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辞表寸心

作者:沈善增    更新时间:2014-05-20 14:38:45

在最近出版的拙著《还吾庄子》的扉页上,我写下了这样的题辞:“献给已故的谢泉铭老师/献给所有关心、支持我从事这项研究的前辈与朋友/献给新千年”。

我把新作首先献给谢泉铭老师,是因为这样一段缘由。

2000年3月31日下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五月丛书”新闻发布会,我与谢老师见了最后一面。那天,他穿着一件湖绿色的灯心绒西装,系着领带,满面春风地走进会议厅。我一般不与人谈论衣装,这天,我却忍不住地对他说:“您这件衣服颜色很好,穿着看上去很年轻。”他坐下以后,就关心地问我最近的写作情况。他听说我已将《还吾庄子》杀青,十分高兴。他说,我非常支持你做这件事,这比你写十本《正常人》这样的小说还要有意义。他还说,我今晚回去就给老雷(学林出版社总编雷群明)打电话,昨天我还和老雷通过电话,我们对目前出版界的不正常炒作现象深有同感,应该让有价值的好书多多出来。后来,他还在会上就出书出人的问题,作了情绪颇为慷慨的发言。谁知发言后不久,他就突发脑溢血,在我身边倒下,当晚十时,他在仁济医院的急症观察室里,在他家人与他当年的学生、好友的几十双泪眼相送下,溘然逝世。

几天后的追悼会上,我见到雷群明先生。他对我说,稿子通过了,过几天就签合同。谢老师来不及打那个电话,但在他的追悼会上我得到了《还吾庄子》出版的确切消息,我觉得这决非偶然。谢老师的精神永在,他的在天之灵,还在为出人出书的事情操心。

我唯有以这样的方式,向世人昭示在一辈子“为他人作嫁衣”的普通编辑身上体现出来的如同春晖般的人文精神。

我与谢老师相识在三十年前。那时,我在崇明的国营农场里战天斗地,战斗之余,则诌一些诗歌向各报投寄。所谓诗歌,多是些押韵的标语口号,是那个时代流行的东西,故而,收到的差不多是铅印退稿信,就不足为奇了。唯有给《解放日报》的投稿,有时会收到一位编辑用清秀的毛笔写的退稿信,只言片语,带来的喜悦与鼓舞可想而知。1971年6月,我回沪休假,趁有篇小诗投稿数月不见回音,壮着胆到解放报馆去询问,第一次见到了用毛笔给我回音的编辑谢老师。他已经将我的小诗作了修改,打出了小样。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到他那里去求教、闲谈。文化大革命后期,我遭受无妄之灾,谢老师那时已从“解放日报”调到出版社,在“万马齐喑”的气氛下,他及时地给我鼓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要坚持,挺得住。”“四人帮”粉碎之后,《上海文艺》复刊,他又及时将我介绍过去,千方百计地为我创造“复出”文坛的条件。我的得奖小说《走出狭弄》,也是他亲手执编的。他对我恩莫重也,但我觉得他留给我更珍贵的东西,是怎么做一个好编辑,怎样做一个好人。我在《工人创作》、《建设者之歌》征文当编辑,在作协青创会讲习班做辅导老师,都是依着他的榜样照葫芦画瓢。我取得的所有成绩,其中都有他的影响在。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