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创作年表

作者:孙思    更新时间:2014-08-28 15:05:50

附录六:

孙思创作年表


1983年,  散文诗《小草》     《阿克苏文艺》第1期

1985年,  诗《出嫁的少女》   《阿克苏文艺》第2期

1990年,  戏剧小品《石花》    获华东六省一市小品大赛二等奖

1995年,  诗《无题》          获中国精短爱情诗大赛二等奖   

 收进《中国精短情爱作品选粹》(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995年,  报告文学《梦,并不遥远》  上海电台《人间万象》7月24日播出

(同年获上海市优秀报告文学奖)

1996年,  诗《无题》          《香港作家报》第12期

1996年,  报告文学《脊梁》     上海电台《人间万象》8月20日播出

1996年,  报告文学《路,在艰难中延伸》    上海电台《人间万象》8月23日播出

1997年,  报告文学《盐之魂》   上海电台《人间万象》1997年5月18日播出

1997年,  诗《不再守候》      《香港作家报》第18期

1997年,  诗《母亲》          《香港作家报》第26期

1997年,  诗《诗人》           获第三届中国青年杯诗歌大奖赛三等奖

收进《中国青年诗潮》专集

1998年,  诗《老房子》、《心思》 《香港作家》第5期

1998年,  诗《童谣》            获“98上海当代诗会”佳作奖

2000年,  诗《孤帆远影》       《香港文学》总第191期

2001年,  诗《永恒》、《家乡的小路》 《香港作家》第2期   

2001年,  故事《芸草夹书》      《故事会》(11月)

2002年,  诗《剃度》、《菩提树》、《圆》      《香港文学》总第208期

2002年,  诗集《剃度》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年,  10月22日,应邀参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 

2004年,  组诗《无言的结局》     上海诗人报(创刊号)

组诗诗评《爱情,一如既往的尖锐和疼痛》  上海诗人报  作者 杨斌华

  

2006年,  诗《乡村的夜晚》、《冬天的土地》     解放日报  朝花(2月25日)

诗《弹头》、《没娘的日子》、《无题》     解放日报 朝花版(12月23日)

诗《永恒》、《不再守候》、《无言的结局》    文学报(12月21日)

诗《家乡》、《家乡的小路》、《老房子》      解放日报 朝花版(10月14日)

诗《老街》、《老树》                     解放日报  朝花(9月2日)


2007年,   组诗《岁月结成的茧》         《上海诗人》第一期

专访《让诗歌再度辉煌起来》   《上海诗人》第二期

诗《东海大桥》、《滴水湖》      文学报(9月27日)

诗《千年前后》、《蛊》          解放日报 朝花版(3月3日)

诗评《又是一部好诗集》        解放日报 朝花版(1月20日,作者 陆士清)

诗六首《菩提树》、《无题树》、《圆》、《剃度》、《眷》 文学报转载(第1716期)

诗评《爱情,一如既往的尖锐和疼痛》     文学报(第1716期 作者 杨斌华)

散文《油灯》                 文学报( 第1750期)

随笔《感谢芳草》             文学报(10月26日)

随笔集《走进大学生心里》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市评估院专家声称: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的空白。该书的出版上了全国二十四个省市的晚报,并成为二十四个省市十大推荐新书之一。

评论《一粒沙 半瓣花》        劳动报(5月5日)

散文《赛虎和哈莉》           新民晚报(11月21日)


2008年,   组诗《可以谛听的静》         《上海诗人》第一期

随笔《楠木刻诗古筝》         文学报(1月31日)

5月,应邀参加在贵阳举办的“中国诗歌节”

9月,应邀参加在荥阳举办的“中国诗歌文化节”

评论《一粒沙 半瓣花》、《醉里乾坤 壶中日月》  中国诗人(12月18日转载)

诗《传承的生命》             收进汶川大地震诗钞 《惊天地泣鬼神》专集

组诗《梨花落如雪的日子》     《上海诗人》第四期


2009年,   组诗《丝弦上竖起的江南》     《上海诗人》第五期

孙思诗选                     《诗歌月刊》第12期

评论《醉里挑灯赏壶》          劳动报(3月15日)

诗《 家乡的小路》、《家乡》、《老房子》、《老街》、《老树》  

文学报(4月30日转载)

诗评《诗思深邃扣心弦》         文学报(4月30日  作者  陆士清)

评论《从诗歌起源看民间诗集(诗乡和诗韵)出版的现实意义》  

《大众诗歌》第一期(第一看点)

组诗《无题》                  《大众诗歌》第一期(名家近作)

5月应邀参加中国诗协举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走向湖南益阳”采风活动。

诗《报国情》、《银幕是你一生的恋人》    收进《大写的人》专集


2010年,   诗评《孙思,诗坛上的思想者》   《上海诗人》第一期(作者 朱金晨)

组诗《生命之歌》               《大众诗歌》第一期(名家近作)

诗评《浅谈桑恒昌亲情诗中的民歌性》      《黄河诗报》第一期

3月,应邀参加英大传媒集团和中国诗歌协会联袂组织中国当代四十位著名诗人走进国家电网采风活动。

诗《线路工,空中的舞者》    收进《光明放歌——献给创造光明的人》专集

诗《民工,城市的模特队》        收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征诗佳作选集《我们在这里生活》

诗《东海大桥,中国龙》          收进上海、新加波作家协会编选的《城市的足音》专集

组诗十二首《月祭》             《上海诗人》第三期

随笔《翡翠玉观音》              文学报(8月19日)

游记《感悟观音山》              全国第三届“观音山游记”征文三等奖

游记《感悟观音山》             《人民文学》第三期

诗《东海大桥,中国龙》     9月,获建国六十周年“放歌中华”诗文、绘画、摄影大赛诗歌组一等奖

散文《油灯》               十月,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三等奖

诗评《立诗之本在于情—读孙思的诗》  文学报(10月28日,作者 田永昌)


2011年,组诗《坐在夜的坚硬的核里》      《上海诗人》第二期

        组诗《诗意节气》     上海诗报   (2月1日第二版)

随笔《观音山门票》       文学报(4月14日“作家生活”栏)

诗《阿炳与二泉映月》       收进《新诗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