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歪打正着

作者:浴火胡杨    更新时间:2015-01-31 15:42:01

                                        519.再说李白


    这一回咱再来说李白。

    眼下,要说清李白如何,还得先从丁三说起。原来,陷在“裕德池”澡堂里的丁三等明白是乍回事后,赶紧收辍一下,硬打起精神直奔不远处的宝昌寺来找李白。刚转过边门,就见丹砂一脚高、一脚低地迎面赶将来。丁三象是捞得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赶紧横身将他堵住。紧接着便是一把狠拽。也不知是哪来的劲,竟将丹砂陀镙似的拨了个一圈。丹砂大怒。扬手就朝丁三打来,却被他扭身躲过。没等丹砂再出手,丁三已嚷出声来,要他带自个儿去见李白。丹砂好恼,回说李白已回了陆府。

    丁三听罢当下脚一软、摊倒在地。丹砂连呼倒霉。他扶起丁三,请一个小沙弥雇来头驴、驮着丁三赶回陆府找李白。

    李白见状大喜。


                                        520.掉头


    李白已经等不及了。

    前两天,他一听说丁三已回到京城,就想找他谈谈刘陵。却不料赶上大雪灾后,万年县衙的人借机到陆府骚扰;王毛仲那一边更是纠集一帮手下冲击“广济堂”。于是李白只得先要紧处理转移陆申的事儿。如此一来,照料印西桥师兄弟俩这边的人手就捉襟见肘、只得先由着俩小鬼头唱一出空城计了。眼下忙完转移陆申的事儿,他正着手重拾印西桥师兄弟俩这头,已广布眼线、尤其是要尽快找到丁三。如今这边正要找着他,他却送上了门来,还不乐坏了。听罢丁三一番诉说,他大感意外。沉吟半晌,他估计眼下刘陵也已知晓秘函丢失的消息,说不定回头就会与陶宝森干上。凭他单枪匹马,肯定要吃大亏。于是就在刘陵踏进“徽州林记”不久,李白打发丁三赶了驴先上路,随后就与丹砂各驾一匹劲马,尾随一路追寻过来。过了南街,这一行人并没瞧见刘陵或姚五的身影。来回又走了一遭,还是没寻觅到俩人的踪迹。好在到得坊道口,一头撞上了回陆府报信的胡一家亲随。这亲随告诉李白,他们已找到刘一环。眼下胡一家等人正赶往城西南的永平坊、帮刘一环解救被绑架的儿子。虽然他一再说那刘姥姥已有好计策,可保此举有七八成把握。

    可李白一听还是急了。他是生怕胡一家等人有失。

    于是他一边让丁三先去南街那家裱画铺子,一边让丹砂备马。

    随后,他率人掉头往城西旋风一般卷过去。


                                        521.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就在李白等人疾疾横过朱雀门大街,准备往南斜插到安业坊道口时,被西来的一辆满载货物的板车拦了下来。

    李白心里发急,赶紧溜下马来。

    不曾想脚还没落地,他的身子就被一双有力的胳膊搂住了。李白大惊,忙一扭身、使出一招“金蝉脱壳”,才挣出那人的怀抱、闪在道旁。那人一怔,随即歪在一旁哈哈大笑。李白抬头瞧过去,才认出此人是他前些日子常去的街口一家书坊的老板牛二。因为志趣相投,倒成了好朋友。这老板正闲得无聊,于是出门溜哒溜哒。没想正好撞见李白,不禁喜出望外,执意要他陪自个儿喝几杯。

    李白踌躇不前。牛二只道他客气,顿时牛脾气勃发。只见他横身抢过李白手里的马缰、一头朝他顶过来。

    李白见状“嗨嗨”笑了。

    倒是紧随李白而来的胡一家亲随,瞧这情形傻了眼。他从马背上支起身子,朝永平坊方向瞧了一眼。其实这也是多此一举。这儿与永平坊直线距离少说也有半里路远,又何况隔了两条巷道,其间高楼林立,哪能瞧得见。不过,他还是“瞧”出了点苗头。他把自个儿的感觉告诉了一旁的丹砂。丹砂表示同感。于是他翻身下马、凑到李白嘀咕了几句。见李白认可,便又重新认镫上马、招呼丹砂一同朝永平坊方向去了。

    李白目送他离去。就在此时,先去了南街裱画铺子的丁三追了过来。本想找他那熟悉的使唤丫头打探刘陵的行踪,却赶巧就在铺子门前,撞见了崇义坊那家小香烛铺子女公子。

    这一来,总算把刘陵的行踪弄了个水落石出。

    李白听罢大喜,随后拍了拍牛二的肩、翻身大踏步朝对面的书坊走去。


                                        522.阻隔


    读到这儿,也行有读者要问,刚才还心急火燎要赶往永平坊的李白,怎地又气定神闲起来、要与朋友喝上酒了?

