总想偷懒,还歪理十足,大哥冷面滑稽嬉话连篇,侃得他有口难辩。我也时常插上几段天南地北的故事,大家无拘无束的调侃活象现在的“沙龙”。欢声笑语不断,口讲手不闲我们大伙当童工志愿者帮哥仨打下手,给他们提高产量呢。他们每学期的书杂费也就此攒下了,我们从中也懂得生活的不易啊!

其实我们那时的暑期物资生活,远不比现在优裕,天亮睁开眼,排队买小菜,赤膊一双木拖板,吃点榨菜冷泡饭,就是暑假生活一部分,也不觉得艰苦乏味,就图个放假悠闲,学点自己喜欢的知识足矣!没如今繁多的培训班,小伙伴之间互教互学,吹笛子、拉胡琴、学书画、练身体,往往一个暑期过后基本学有所成。就说我家隔壁亭子间的阿林吧,听他叽哩勾哩的练琴声挺刺耳的,居然以后还考进了上海民乐团,经常出国演出还得奖呢,正是草屋里飞出了金凤凰。不说个个出类拔萃么,那暑假倒也是锻炼我们生活自理的好机会。家长上班前只是提个醒,不少孩子还是小当家呢,家务有人做,夜饭会烧好,在今天看来岂是家长们的大喜过望了。

两个月的暑假其实是学生生活的调正,是学习旅途中的驿站。尤其当我看到有些孩子们暑假中无所事事时,自然想起我们当年的暑假轶事,真想给家长们一句忠告:“让孩子们出来多参加社区活动,暑假正是他们课外生活的最好锻炼时光。” 

有惊无险的暑假

暑假里我总看到家长们成群结队护送孩子去参加夏令营或暑期活动,对孩子真是千叮咛万嘱咐,恨不得非亲自陪同去不可。这一刻不禁想起我曾经的一段暑期远行,倒真让家人惊骇不已。

一九六一年,我才十岁,姐姐十二岁,姐弟俩第一次去杭州父亲工作地度暑假。一来减轻外公外婆的压力;二来火车半票优惠;最主要是让我们领略人间天堂的美景。

出发前一天,母亲就给父亲拍了份电报,然后告诉我们明天出火车站不要乱跑,不见爸爸不要走开。“知道啦,”我们兴奋地回答着。

这天,母亲亲自送我们上火车,托付给同在杭州下车的两位陌生阿姨,等到开车,她才和我们告别。

我们坐的是慢车,一路上开开停停,咔嚓、咔嚓有节奏的轮轨撞击声,让我们感到格外的新鲜。周围旅客不是看报就是聊天,记得很清楚,当时有人看报纸告诉京剧大师梅兰芳逝世的消息。窗外,优美的田园景色一晃而过,身旁的两位阿姨十分和蔼可亲,问我们的年龄和上学的情况。夸我们不简单,这么小就单独出远门了。可我一点也不害怕,在家我已自己坐公交车了。何况这次有妈妈送、有爸爸接的嘛。

经过四、五小时的磨蹭,火车终于驶进杭州的城站。姐姐牵着我跟着两位阿姨,随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到车站广场。我俩左顾右盼寻找爸爸,可爸爸一点影子也没有。阿姨安慰我们不要急,别走开,耐心等爸爸,说完就匆匆赶路了。

此时已是午后1时多了,出站的人也稀稀落落了。即使饿了不敢走远,等了好长时间就是不见爸爸的人影。我们想到广场对面排队等候人力三轮车,可队伍排得很长;打听说,爸爸的单位不远,还是坐公交车快些。姐姐说,那我们去找公交车吧,上了车再问。我很听话,不住地点头,要是在家里我根本不听姐姐的。于是我俩背起行囊往前赶路。

上了车我们问售票员叔叔:“庆春门外乘几站?我们到某某厂。”那位叔叔一时还答不上来,就问旁边的乘客,可能是新迁来的工厂,大家是乎有点陌生,正巧有位乘客伯伯是爸爸厂里的同事,问我们从哪里来,我说:“从上海来。”不少乘客都回头用赞许的目光看我们:“上海的小伢儿莫老老好来,”这下倒使我俩有些脸红了。车停下,我们就跟着那伯伯下车来到爸爸的厂里。传达室的伯伯一见我们就嚷开了:“你们两个小家伙,把你爸爸急坏了,他上午就去接你们了,没等着,中午匆匆扒了几口饭又去了。现在你们就在这等他回来吧。”

