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茅塞初开

作者:代德明    更新时间:2014-07-18 14:27:34

有时候,通往“智慧门”的路上堵满了淤泥和乱石,只有借助大力把这些障碍搬走,那门就自然开了。

现在在学校里,阿明好像换了个人,居然认真起来!教室还是那个教室,老师当然变了,但阿明感觉仅仅是外貌变了,新老师说的话和动作与原来老师如出一人,依然是“坐端正,手放后面”“有人在做小动作”“有人在讲悄悄话了”,真是滑稽,看来,所有的老师都来自于一个生满铁锈的模具……伙伴们好像也没有变,一个个都是滴溜溜的大眼睛,翕动着的小嘴巴,好像总是没有吃饱似的。课堂上,总是有一些机灵的眼睛观察着老师,一看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就转过头来讲几句俏皮话呀,争抢课间没有得手的玩具呀,扯女生的长头发呀,这些场景上一年也出现过,没有二样。尽管周围“风浪四起”,但阿明“稳坐钓鱼台”,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思考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闫老师每天把皮鞋擦得锃亮,阿明揣摩着,聪明的闫老师一定是把皮鞋兼当着镜子使用。闫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完了就背诵课文,比一比,看谁背得多”。每次都是阿明最先做完作业,他关上作业本,就大声地朗读着课文,那响亮的声音,好像是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在朗读。尽管别人还在皱着眉头做着天书般的作业。闫老师也乐见他响亮地朗读,可能是希望有一个榜样跑在前面吧。待阿明背完课文看周围时,教室里像正沸腾的一锅水,边写字边踩女生脚的,下位疯赶的,两人搂到一起在过道上打架的,各种嘈杂声充斥着教室,几乎要掀翻屋顶。他们可能认为,即使屋顶塌了,老师们也不会找他们负责。闫老师不知什么时候溜到办公室聊天去了。

一个月后,阿明居然把整册课文全部背诵下来了,这在全班是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人。期中考试结束了,他考了全班第一名,数学满分,语文九十八分。闫老师表扬了他,并任命他当班长。他没有喜悦,也没有压力感,当就当嘛,这个官儿全班只有一个,而且不会带来麻烦,主要的工作就是当老师喊“上课”时马上喊“起立”,全班同学“刷”地站起来,嗯,还有点威风呢!

放寒假了,父亲把阿明叫到面前说:“你现在放假了,每天就坐到爷爷旁边,看他怎么做椅子的,你长大了就当木匠。”阿明对木工活儿没有丝毫兴趣,如果要他拿起斧头学做,他宁愿去提三天粪水。但他愿意呆在爷爷身旁,他喜欢爷爷的山羊胡子,喜欢爷爷灵巧的满是皱纹的双手,喜欢听爷爷讲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爷爷是个出色的木匠,一天可以做起三把大椅子!本乡的外乡的人都爱找他做家具。

头三天,父亲一刻不离地守在阿明身旁,担心他乘机溜跑。他试图培养孩子对木工的兴趣。阿明暗暗嘲讽父亲,他的这种完全不信任的举动纯属多余。父亲认为,这世界上最风光的职业是手艺人,太阳晒不着,雨水淋不着,他们总是呆在屋子里悠哉悠哉地做事;纵然旱灾、洪涝,手艺人也不会饿着,主人宁可自己少吃点,也不会委屈尊贵的手艺人。只要人类还存在,椅子、凳子、木沙发、木床、柜子、竹筐、撮箕……总会有市场。

三天后,父亲发觉阿明似乎对木工产生了兴趣,才对他放松了监督与警惕。

爷爷是个博闻且善讲的人,他脑袋里装着好多新鲜而有趣的故事。阿明猜测着,爷爷的故事最少有一万八千个。他对爷爷充满了无限的崇拜,如崇拜蕴含无限火焰的太阳。他不知道爷爷为什么知道那么多故事,为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但他满有把握地判断,爷爷外出做木工时,曾走过万里以上的路,进过千户以上的人家做过家具。每当阿明蹲在爷爷面前时,他就津津有味地讲起故事来。程咬金怎么出山,薛仁贵怎么力气盖天,秦叔宝怎么豪迈大义……阿明听得津津有味,这是教材里面没有的,他觉得新鲜无比。他完全忘记了母亲临出门时交代的任务,给猪加水,洗锅里水泡着的碗,把稻场上的两堆牛粪扫到粪池里,爷爷虽然不停地讲述着,但手里的活儿没有丝毫的耽误,椅腿、坐板等就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逐渐成形……