    原来,他是从高高矗立在街口的书坊,突然想到了不远处的冯处澄老巢。更为凑巧的是,李白去的这家书坊,就在那人家斜对面。书坊三楼的窗口,高出那人家院墙有一大截,怕是可瞧出点啥哩。于是,在老板的陪同下移步上得楼来。

    果然不出所料。

    从这人家的三楼上瞧过去,冯处澄老巢内院上下一览无余。李白暗喜。于是,李白决定就借这家书坊一用。老板听李白说明来意,满口应承下来。闲聊了几句,老板转身下楼置办酒食去了。屋子里一下又静了下来。李白驻足楼头,感慨良多。李白在灞桥小镇与印重结交,是他人生境遇的又一重要环节。印重那不失文人气节的剽悍与粗豪,是他先前没遇见过的,令他非常着迷。一夕倾谈,俩人颇为相得,都有一见恨晚的感觉。若非长安城内有事等着,他会在灞桥多逗留几日。随着时日的推移,这种感觉却越发地厚重,朝他脑门扣上来。如今,这种感觉由印重又移到来未曾谋面的印西桥和刘陵身上。他很想就此下楼、跑到对面去与他俩见面,可理智告诉他不行。这一路吃了这么大的亏,使他俩更为精警。贸然闯进去,难免会产生误会、无补于事。


                                        523.期盼


    此刻楼下倒是愈发热闹。

    这人家楼上的北窗,正对南北交叉的街口。从楼上朝下瞧去,繁华的街市尽收眼底。此刻虽已近收市时分,街上依然是灯火辉煌、人头巛动。这一来,倒更衬托出楼上的静来。这两天,李白闲下来总在翻阅新买来的宋时诗人谢灵运的集子,对这位前辈极为推崇。眼下,面对街头如潮流涌动的人群,不禁联想到眼下对面的印西桥和刘陵等人,又在做些什么。这么一想,他突然想到诗人谢灵运的名作一篇《南楼中望所迟客》。

    这两天,李白闲下来总在翻阅新买来的宋时诗人谢灵运的集子,对这位前辈清新隽永的风格极为推崇。这《南楼中望所迟客》“见似白道”的用典,尤其出挑,把诗中的情境与诗人心绪变迁,刻画得入木三分。李白默念了一遍,又底声吟道: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即事怨睽携,感物方悽戚。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李白期盼的客人,会来么?


                                        524.来的不是客

    此时,有人找上门来。

    李白惊诧不已。他本想把这边营盘安顿好,再找机会去对面探个究竟。这倒好,赶了个先。于是他想也没想,便下楼迎出门去。他右手刚撩起棉门帘,就见不远处一个红黑相间的影儿一动,朝他撞了过来。李白大惊,已跨出去的左脚略退了半步、随即提起膝准备硬扛,一股劲气同时也已提了起来。就在此时,这影儿随后又是诡异地一斜,从他身旁悄然飘进门来。

    他知道,今儿遇上轻功高手了。瞧这模样,不会是好事。于是他一扭身子、把门给堵住了。同时,他暗自给屋子另一头的丁三打了个招呼,来个前后夹击。

    此人对李白等人却一点儿也没在意。只见她顿住脚步、揭开头巾敛衽一拜。这女人功夫了不得,年岁却不大,只十六、七模样;一张脸象个新出笼的白面团,出奇地温润拙朴。这来人自报,是“小红线”林竺的玩伴阿乌。

    李白又是一惊,只管盯着她发愣。

    李白本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性情中人,如今干谒京都,除了出入侯门深宅、周旋于高官贵戚,还不时与各层面的人交往,也少不了与千姿百态的市井女子、青楼艺伎有接触。这一来,对京城一带的江湖也不再陌生。近年来,“小红线”林竺在京城内外,可是大名鼎鼎。可在他眼里,险恶的江湖,本不是以娇柔妩魅应世的女子所涉足的。因而,对行走江湖的女侠,他向来是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从未主动与这类人结交过。他把“小红线”看作是年青版的“兰大骡子”一流人物,或许近于女尼刘一环,有趣却不可爱。眼下素面朝天的大姑娘、阿乌,竟是声震江湖的女魔头的玩伴。可见得那“小红线”也会是一可人儿。

    他想,我错了么?