爸爸两次往返火车站没接到我们,着急的状态是可想而知的,期间他又发了份电报回家。妈妈是上班了,可把在家外公、外婆急得坐立不安啊,虽说我们身上带有爸爸的地址,但我们必经是小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哪!真是看不见、捞不着啊。爸爸正踌躇地回厂来打听,准备向铁路公安局报案。没想到我俩在传达室里远远地叫他呢,他加紧脚步喜出望外地迎了上来:“嗳,两只小鬼头,急煞我了,快再去打电报,上海家里也要急坏了。”后来我们得知外公、外婆急得午饭都没吃,直到下午收到平安电报后才松了口气。

事情过去四十多年了,想想当时有惊无险的暑假,确实让我们锻炼了一次。奇怪的是往后我每间隔一年,两次去杭州度暑假,竟然爸爸一次也没接到我,我都凭记忆找到的。家里人是乎也放心多了,说我是丢不掉的孩子。我想,“老马识途”是放出来的,尽管现今情况有所不同,要是老对孩子放心不下,那千里马怎么来呢?

闲话中秋

“常娥奔月舒广袖,玉兔桂花拌琼楼。宫灯摇曳浮倩影,八月十五迎中秋”。年年此时,满街悬挂的,报上刊登的,电视里插播的,就连家里的信箱都给各种月饼广告塞得口吐舌头。瞧那些千姿百态、包装奇特的月饼,不像给人吃的食品,倒像是当摆设的工艺品。原本是千古流传的民俗文化,现在却成了商家宣传的载体。媒体抨击的“天价月饼、贵族包装至今屡见不鲜;吃的不买,买的不吃”又折射出光怪陆离,人情交易的虚礼心态。此时此景,不免让我怀念早年纯朴的中秋时分。

孩童时,家境一般,偶尔有来访家中的长辈,便会带上几个月饼。我们沾了祖辈的光,才尝到正宗月饼的滋味。更多时候则是外婆自己烙饼,有枣泥、也有豆沙馅的,又甜又香权作月饼。中秋夜,皓月当空,吃着饼和芋艿、毛豆节,听老人们年年重复又百听不厌的神话故事。透着朦胧夜色,默默地注视玉盘似的月亮,遐想着玉宫里的常娥和玉兔的生活,凉风习习伴随着阵阵倦意,准给你带来一夜的好梦。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秋,常娥、玉兔自然随“破四旧”被扫进历史的垃圾箱里,但体现无产阶级感情的工厂自制月饼还是有的。当时我在上海电机厂工作,每年中秋,八只苏式月饼带回家孝敬长辈和自个儿享用也够了。那时讲究忆苦思甜,想想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而我已从吃外婆自烙的榻饼到工厂自制的有模有样的月饼,能不自足吗?

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市场经济空前繁荣,月饼也从继承传统文化到创新开发与世界接轨,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冰淇淋月饼、冰皮月饼,还有洋味十足的巧克力月饼。月饼的包装也从一次性包装到两用性包装,材质由纸皮到金属材料应有尽有。虽说年年提倡包装瘦身,但利润的诱惑实难奏效,今年因原料价的上涨,月饼的价格自然不菲,作为时令食品,我们当然也该逢场作喜吧,而且2008年的8月刚结束的奥运会圆了中国人的百年之梦,今年的中秋的月亮会格外的圆、格外的亮。

民族佳节,最终还是以传情为主。中秋、除夕、元宵不就是图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年逢中秋月色,同事朋友相聚,扶杯叙情讲究快乐。当儿女的,买些实惠的月饼探望父母长辈,说是孝敬老人家,老人还不是乐呵呵地招呼大家享用,所以我提议大家“走环保路线,吃家常月饼”即使馈赠亲友,只要简洁美观的包装就行了,大家感悟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适逢中秋,看多了,想多了,当然也就有闲话“中秋”了。