阿明一边听着故事,一边看着爷爷手里的活儿。阿明最感到惊奇的是爷爷制作椅腿的过程。爷爷选一段笔直的木材,先要刨好,刨得圆圆溜溜,纵然是长着万条腿的变异的千足虫,也不能在它上面停留万分之一秒。爷爷仔细测量后,在两处地方做上记号,画上墨线,用凿子凿出槽子,然后架起柴火,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把那段木材放在火中不断地且快速地变换位置地烤着,主要是烤槽子的背部,一会儿就取下来,看上去热烘烘的不敢触摸,但爷爷嘴里嘘嘘着,趁着饱满的热度把木材折弯……阿明估计,那刚才火中取出的木材,温度最少有两百度。瞧,一段坚硬的木材在爷爷手中软下来,就如和好的面团任由爷爷折腾,也好像一个傲慢无比的站得笔直的武士,忽然来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嗯,再倔强的再傲慢的人,总会遇到让他低头的对手;再武艺高强的人,总会在某些时候露出他的破绽;再样样精通的全才,总会被人找到他的软肋。人,还是谦虚得好,谨慎点好,不可一世地仰望着天,对周围的人不肖一顾,他的头总会软弱无力地耷拉下来……一会儿功夫,椅腿儿就做成了。

和爷爷的相处是无比快乐的,一个故事就可以让阿明回味几天。有时候,他会趴在墙头,沉思良久:王母娘娘一连生下七个丫头,却郁郁寡欢,玉皇大帝也愁眉苦脸,他们都苦苦盼着儿子,操心着皇位没有了继承人……他们为什么不能让女儿继承皇位呢?谁说女儿不如男呢?武则天就是个明证……一定要男儿继承王位,那可以任用别的大臣的儿子啊,为什么一定要任用自家人?人死了管它江山是姓李还是姓玉!哎,即使是神仙也有想不开的时候……神仙也不是万能,玉皇大帝对自己孩子的性别就不能做主,还需要天注定。那究竟谁是天?谁主宰着大千世界?谁的法力无涯无边……

春季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没有悬念,阿明依然获得第一名!语文和数学都是满分。不过,阿明还是谦虚地认为,作文被老师高估了,最少有两个词语使用不当,三个标点使用错误。陈校长在散学典礼上表扬了他,说他是“勤奋学习的好榜样”,“乐于助人的好学生”,“热爱劳动的好少年”,还奖给他五元钱。阿明盯着手里攥得紧紧的纸钞,生怕它不翼而飞。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啊,挣钱了,是校长发给我的!不少呢,报名费用只要两元,我要把这钱交给妈手里,让她也高兴高兴,她太劳累了,这钱可以买来好几斤红糖呢。妈、爹、爷爷都喜欢喝红糖,但从来没有买过,亲戚送的一包红糖,每次只取一小丁点,放在碗里时,好像两三只蚂蚁。这一包红糖,到年底还剩一多半。他们认为红糖有营养,可以补血。白糖尽管价格便宜些,但它仅仅是有些甜味,营养比起红糖来就差远了。

阿明小心翼翼地捧着钱,一路飞跑着回到家。从他被母亲领着报名的那一天算起,这次回家花费的时间最短。还好,母亲正在家里!他兴奋地把钱塞到到母亲手里——“妈,校长奖我的,您拿着!”母亲激动得直抹眼泪:“我阿明长大了,会帮家里挣钱了!”“妈,去买几斤红糖吧。”“以后再买吧。你爷爷在卫生所看病了还没有结账呢。”懂事的阿明知道孰轻孰重,不再坚持。

