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护鸟爱鸟

作者:蔡振兴    更新时间:2014-01-22 15:36:35

法律护鸟趣话

现在地球上有八千六百种鸟类,它们在消灭农林虫害,保持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护鸟工作,不少国家还为此立法。

1981年7月17日,美国人菲里在澳大利亚偷运五只名贵的澳洲鹦鹉,被边界警察查获,按澳国护鸟法律条款,对菲里处以八万二千美元的巨额罚款,使这个珍稀动物盗卖者大倒其霉。

1984年夏天,两名西德偷猎者越过瑞典边境,到瑞典沼泽地里偷捕珍禽兀鹰,遭到瑞典警察逮捕,并提交法庭,按照保护动物法规开庭审判。

加拿大人民非常珍视海鸥,并为保护海鸥制定法律条款。1983年夏天,美国洋基棒球队到加拿大多伦多市比赛,美国队员魏斐特在发球时,无意击死一只掠地低飞的海鸥,当即被警察逮捕,照法律条款应以“虐待动物罪”判处半年徒刑。最后因是无意误伤而撤销起诉,罚五百美金假释了事。

我们国家保护鸟类的立法工作也在进行,1985年,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对偷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禽的人判了徒刑。政府正在逐渐地加强人们爱护鸟类的法律意识。1983年,江西鄱阳湖地区当局处理了一批偷猎者,并从偷猎者手中截住了三十只白天鹅,还举行了“让白天鹅重返大自然”的庄严仪式,当众释放三十只白天鹅,任其展翅飞进鄱阳湖,成了中国禽鸟保护史上的佳话。

刊于1989《桂林日报》


春天话护鸟

从一亿九千五百万年前的侏罗纪第一只始祖鸟扑向天空开始,鸟类已发展到有8600个品种的皇皇大族。一位鸟类学家说过,鸟类之于自然,犹音乐之于人类,是须臾不可或缺的。今年新春伊始,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判处毒杀丹顶鹤犯张立发有期徒刑一年半,这说明政府对鸟类保护的重视。其实爱护鸟类古已有之,中外有之。

公元前63年6月,汉宣帝颁布一道诏书,命令今陕西西安四周地区的人民,不得在春秋两季破坏鸟巢、掏取鸟蛋或用弓箭等射猎禽鸟,这是我国史籍里最早记载的一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法令。到了唐朝,李白在《独漉篇》一诗中写出了他的爱鸟之情:“越鸟从南来,胡雁亦北度。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清代画家郑板桥喜欢植竹招鸟,他在《家书》中写道:“欲养鸟莫如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一部《全唐诗》里咏鸟之章琳琅满目,反映了古人的爱鸟之情。

国外的爱鸟、护鸟之风尤甚,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城市里,居民非常喜欢勤劳的燕子,为了挽留燕子住下来,他们集资修起了一幢有1028个房间的燕子楼,并请一家生产电视机天线的工厂专造人工燕子窝,留住了大批燕子,使之成为留鸟。为了保护鸟类,一些国家颁布了护鸟法律,1984年7月17日,美国人菲里在澳大利亚偷运五只名贵的澳洲鹦鹉,被澳国处以八万二千美元的巨额罚金。两名西德人到瑞典沼泽地里偷捕珍禽兀鹰,遭到瑞典警察逮捕。美国洋基棒球队员魏斐特在加拿大多伦多市比赛中,因发球不慎击死一只海鸥,被当局以“虐待禽鸟罪”判处半年徒刑。意大利人喜欢与鸟为伍,每天竟有上万只鸟飞到罗马市中心过城市生活。

保护鸟类生态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因为地球创造一个鸟种要花去成千上万年,而毁灭一个鸟种只要一代人的漫不经心。

