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可 卿 之 死
话说金陵十二钗之秦可卿,自小父母双亡,少失诂恃,孤苦伶仃,后被家人寄养到远房亲戚家,寄人篱下。待其长大成人,婷婷娉娉二八佳人时,却被狠心的亲戚卖给青楼当艺妓,自此
流落在金陵秦淮河边的乌衣巷里,成为烟花女子。可卿长得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歌舞弹唱样样精通,人又长得风流婀娜,妩媚可人,一时成为秦淮名妓,艳名远扬。
金陵城内名门望族贾家之宁国府少爷贾蓉,生性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经常独自来秦淮河边的烟花巷里沾花惹草、寻欢作乐。他极韵羡秦可卿的艳名,故经常去可卿居住的芳沁楼处猎艳
,两人来往时而眉来眼去,卿卿我我,时长日久,竟日久生情,两情相悦,你情我愿,以致私定终身。那贾蓉回家最终说服老爹贾珍,拿出一千两银子把秦可卿从青楼赎身出来,并立即选择
良辰吉日,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把可卿娶回进于宁国府中。从此秦可卿脱离苦海,正式成为贾家宁国府的正房长孙媳妇——位尊身贵的大少奶奶。
秦可卿自从以赎回之身嫁入了豪门贾府,自是收敛了往昔那风流的本性,一心侍奉公公婆婆,夫妻恩爱举案齐眉,为人处事谨慎细致,低调行事,和府内各处姐妹们自是和睦相处,和谐
融洽。由于性格温和随达,因而赢得贾府上下一片称赞声,尤其是得到了老祖宗贾母的高度赞可,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因他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
意之人。
不过可卿总归是红颜薄命!虽然有幸嫁入了钟鸣鼎食、诗礼籫缨的贾府,但婚后不久丈夫贾蓉却又恢复了浪荡淫逸的本性,整日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又到秦淮河边的烟花巷中鬼混去
了。有时竟乐不思蜀、彻夜不归,好生生地把可卿一人孤零零地扔在那空荡寂静的绣阁闺房里,独自面对红烛绣帐,一夜悱恻无眠到天明。她由此整日愁眉不展,倚栏叹息,白天黑夜,除了
二个丫鬟宝珠与瑞珠陪侍左右,说说闲话解些闷外,寂寞难耐,就只是在天香楼中独自焚香念经祈佛,清净身心消除烦恼而已。
儿媳妇的忧闷心事,被老道的贾珍及时捕捉察觉到了。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那贾珍本也是个生性风流倜傥、放荡不羁之人,虽年近天命,但嗜腥**之心不死。只是平日里在尤氏的
严密监视下,再加上贾府族长的身份,未敢像贾蓉一样轻举妄动,随便到烟花巷的青楼去放浪形骸。但自从见着了秦可卿的花容月貌之后,竟也不能自恃,有点想入非非。如今见到贾蓉时常
不在家,只留媳妇可卿一人独守绣阁闺房,竟一时动了歹念。
一春日午后,云淡风轻,可卿在天香楼焚香念佛完毕,便吩咐两个丫鬟无事可各自玩去,自己无聊困慵,便解衣躺在竹榻床上渐渐睡着了。一觉醒来,迷糊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公公贾珍竟
兀自解衣睡在她旁边,并正用手抚摸着她,顿时惊讶万分,继而羞愧难当,一下推开他的手,想立即坐起来下榻床,却被贾珍有力的用手按住了。浑身不由自主颤抖的她,瞪眼忿怒地质问贾
珍道,为何如此作为,不怕家丑外扬、引火烧身吗!?贾珍闻此叱问,起先温和的脸立即肃板起来,淫笑几声,进而恶声威胁可卿说,事已至此,由不得你了,如果硬是不服从的话,那今后
绝没有好果子吃。甚至扬言到时不惜要把此事泄露出去,使她身败名裂后,再重新回去做艺妓去。可怜的可卿在贾珍的淫威下,只得咽下苦涩的泪水,默默承受了那难以言齿的耻辱的痛苦。
在此后贾珍三番五次的蹂躏之下,可卿逐日渐变得沉闷忧愁,愈加愁眉不展,憔悴不已。
但他们之间的腌瓒之事有一天却被瑞珠意外撞见了。事后瑞珠急忙说与宝珠,两人商量着是否应去说与尤氏听,一时难定。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那尤氏也是仔细之人,似乎也对此
有所察觉,只是一时没有确切的证据,只能充满狐疑。秦可卿知道瑞珠撞见了她与公公**的事,真是羞愧万分,无地自容,臆想如果瑞珠去向尤氏报告的话,那尤氏一定会拿她审问奸情,
那她这个做媳妇的怎么开得了口辩解清楚?脸还往哪儿搁?千思万虑,思来想去,纠结万分,真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唯有一死了之,一了百了才能彻底解脱。于是她用一倃长长的白色绫罗
带挂在横梁上,竟在天香楼内悬梁自尽了。可怜的可卿,从此香消玉殒,芳魂飘逝,只落得个,画梁春尽落风尘!
宁国府为秦可卿举行了隆重的大出殡殓,贾珍也是悲痛欲绝,哭得像泪人似的,逢人便说只是要倾其所有罢了。虽为其所爱之人来安魂,心中实害怕将来秦可卿的怨魂来不断缠绕他。丫
鬟瑞珠当时一听到可卿上吊致死时,害怕事后贾珍责难,竟也撞柱而死。那丫鬟宝珠也害怕事后贾珍追问,便主动请求甘愿到铁槛寺去做尼姑,愿为秦氏义女为她护灵终生。而耐人寻味的是
,那尤氏因对可卿之死满心狐疑,生怕被人背后闲话,故托病不出。那贾蓉虽整日在外厮混,但也闻得一些风声,平时从可卿的脸色里也能察觉到一些端倪,感觉自己早已被戴上了“绿帽子
”,故心里既恨贾珍也恨秦可卿,所以此次对可卿后事,比较消极默应,甚至竟没有在公开场合为自己老婆的不幸离世掉过一点伤心的泪,众目睽睽之下,这不禁引起了府内上下一些众人的
讶异与议论。此按下不表。欲知端详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