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十八扯19

作者:以笑作答    更新时间:2014-07-06 13:07:58

所谓铁路,就是四厂煤场的入口处,外面煤矿运来的煤,都要往这里进入煤场,排好队,然后翻斗机把车厢里面的煤翻出来,通过皮带运到煤场,堆在场上,天天如此,一天不能少,不然的话,四厂一天发电耗煤量是一千多吨,一个月是三万多四万吨,要是断了炊,是不得了的事情。所以每天这个地方火车车皮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铁轨一条,车皮三四十个。王磊和曹伟冲到众车皮面前,竖起耳朵死命判断,好像就在自己身边周围五七米地方,各种大灯打开,就是什么都望不见,只有车皮,翻斗机,皮带,不见人影或者牲口。曹伟已经彻底失去理智,上窜下跳,一个挨一个爬车皮,翻箱倒柜找狐狸精。王磊在车厢下面和翻斗机附近下功夫,找不良机械摩擦根源,但是现在翻斗机分明还不在工作状态,停机不可能有摩擦嘛,皮带也不转,声音来源就是不见。

一圈下来,也不晓得是因为心惊肉跳还是上窜下跳,周身都是汗。这个时候已经是年底时光,昆明地方是高原,冬天干冷,只是这一两年来好像比前些年冷得还厉害点。想起小时候上学,冬天也就是T恤外面加个外套,不觉得寒风刺骨,现在冬天一到,虽然王磊之流照样只穿两三件,但是晚上在外面工作,堪堪然有点抵挡不住。这个时候冷风吹过来,浑似妖风,满腔热血也成了冷汗。王磊吭哧一声打个喷嚏,见曹伟也意兴阑珊,拖着他那根无往而不利的哨棒,低头耷耳走过来,说没找着,一样东西都没看见,王磊,这回看来是被干熄火球啦。

王磊搭不上话,因为他晓得曹伟所言不虚,事情太蹊跷,古怪得厉害。这个时候好像声音已经不太明显,慢慢离燃运地方越来越远。王磊空叹口长气,说走球,改天再来查个究竟。两个只好一前一后,往厂区外面走。路上见到那些燃运职工,王磊居然也还拿得出底气,打了几句官腔,说你们反映的问题的确不假,确实燃运有问题存在,今天带保卫的人过来就是确定情况,回去以后要组织技术力量,严查其中真相,你们大可放心工作,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

这种吹弹可破的官样文章,哪个相信。第二天,王磊才来到办公室,就一路听到他头天晚上在燃运败走麦城的种种情状,在口沫横飞中甚嚣尘上,或添油加醋,或有如亲见,已经衍生出两三个版本来啦。王磊已没有昨天晚上那种杀气,钻进办公室,缩成一小团,杵着脑壳,陷在椅子里面发呆。王磊鄙视这种大院风气,芝麻大点事情都要拿来传唱一番,还两三个版本,这是没见过世面的表现。他不消追究就晓得,关于头天他如何如何之酒后不戴安全帽,冲进燃运车间拎大棒打鬼这种事情,是无比具有听众基础的题材。这种题材具有广泛的民间口头文学潜力,以及逐渐丰富壮大的潜力,好比那上古的创世史诗。王磊叹口气,想现在可惜是没有人写聊斋,不然若是不把这篇安监办主任酒后打鬼记收录进去,对不起人类文学史啊。这种故事现在肯定已经传到厂长副厂长等等耳中,厂办一干人等不晓得要如何个笑话法。这个故事多半也已经传到老子王昭廉耳中,屁股大个厂,改天要是过路打个照面,老倌儿不可能给自己什么好嘴脸。

当然王磊这个时候并没有太多精力花在人事上面,更多关注的还是鬼事。头天晚上这一课上得是扎扎实实,任你不信鬼神妖邪,问题出来摆在你面前,你讲科学也倒善哉,总是要给得出个说法来,事情才算罢了。于是乎王磊开始搜肠刮肚,从生平所学之科学道理中寻觅鬼的踪迹。冥思苦想了一个早上,王磊想到几个事情。主要就是以前听说过的云南陆良战马坡阴兵过路现象。说是陆良有个地方,叫大战马坡,阴雨有闪电的时节,会听见金鼓齐鸣,战马奔腾的动静,运气好了,还会看见古时候兵马冲锋打仗,闪电一完,就恢复正常。原因好像是说当地有巨大的石英砂矿面积,含二氧化硅丰度奇高无比,这是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含硅较多的岩石便相当于一个大录音机和录像机,具有录放功能,在古代发生战争时候雷电将场面记录在这些土壤矿物质中,以后遇到相同相似的大气和雷电物理条件,千年前的事情就被播放出来,这个从物理学上是讲得通的理论。么四厂地方可是也有这个现象,这种情况也倒还算是个前沿科学的范畴,跟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千古圣人训倒是也不冲突。何况云南地方,土壤里面处处都是矿物质,四厂又是个天生的电力刺激来源,煤场上空就有好几根向外输电的高压线路,它们之间综合作用之下,不经意间拍出一部古装片来也说不定。

想到这一节,王磊又开始高兴起来,想你妈这下好啦,问题不但有解决有结局,难说老子还在前沿科学领域发表点文章来光耀门楣也是可能的。现在只剩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四厂煤场下面地质条件如何,第二是四厂附近老早以前是怎样一番光景。这两件事情闹清楚,对事情真相大白不无小补。要搞清这两件事情,就要晓得四厂扩建以前的情况如何。王磊放眼自己所在这个誊不出地方来的办公室,原本就是个资料室,芳心大喜,翻箱倒柜开始查阅资料,这个叫做是得天独厚的条件。王磊查阅资料又有一绝。想当初在大学里面混世的时候,四五层楼的图书馆,王磊用了一年,就达到了这所大学里面前无古人的高度,那就是,随便哪个熟人,要去图书馆借书或者查资料之前,要是遇上王磊,必然拉住他,问一番那本书在何处摆放,省得进去现找,费时间。王磊在这个时候往往是头都不抬,歪着脸不暇思索就告诉对方,比如说,法律基础,你去三楼往左,走到底,顺外面那一架走到头,从下往上数,第三格中间那附近。再比如说,艺术概论,四楼,不在文学那边,你莫往那边走,直直进去,第三架最中间那一格,一大厚本,抬眼就见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从来没有失手过,闻者无不惊异之,亲往验证,屡试不爽。此事在大学里面传为奇谈,图书馆管理员都怕他抢饭碗。这个时候王磊在资料室查资料,那等于是牛刀杀鸡,只恨显不出手段来。不消多长时间,王磊就找到四厂下面土壤情况,高原红土,富含铁,还有铝也丰富。王磊哈哈大笑,好哇好哇,造录像机的材料都齐备啦,电也有啦。只剩一个问题,那些声音是些什么人,附近村子还是集市,女人声音都来自何方,是大家闺秀,还是残花败柳,这个很有意思哈。男人声音又是何人,那些老头子声音,听起来好像年纪六七十,只是听不出来是哪个朝代的六七十。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