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1)

作者:竹林    更新时间:2013-08-05 14:26:30

没有霹雳,没有闪电,飘零的雨点象一个呜咽的女子的泪,不敢放肆流下,却偷偷地潜入茫茫的黑夜中;风吹过屋后的竹林,竹叶间,嚓嚓地响动,仿佛是大地发出的不安的呻吟。

一时间,世界上的不幸与痛苦似乎统统降临到了她的身上从泉根的草棚被拉回家,金铃成了怎样的一副模样啊!她哭得气噎,浑身发抖,许多好心的女人忙着给她昏厥的母亲喂水、捶背,顾不上她;只有小秋芳来到她的屋里,坐在床边,把她抱得紧紧的。

天真的小秋芳,起先根本不相信有这样的事,她决不能想象她的好朋友会真的爱上泉根。可是,所有的人都说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这使得她不仅有了几分疑惑,心里也暗暗地替金铃阿姐抱起屈来。真的,她阿姐这么标致聪明的人儿,泉根有哪点配得上她呢?所以秋芳对小河那边茅草屋里的痛打并没怎么关心留意,只是闻讯马上赶来劝慰金铃。

此刻金铃家成了全村人同情和关切的中心。金铃的阿嫂也起床了,虽然衣衫不整,却也精神抖擞既然屋里的顶梁柱坍了,那么她就是当然的主人,该出面主持一切了。

她象一个统帅,很有一点临危不乱的风度。她和这个搭腔,和那个应酬,俨然是一家之长;她接受人们的慰问,向大家表示感谢,还表示家里不争气,出了事情,连累了左邻右舍,向大家表示歉意,甚至当婆婆的屋子里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还有心思忙里偷闲,在自己房里笑嘻嘻地和俞嫂打闹。

“我老早就猜到了,”她摆出一副先知先觉的神气,“老太婆还叫我去找哩,找什么!不会死的,做好事去了。”

话说得这样刻薄,没有一点情义。小秋芳在隔壁听得一句不漏,气得要擂墙壁,却见金铃噎得喘不过气来,脸色惨白,只好忍耐下火气,倒了一碗开水,让金铃喝。那边,阿嫂的声音更加高起来:“哼,门风都被败坏了。俗话说,秧好稻好,娘好囡好,养出这种女儿来还希奇不煞,弄得满村人都晓得,有啥光彩噢!”

俞嫂卟哧一笑:“你男人也是老太婆生的,不是蛮好嘛!”

阿嫂自知失言,乒乒乓乓地打开梳头匣子,找出木梳来,对着五斗橱上的镜子拢头发。但她是从来也不肯放松自己进攻的机会的,这会吃了亏,见对方不说话,只是得意地微笑,便尖刻地一笑道:“你也不是好货!这把野火是你放的!”

“你是好货?”俞嫂马上反击,可是话一出口,忽然觉得这样说无异于默认了对方的话,心里颇不是滋味,又恼又悔,掩盖地举起手指在头皮上又搔了几下,稳了稳情绪,才说:

“菊英娘,你也不要这样尽说风凉话了。”俞嫂想到她安安稳稳地躺在热被窝里睡觉,而自己则冒着冰冷的雨点在暗地里搜寻了这么久,而且,金铃的亲事要是成了,你当嫂子的还不坐享其成?一想到这些,俞嫂心里又愤愤不平,便将话锋又一转道:“菊英娘,你不要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件事关系重大,你要劝劝你小姑,不要米囤不蹲蹲糠囤。嫁个戆根一辈子受苦……”

菊英娘一时没省过这话的味道,嘴巴一瘪道:“哼,嫁鸡嫁狗,关我什么事?萝卜白菜,各人喜爱!”

俞嫂见菊英娘这样不开窍,索性正话反说:“好啊,现在反正新法了,你做嫂子的当家作主,给小姑找个顶门女婿进来,给他们准备一上一下楼房吧。”

菊英娘一听,半天没有作声。俞嫂知道她的话说到了点子上菊英娘那点鬼心思,她早就明白了。果然,过了一会菊英娘叹了口气说:“我讲有什么用,她根本不听我的。她哥哥回来,劝了一天也是白劝。这小货色别看她样子长得好,脾气象老太婆,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现在的青年讲婚姻自主啦!”俞嫂倒是不无感慨地叹道。

“哼,什么婚姻自主?结了婚,房门一关,两口子自然会好的。”菊英娘好象生怕失掉这门亲事,马上起劲地抢着说,“有啥肯不肯的,我们过去结婚,事先连男人的影子都没看见过,不也过来了?大家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姑娘就是一朵再漂亮的花,养了囡,也就谢了!”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