                                        525.“恩公”


    阿乌好乐。

    李白是太吃惊了,这一愣半天没回过神来。眼见李白犯傻失礼,丹砂赶紧走上前来,代他朝眼前的女子长身回拜。这小妮子一笑,斜过身子、朝门外嘤声道:

    “曹家嫂子,下边是你的戏了。”

    这边话音刚落,就见门外又一前一后飘进俩人来。

    这回的来者更绝。李白抬头瞧去,简直不敢相信自个儿的眼睛。走在前头的你道是哪一个?竟然就是“广济堂”请神后不见了踪影的女尼刘一环。这刘一环朝李白弯下腰,正要敛妊下拜。不料却是脚一软,眼看就要栽倒在地。那跟在后面的大汉似乎早有准备。只见他纵身一掠,象是一堵墙似的,堪堪将歪倒的刘一环右肩抵了个结结实实。这汉子便是胡一家。而先前还在说笑的阿乌,也飞奔过来,出手将她扶定。

    刘一环仰起脸、细声道:

    “恩公!”

    李白又是一怔。眼下刘一环,浑身上下既无血迹,也不象是裹了伤的模样。不过她脸色苍白得几无血色,与阿乌一比,整个人更显得细弱异常。李白明白,看来她是受了极重的内伤。李白怎么也不会想到,会在此与刘一环重逢。他一边交代丹砂去请郎中,一边亲自将她引入这人家的内室歇息。这当口,老板娘也已赶来。于是李白把刘一环交给阿乌和老板娘照应,翻身回到堂屋。

    此时,他瞧见了胡一家。

    胡一家正站在堂屋中央等他。


                                        526.赚钱的买卖


    胡一家一席话,喜得李白直匝嘴。

    原来,胡一家等人随后的情形竟分外顺当。按刘姥姥的谋划,一行人来到永平坊西头后,刘姥姥独自约了俩街坊婆子,一同拍开牛奶场大门。她也不进去,就身子一歪、横在了开门人身前,诵起经来。而她身后的俩婆子,先后坐到门槛上放声大哭,嚷嚷要见被拐骗的刘姥姥孙儿。门口一闹,前后街坊人家全被惊动了,纷纷朝这边用来。坊道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这一来,院里的人着了慌,都涌出屋子瞧动静。胡一家等人便趁乱翻入院内。没费多大劲,便抢了孩儿遁去。只是一定要断后的刘一环,被闻声从院外赶来的俩大汉截住。等胡一家带了众人翻身赶过来,刘一环已被打倒在地。那俩大汉见对手众多,只得退去。

    眼下,他把手下一干人和刘姥姥等人,安顿在隔壁院落。

    这回的行动轻易得手,连胡一家也颇感意外。可接下来他带来的一个消息,更让李白大呼过瘾。——自刘姥姥被逼着离开囚禁地来找刘一环后,接替照看娃儿的,便是养牛场的女主人、印西桥徐通的婆娘秦氏。这回,胡一家等人把她也给捎带救了。李白听罢,赶紧出门绕过一条小巷道,来瞧秦氏。没想到,那秦氏又抖漏出一条重要消息:她今儿后晌,那看管她的看守跟同伴聊天时,说是今晚倾巢出动去冯处澄住处伏击刘陵的计划。


                                        527.迟到


    此时,天色已全黑了。

    街头的灯火依次点亮。李白将信将疑回到楼上。再瞧对面的院子里,果然陆续掩入了好几个大汉。

    这一来,不容他再迟疑。

    于是,他找来阿乌,请她陪自个儿到“徽州林记”走一趟。阿乌欣然,领着李白大踏步而去。到了“林记”门前,只见大门紧闭,屋里也是黑灯瞎火、杳无人声。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阿乌上前轻轻一推,紧闭的大门轰然洞开。院子里一片狼籍。她暗道一声“不好”,转身便要掠上二楼。这时李白横身上前将她拦住。他猜测不久前此间闹过一场,刘陵一定是被诱往冯处澄老巢。那林氏母女恐怕也陷在其中。眼下要紧的是尽快赶到那儿,堵住他们的去路。

阿乌一顿脚、翻身便走。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