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会以为:手术结束了,手术医生下台了,甚至来到手术室外告知病人家属:“今天的手术很成功。”就是意味着一切都完成了,安全了,就等着病人出手术室返回病房。可左顾右盼却不见自己亲人出手术室,便开始焦虑不安,个别的还会怒气冲冲来到手术室门口家属谈话室质问医务人员:“刚才你们医生不是说手术很成功,已经一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有出来?怎么回事?”当得到答案是病人还没有苏醒,或者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得知病人在苏醒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正在抢救。这才让他们渐渐意识到原来病人在苏醒过程中是变化莫测的。事实上手术结束只是围手术期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完成,但并不是指围手术期结束,还随时可能出现种种意外,这过程还需医护人员继续努力才能确保病人安全出手术室。
记得有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体态肥胖,因为患胃癌行胃癌根治术。那天,给她做好深静脉穿刺后上的是全身麻醉,经过三小时左右的手术,手术医生开始关腹,在一旁监测的我开始渐渐减少麻醉药,准备让病人尽早苏醒,大约过了半小时左右,老人切口缝合完毕,麻醉药也完全停止,手术医生随之下台离开了手术室。此时,就我一个人带着一位实习护生慢慢让病人苏醒,起初,我观察到老人的生命体征基本正常,血压维持在135/80mmHg左右,心率稳定在每分钟70次上下,血氧饱和度更是100%,心电图也显示平稳的窦性心律。经过对肌松药的拮抗,呼喊老人的姓名,老人渐渐开始有反应,接着,我开始锻炼老人的呼吸功能,争取老人尽早恢复以便拔除插在老人气管里的气管导管。这时候,好像让老人出手术室的曙光就在眼前,我让实习护生也呼喊老人姓名,老人应答较之以前更加迅速。当时估计大约在五到十分之内就可以拔除患者气管里气管导管,于是,一边辅助老人的自主呼吸,一边开始准备拔管。可是就在这此时我发现一个情况变化开始令我变得担忧。
至此,人们不禁会问:“你究竟发现了什么?突然令你从比较轻松的氛围之内快速演变成紧张状态。原来我发现老人在脱离麻醉机开始渐渐自主呼吸的过程中,呼末二氧化碳从36猛然飙升至58,老人又开始昏睡。这怎么办啊?我开始加大病人的潮气量,然而,此刻又发现感到棘手的事出现了,在监护仪上显示病人血压也开始快速上升,起初150/80mmHg左右已跳跃为现在的200/110 mmHg,显然,部分导致病人血压升高的原因是呼末二氧化碳过高,另一个原因就是病人渐渐苏醒的过程中不能能耐口中的气管导管。
在这紧要关头的时刻,如果因为她耐受不住气管导管就随意把它拔除,那风险实在太大。但如果不拔除气管导管却会刺激病人,加剧患者血压升高。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当时的心情,那就是进退两难。不料,烦恼事却接踵而来,病人因为呼末二氧化碳过高伴血压过高再次昏睡过去,情况猛然变得十分凶险!我非常担心这样继续下去会不会引起病人偏瘫,于是,赶快采取应急措施,一边让实习护生看护好病人,一边抽取降压药,镇痛药快速注入患者体内,让病人迅速平静下来,同时,保证病人通气量。这一招果然奏效,病人血压渐渐趋于稳定,呼末二氧化碳也慢慢恢复正常。老人终于安全苏醒。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感悟到做好一个麻醉医生最主要的不是看他如何快速让病人麻倒,而是麻倒后能快速平安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