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至夜晚,寒风瑟瑟,路上行人稀少,随着120救护车的警笛声由远而近,急诊室护士立即跑出急诊室来接护。车上送下来一位从外院急诊转来的危重病人,他因为气管切开出血的需要立刻救治,可病人情绪烦躁,不时挣扎,全身情况极度虚弱,医护人员好不容易让他安静下来,可他的生命体征却急转直下,不及时止住出血,患者随时可能面临死亡。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手术刻不容缓,病人立即被送入手术室。然而,已处于严重休克状态的病人,淡漠,烦躁,挣扎交替出现,让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凶险。
耳鼻咽喉科章主任,麻醉科主任相继到场,带领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先是利用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导管重新进入气管,就在这时候,病人不断呛咳,鲜血喷出,溅在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脸上,衣服上,可这时候哪还顾得上脏,更不会在意这鲜血潜在的危害,终于,气管导管被置入患者气管,麻醉值班医生急忙从他静脉注入麻醉药,让患者迅速进入全麻状态。耳鼻喉科医生立即在他伤口消毒,铺巾,重新打开创口,探查,止血,又重新从患者气管切口处置入气管套囊,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等到手术结束时,已深夜十一点多了,疲惫不堪的医护人员这才松了一口气,准备回去休息,这时候,病房外,寒风凛凛,气温骤降,似乎预示着他们还有一场严峻的考验在等待他们。
果然,第二天病人HIV报告显示呈强阳性,具有高度传染性,这个爆炸性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下子炸得参与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懵了,一名年轻耳鼻咽喉科医生伸出伤痕累累的手臂,说:“这就是昨天被他抓的,还流了不少血。”护士潘佳佳回忆道:“昨天,他挣扎时,我全力安抚他,他喷出的鲜血溅得我穿的白大褂都是。”
院部第一时间获悉患者病情以及救治过程,让参与抢救的全体医务人员去防疫中心验血,那些疑似可能被HIV病毒侵袭的医务人员还不得不吃药预防。
据说送这病人来我院救治的好朋友一听到患者原来HIV呈强阳性,当即就软瘫在地上。可我们医务人员尽管已被确认他的血液污染过,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