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古行宫和藏宝洞的传说

作者:马克宁    更新时间:2014-07-28 10:09:53

爷爷说:浏阳人所说的某某“洞”,倒并不一定非得指山洞,那种四面崇山峻岭地势闭塞的山间小盆地也往往会被称为某某“洞”,行宫洞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它前临号称湘东明珠的大伟山国家森林公园,背靠曾经有仙人白日飞升的祖师崖,左边是逃出天庭后下凡成精的麒麟山,右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睡过觉的天子岗,这里山奇水秀,鸟语花香,是一块真正的风水宝地呀!

还是在唐朝的时候,唐僧玄奘从西天取经回来,带着弟子们在长安大雁塔翻译了很多很多的经书。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玄奘在书案前悄然坐化,书案上留下一页亲笔翻译抄写的《大宝积经》。他的两个最亲信的弟子都想拥有这页珍贵的手迹,为此争执不休,谁也不肯让步,最后竟动手抢了起来,结果一页经书被扯成了两半,每个人都只抢到了半页。

小徒弟一气之下独自离开长安,带着半页经书云游天下,偶然来到了这里,当时这地方还不叫行宫洞而叫红莲洞。他看见这里景色优美,风水极佳,尤其是祖师崖半山腰一道泉水甘甜异常,崖脚下月亮湾里半湾红莲艳丽无比,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于是在崖下象鼻潭边搭了个小小草庵咏经修行。到后来信男信女来得多了,他就多方化缘,修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红莲寺,镇寺之宝就是这半页《大宝积经》。经过历代扩建,红莲寺成了著名的江南四大佛教祖庭之一,香客众多,香火极旺。从咱们这里到大伟山的那条古道,和古道旁的那些高大的迎客松,就是唐朝留下来的遗迹。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又有一个名叫清和的年轻女尼慕名来到这里。本来这里是没有尼庵的,但当时的红莲寺方丈看出这个女尼颇有来历,就同意她在寺后象鼻潭边结了个草庐修行。

过了几年,在京城为官的进士爷突然提前告老还乡了,咱们现在住的锦绣堂就是他一手兴建的。他又拿出大笔银两在红莲洞为清和造了一座精致的尼庵玉泉庵,还从京城带来了几个年轻女尼服持清和。再后来,进士爷又大兴土木,在玉泉庵和红莲寺之间造了座大宫殿。那宫殿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宫殿里面更是金玉满堂,各种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有人向官府举报,说是进士爷想造反,在偷造行宫,但这件事上面一直没人追究。

行宫造好后,有一天,大队人马护卫着一台遮得严严实实的轿子来到锦绣堂,长沙城里来的那些大官都恭恭敬敬地伺候在两旁。轿子里的神秘来客和众多侍从在锦绣堂住了一夜,第二天浩浩荡荡进了红莲洞,当晚就住在行宫里,直到第三天才出山原道返回。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女尼清和原来是乾隆爷一个最宠爱的妹妹,从小体弱多病,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成年后,她决心遁入空门,终身修行,皇太后不准她出家,她就独自一人偷偷出了北京城,辗转多处,最后才来到了这里落脚生根。乾隆爷下江南时特地绕道浏阳来看她,劝她还俗或回宫修行。但她心意已决,宁死也不肯离开红莲洞。乾隆爷只得颁旨将行宫赐给她,改名为行宫庵,并亲手为她录下了一道延年益寿的宫廷秘方,这道圣旨和御书药方就成为行宫庵的镇庵之宝。

几年后清和病重圆寂,留下遗言让那几个服侍她的小尼——其实是进士爷从京城带来的宫女——回京还俗,将行宫庵交给红莲寺方丈,这里就又只有一所寺庙了。

从此,这里就被称为行宫洞,红莲寺的香火也就更旺了,一年到头,从早到晚,通往行宫洞的古道上香客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为了防备兵匪盗抢,保护玄奘经书、乾隆圣旨御书药方和行宫里的无数珍宝,当时寺里就开始秘密设计并建造藏宝洞。以后历代方丈继续修建完善,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藏宝洞已经完全建成。藏宝洞的具体位置一直是个秘密,更传说洞里设有重重机关,所以虽然天下大乱,盗匪横行,但行宫洞的珍宝始终安好如故。其中的秘密只有红莲寺方丈和一个护洞武僧代代相传,从没有泄露给他人。抗日战争期间,据说锦绣堂又把很多财宝和古玩委托方丈藏入了宝洞。以后藏宝洞的事情越传越神,谁也说不清里面到底有多少财宝。