一生的伴侣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亲爱的听众朋友……。”随着电台播音员的天赖之声,划破长空随即进入千家万户,在你耳旁响起了亲切的乡音、暖心的话语,给你送来关注的新闻、美妙绝伦的戏曲及音乐或是娓娓动听的故事,时时激荡着我们的胸怀。没想到吧,这朝夕相伴的电波和着上海的新生已经整整划过了六十个春秋了。 

 听广播是我的生活嗜好,我是坐在外婆怀里听收音机长大的,外公、外婆是本地人,喜欢听申曲(就是沪剧)可能是习惯成自然吧,即使我再坐不住的时候,只要有人拍拍收音机:“开无线电咯!”我立马会安静下来,好奇的眼光里充满着遐想,这小箱子里怎么有人能说会唱?我眨巴着眼睛挠头摸腮地渐渐长大了,也会站在小凳上学着自己打开收音机,选听喜爱的节目。尤其是暑假里晚饭后,人们洗了澡都坐在屋外乘凉,我情愿闷在屋内听广播,系列广播剧、说说唱唱、还有阿富根的沪语节目都是我选定的频率,娱教于乐的广播给人智慧和生活的勇气,时常让我听得魂不守舍而忘了洗澡。

 我酷爱听收音机甚至有些霸道,当时的收音机是稀罕物,小学毕业,我上初中住校,为了不让家人享用,我常把收音机插头里的电线断开,如此重复的故障,给人疑虑。后来外公知道是我这个捣蛋鬼搞的,就批评我太自私。我想一个星期只有一天收听心仪的节目,万一收音机坏了,岂不懊悔死了。回头想想,家人从不干扰我听喜爱的节目,要是还不许他们平时收听,倒真有些说不过去。

 往后家里又添了晶体管收音机,只要掐准时间随身带着收听更自在。经常使我听得出神入迷,思绪久久地回荡在广袤无垠想象世界里,还闹出不少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笑话。自从女儿长大了后,回家收听节目就轮不着我作主了,小家伙要听“滑稽王小毛、燕子姐姐讲故事、黑猫警长”。不过也好,在幽默诙谐的气氛中几代人共同感捂了生活的启迪;感受人间的冷暖。给教育孩子有了真凭实据:“你不听话,王小毛的故事讲得就是你、燕子姐姐喜欢好孩子”。女儿听后就会乖乖地点头。 

每天准时听着耳熟能详的节目,聆听老朋友似的播音员甜蜜或浑厚的嗓音就像茶客扶杯品茗般的享受。置身其中听着循循善诱的开导,让你茅塞顿开、耳闻指点迷津的分析,仿佛找到画龙点睛的诀窍,那抽丝剥茧的精辟阐述定让你拍案叫绝。我常会情不自禁地融入进去。常想,要是能和这些敬仰的播音员交流那该多好。

机会终于来了,去年电台“金色年代”节目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我立即写了《抚今追昔电脑情愫》讴歌30年的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稿件被征用了,从此有了沟通的契机。年底适逢“金色年代”节目开播一周年,电台又播发我满怀深情写下的稿件《良师益友》,深切表达我对精彩节目的无比情感。平时我把自己作为一名热心的老听众主动关注节目的内容,经常给节目组发邮件积极参与,也得到晓理老师、葛祥老师的悉心指导,由此建立了听众和播音员之间的良好关系。

冬去春来,当得知即将迎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播60周年”,我瞻前思后心潮澎湃,从朦胧孩童到年近花甲的苍桑岁月,不正是广播伴随我一路缓缓走来,给我知识、给我信心,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啊。即便在传媒空前发达的今天,听广播依然是我难以割舍的情怀,所以我写下这篇文章取名就是:“一生的伴侣”。

好几年前,主持人葛祥和文仪老师搭档主持经济栏目时我就是他们的老听众,他们就着百姓邻里的家长理短侃侃而谈,我的思绪早就随着谈话主题引申开了。如今他和晓理老师一起主持《金色年代》节目更有韵味。抑扬顿挫舒张有序的对话,平凡而琐碎的事,经他们组织提炼成了推心置腹的开导,日积月累使我增长不少生活知识,丰富了我和朋友们的谈资。从喜欢听他们的播音到养成了收听生活谈话类的节目。每天就盼望着心仪的节目播出。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怀,凭此就能说他们是我的: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