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里山炮台追思
厦门大学附近,有座小山,名曰胡里山,山上以建有炮台闻名。我向来自溢广闻博见,却未曾想“万宝全书缺只角”,这个“胡里山炮台”偏偏就在所缺之角里。
许多年以来我们所受到的历史知识教育一直是把中国近代落后衰败的罪责完全推向清政府的,称其如何如何之腐败、没落。然而近年来日益理性的历史研究以许多史实告诉了人们一些真相,最典型的莫过于通常所认为的“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而实际的事实与“以讹传讹”的故事是有着明显的本质性出入的。今天驻足在胡里山炮台,亲手触摸着这门长达13.96米的黑漆漆的炮身、内径28公分的炮筒,想象着1646米的有效射程该是怎样长的一段距离,看着当年用乌樟树汁、石炭和糯米粘合成的牢固异常的花岗岩炮台,一腔热血兀自涌入脑际。当时的清政府在考察世界各国武器状况之后,毅然决定从德国的克虏伯公司购买了两门主炮、两门副炮和10门小炮,前后花费了数十万两白银。如今只有眼前的这门主炮和另外两门副炮、若干小炮依然屹立于此,它的主炮同伴早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时被熔化殆尽,因其如此它时下身价倍增,被冠之“世界最古最大之炮”美誉。甚至于被好事者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许许多多的事实证明,当时清政府的武器装备未必落后于敌人,包括“甲午海战”时北洋舰队的装备。思前想后,思来想去,痛定思痛,想来就是输在一个字上——“人”!
武器装备的先进如果没有和“人”思想的先进相协调的话,这种装备无疑就成了一堆废物。现代化的武器需要同样现代化的“人”才能来驾驭。历史上,胡里山的炮台自1894年前后建成,仅在购买安装成功后试射过一回,从此闲置不用,只是在1938年的抗日战争期间进行过一次实战,旋即被日本军队恶意破坏,最终成了永远静止的“哑炮”。
追思过往的岁月,中国人其实在明朝时思想上已出现“现代化”的萌芽,重视人性、思想开放。但“禁海”令不仅禁止了国民与外界交流,也禁锢了思想上的活跃。以清代明后,整个的封建统治是重又加强了,而人的思想也重又回复到明初的保守时态,甚至更早更保守。
及至清末的近代,新兴的各种思想才在中国广为传播,然而这只是止步于知识阶层。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依然是无法与“现代化”沾边的,而即便是知识阶层的一部分士大夫官吏,其思想方式也比普通百姓高明不了多少。由此可见,是“人”的因素制约了中国近代的进步!
中国传统哲学中向来是提倡“天人合一”的,但是天有常,而人却是“无常”的。即便是一个具有先进的、现代化思想的人,也难免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某个时刻思想不会陷入迷障。
洪秀全算得上是一位历史上的“革新”人物,但他的思想绝对称不上什么先进,只是封建迷信与外国宗教等等的大杂烩。他的起义动机并不单纯,成事后的残暴荒淫早已将其本质彰显无疑。并不是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高尚的、革命的,保持所有百姓和平安宁稳定才是识大体者。故而剿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无论是人品、学识都更能让有识见者尊敬。其后的维新变法呢,思想当然是先进的,但也有如康有为这种貌似改革派,实则思想极其腐朽落后之流。孙中山亦非十全十美之人物,他在“反清”过程中提出的“驱除鞑虏”,虽在一时一地可能起到一点战斗作用,但却犯了致命的民族错误,将“满清”归为异族无论从哪方面考虑绝对是个错误,他在对日关系上也有一些错误,相信待今后历史学的研究越来越透明、越来越理性的时候,一切均会真相大白。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这一批gcd人,与其说是受到了马克思列宁学说的宣传,毋宁说其在青年时代,世界观形成时期直接地受到了中国近代一位有着卓识先见的革新思想家梁启超思想的熏陶,有史为证,有文为证。知识阶层、领导阶层在一个国家中只是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而具有先进思想的,比例就更为稀少。欲使国家先进、现代化,必定要使大部分民众的思想先进、现代化,这种思想上的先进与现代化换言之,就是一种人类文明的继承、传续、创新、发展。而占多数的民众的思想现代化比占少数的领导层思想的现代化更为重要与迫切!
故而先进的大炮可以之来防御、进攻,却无法避免被闲置废弃的命运;而先进的思想要比大炮本身的威力更为猛烈,思想的距离永远会大于大炮所能射出的最大射程,思域无疆。
写于20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