刊于1985.5.1《贵州日报》


护鸟史话

自从一亿九千五百万年前的侏罗纪,第一只始祖鸟翔空以来,衍生出很多旁支庶族,鸟类子孙鼎盛,目前已有八千六百种鸟类生存在地球上,使大地上充满了一派腾蛟起凤的灵动生气。人类一直把鸟类作为审美对象,并认真地加以保护,我们中国更有历史悠久的护鸟传统。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覆巢毁卵,凤凰不翔”之说,表示保护鸟卵的重要性。《礼记·王制篇》中提出了“不卵、不巢、不杀胎”的主张。西汉淮南王刘安时代编成的《淮南子》中提得更为具体:“……守先王之法,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击,网不得张于溪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卵不得探。”这几乎是一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宣言,在生态环境很少受到干扰的古代,他们已注意到保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是难能可贵的。《列子·说符》中记有这样一件事:“邯郸之民,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这里说的是赵简子得鸠而放生的爱鸟善举。公元六三年六月,汉宣帝颁布诏书,命令今陕西西安四周地区的人民,不得在春秋两季破坏鸟巢、鸟卵和射鸟,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项护鸟法令。《元朝法规十三章》明确规定“严禁狩猎天鹅隼鹰”。现在我国也有了保护珍稀鸟类的法规。

宗教和对鸟的图腾崇拜,客观上都起到了护鸟作用,《佛经十诫》中就有“不杀毛羽生灵”一诫。

刊于1988.5.8《合肥晚报》


爱鸟史话

在先民的心目中,鸟的地位相当崇高,远古时许多部落都把鸟作为“图腾”来崇拜,有的还视鸟为自己的祖先。传说大舜、商的始祖契等古代英雄,都是其母吞下鸟卵所生。

人们敬仰鸟,对鸟类也倍加爱护。《史记》中有一则商的开国君主汤爱鸟的故事:有一次,汤到野外巡视,见一个人正在树林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四面八方的鸟儿,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汤立即走上前制止说:“你这是要把鸟儿一网打尽啊!”他命令那人将三面的网撤了,并亲自祈祷说:“鸟儿快快飞走吧,愿向左的向左,愿向右的向右,不愿飞走的就留在网里。”汤的这一做法很快传到其他诸侯那里,他们佩服地说:“汤的美德太崇高了,连禽兽都能受其恩泽。”

到了周代,周王朝制定了专门的条律保护鸟类,并设立了“虞人”之类的官员,管理山林川泽,严禁人们采集鸟蛋、捕杀幼鸟。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秦、汉、唐、宋各朝,这对鸟类的繁衍生息,保持生态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古人的爱鸟之心,还从大量的古诗文中表现出来。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写过许多爱鸟诗。他在一首诗中深情地写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在爱鸟方面则另有高见。他在一封写给其弟的信中,反对人们在笼中养鸟,主张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给鸟建一个广阔而快乐的家园,使人从鸟的快乐中感受到更大的快乐。他的这一主张,在今天也是切实可行的。

刊于1989.3.10《羊城晚报》


爱鸟话古今

鸟之为物,令人喜欢;爱鸟之事,屡见典籍。《列子·说符》中记载:“邯郸之民,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赵简子又把人家送的斑鸠放归于山林,这也算是古人爱鸟的善举。古代诗人亦歌咏爱鸟的行为,李白在《独漉篇》写道“越鸟从南来,胡雁亦北度。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他对候鸟迁徙满怀同情。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说:“欲养鸟莫如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表示他爱鸟之心。

当代的工业污染,植被缩减,人为捕杀,不仅使珍禽濒临灭绝,一般鸟类也在减少。保护鸟类已经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我国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爱鸟周活动,并和日本政府签订了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世界上不少国家已采取立法措施。1982年,美国洋基棒球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市棒球队比赛时,美国队员维克多发球时击死一只海鸥,根据加拿大法律,击死一只海鸥拘役半年,后免予起诉,课以500美金罚款而保释。在巴黎,鸽子像踱步的居民一样,可以在街上优哉游哉,这是人们对它态度友善的结果;罗马市中心的许多树上,每天有上万只鸟儿从郊外飞来,给城市带来了生气;英国南部的英伦海峡岛上鸟儿遮天,一些爱干净的居民出去得打雨伞,以防止鸟粪落到头上;美国伊利诺伊州有一座著名的高达24层的燕子楼,专供燕子筑巢繁殖,以消灭当地的蚊子,燕子竟乐而忘返,变候鸟为留鸟。人类如果用这样的精神保护鸟类,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也会变为“屋上鸣春鸠,村边杏花白”。

刊于1989.7《福州晚报》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