长沙会战时,藏宝洞的事不知怎么被当时从江西过来侧攻长沙的日军一个师团长知道了,这个贪婪的家伙马上派了一个少佐参谋率领三十多个日本兵来抢夺经书和珍宝。

日本兵先是占领了锦绣堂,又偷袭了行宫洞。他们把全寺僧众都押了起来,抓住老方丈严刑拷打。老方丈宁死不屈,一直到死也没泄漏出半个字。日军少佐气急败坏地下令屠杀僧众,并放火焚烧红莲寺,大火映红了半边天,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啊!日本兵还不肯退走,到处乱挖乱找,还到附近山洞里搜捕躲藏的老百姓,见人就杀……

说到这里,爷爷的眼圈红了,他接着说:

“当时我还只有十二岁,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很多乡亲一起躲在天子岗山脚下一个大岩洞里。半晚的时候,下起了暴雨,响起了炸雷,突然听见对面麒麟山下的石洞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妇女的惨叫声和日本兵的狂笑声,原来是日本兵趁着夜色冒着风雨偷袭过来了。

听到乡亲们的惨叫声,我那性情刚烈的父亲再也忍不住了,提起猎刀,一声怒吼,就带着村里的青壮年们冲了出去,双方在暴风雨中拼死搏杀,而我的妈妈使劲抱住我,不准我冲出去。

那一仗打得好惨烈呀!三十几个日本兵一个也没能逃脱,村里的人也牺牲了九十九个。我父亲的肚子被那个日本少佐的东洋刀剖开了,肠子都流出来了,但他一直到死,还双手紧紧掐着那个日本少佐的脖子…… 

后来,乡亲们把九十九具遗体收集起来,安葬在行宫洞入口处的双龙口,他们同生共死,就让他们永远长眠在一起吧!这就是有名的行宫洞九十九人抗日烈士墓。

建筑全部被毁,和尚全部被杀,日子一久,行宫洞也就破败了。杂树丛生,荒草遍地,虎豹、野猪、豺狼、巨蟒日夜出没,再也没有人烟了。后来不断有土匪强盗、散兵游勇、还有地方豪绅、各路盗贼进去寻宝,但大多有去无回,尸骨无存,人们都说是因为里面有太多的英灵、冤魂、厉鬼,阴气太重。真的,那里有公主坟、和尚坟、九十九人烈士墓、鬼子坑,小小的地方埋葬着上千人。

村里有个胆大的老猎人不信这个邪,聚集了二三十人带着鸟铳进山去打老虎——那时候老虎很多,人们还不知道要保护动物,打了老虎还被称为打虎英雄哪!当时我还只有十五岁,但已是家中唯一的男人,也跟着去了。

那里面野物真多,我们虽然有几个人受了伤,还是打了两头三、四百斤重的大老虎和其它许许多多猎物。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又碰上了大雨,只好又到那个大岩洞里燃起篝火过夜。半晚时分,突然一声炸雷,我……”素来胆大的爷爷也有点声音发抖了,“去的人里面数我年纪最小,现在那些人都不在了,我说的话有点邪门,也许没人敢相信。但当时我们确实又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妇女的惨叫,日本兵的狂嚎……尤其是,我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我爸爸的怒吼——我的亲生父亲,我能听不出他的声音吗——还听到了震撼山林的枪声、爆炸声、铁器声、肉体的撞击声,山谷里几百个人在嘶声喊杀、叫骂,洞口外垂死挣扎的人在惨叫、喘息、呻吟,和当年的情景一模一样……

突然,雨停了,雷也不响了,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我们二三十个人都吓得挤成一团,浑身发抖,再也不敢在那里停留,打着火把连夜回到村里。都说那是抗日英雄英灵不散,死了以后在阴间也要和鬼子继续战斗。

以后,就没任何人再敢轻易进行宫洞了,而藏宝洞的故事从此成为一个神秘的传说……”

洞的传说讲完了,爷爷看了看紧紧地偎依在一起的两个女孩,叹了口气说:“唉!明知有些话不科学,说了也没人信,所以这些年来我很少跟别人说起这些事,只有……”他突然停住了,敲了敲烟灰,又装上了一撮烟丝,不再往下说了。

“爷爷!那藏宝洞哪!以后就再没有人进山去寻找过吗?”小雨略微镇定了一点,好奇地问。

爷爷轻轻地摇了摇头,显然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