晚上,母亲给阿明煮了两个荷包鸡蛋,当然姐姐和弟弟是没有的。弟弟在阿明旁边转悠着,不时地望望他的碗里,咂咂嘴巴,如果任由那垂涎流出,足以装满三个水桶。阿明趁母亲不注意时,舀了一大块放到弟弟嘴巴里,他就高兴得跑开了。

阿明的得奖,也让爷爷很开心。他高兴地摸摸阿明的头说:“不错不错,长大了当国家主席。”爷爷逢人就乐呵呵地说:“我的二头生性苕得很,望一个地方傻傻地望半天,想不到这回考试还得了大奖!”爷爷平时叫阿明为“二头”,因为他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爷爷从峡光市阿明的大姑妈家回来,带回了几本封面画着杨二郎、孟姜女等的连环画。阿明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不到半个小时,连环画看完了。他就缠着爷爷:“爷爷,您什么时候到大姑妈家去?”爷爷就摸摸着山羊胡子笑着说:“这么快就看完了?你要看一百遍!看完了我就动身出门。”于是阿明捧着连环画在爷爷面前读出声来!他不时瞄一瞄爷爷。

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破旧的木窗子,阿明就捧着连环画在爷爷面前有声有味地阅读,他渴望早日读完一百遍。

三年级了,阿明依然是班长。有一天早晨,班主任黄老师对他说:“从现在起,你每天早晨要负责升国旗,下午放学站队时再降下来。”黄老师把他带到升旗台前,手把手地教他系绳子。阿明边系绳子边想着,人越大,怎么事情越多啊?不过升旗还不算坏事,升旗时,总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好奇地驻足张望,也算没有同学分享的荣耀吧。

那时候没有专门的升旗仪式,每天升降国旗就由一个同学负责,好似完成一个微不足道的课外作业,日复一日,师生们都似乎没有感觉它的存在。

四年级了,阿明多了件“差事”——帮助黄老师批改作业。阿明是班长,兼任学习委员,替黄老师批改语数两门作业,当然义不容辞了。每天放学后,阿明就留在办公室里批改着作业。最开始一周,黄老师让阿明只判断对错,等级和日期由自己评定。但三天后,黄老师就让阿明模仿他的笔迹,等级和日期也由阿明包办了。阿明一脸严肃地在办公椅上坐着,有模有样的,还真像个最有敬业精神的“老师”呢!

爷爷带的连环画早已经满足不了阿明的需求,于是找同学借娃娃书看。一般同学家里只有两三本,而陈军家里的娃娃书最多,有两百多本。阿明不知道陈军家里为什么有这么多书,回家问了母亲,才知道他的爷爷是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陈军借给阿明两三本书后,就不愿意再借了。于是阿明在课间就寸步不离地缠着陈军,如蚂蝗缠着鹭鸶的脚,陈军就一个劲地说:“我还没有看完呢!我还没有看完呢!”或者说着“明天借给你,明天借给你。”

从陈军的身上,阿明明白了“明天”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语,如黄山午后瞬间而至而逝的云雾,是百分百的不确定。

一天,陈军发现了娃娃书的“特殊用途”,他嬉皮笑脸地找到阿明说:“阿明,你把作业答案给我抄,我就借娃娃书给你。抄三次换一本。”阿明自然满口答应。于是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阿明一手递给陈军作业本,一手接过娃娃书!

自此,阿明有了稳定的读书来源。每次拿到娃娃书,他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哪怕是在老师正苦口婆心讲解例题的课堂上。不过,所有的老师对他有足够的宽容,纵然发现他在课堂上阅读课外书,如没有看见似的“顾左右而言他”。在如饥似渴的阅读中,他有了“政治”“军事”“文学”的概念,认识了保尔.柯察金、齐奥塞斯库、贝多芬、戈沃罗夫、凯撒、林肯、甘地、巴顿、拜伦、安徒生、莫扎特、梵高、爱因斯坦……知道了在爷爷讲的故事之外,还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白马村之外的天空,不知有多么辽远,无涯无垠。这世界大得很,永远走不完,看不完,也讲不完。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